我國自主研發的104米陸上風電葉片于近期正式下線,刷新全球最長陸上風電葉片紀錄,標志著中國陸上風電葉片正式進入“100米+時代”。在風電機組大兆瓦趨勢下,這一超百米級葉片產品將極大滿足未來各個整機廠商大兆瓦風機的葉片需求。
為解決卒中患者手部康復問題,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設計了一種具有完全拇指運動功能的柔性手部外骨骼機器人。研究者在對人體骨骼肌肉驅動機理分析的基礎上,優化混合驅動配置,以最少的驅動器數量實現人手拇指三維運動,輔助中風患者完成拇指環、抓、捏等各種訓練任務。

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國家應用數學中心CT成像工程實驗室方復全團隊成功研制了全球首臺骨科專用彩色錐束CT樣機。此樣機的成功研制,標志著我國在高端彩色CT算法和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國外研究人員設計了一款機器人,可制作和烹飪含有7種成分的蛋糕,這比迄今任何其他3D打印食品的成分都要多。研究人員通過改造一臺3D打印機并對其進行編程制作出糕點。他們在這臺打印機上加裝了能擠出選定配料的噴嘴,然后對其進行編程,從而實現了用不同的配料制作出分層蛋糕。

據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稱,國產首個用于保存量子計算機核心器件量子芯片的高真空存儲箱已研制成功,并已投入國內首條量子芯片生產線使用。研發人員用它調節存儲空間的室內壓強,從而給量子芯片“保鮮”,避免其失去效用,因此其被形象地稱為“量子芯片冰箱”。

科研人員近期在活體催化材料上取得突破。一是賦予材料催化活性,大幅度提升細胞的生物轉化效率;二是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鑒的研究范式,可擴展到自修復、生物傳感等新興功能的活體材料制備。照此思路,如果用活體催化材料構建手機屏,屏碎后微生物即可感知破損并啟動自修復功能,還用戶一個完整的屏。

為解決觀光型油菜花產業面臨的花色單一挑戰,國內科學家采用雜交、回交和自交等多種選育方法,把不同花色基因重新組合,促使油菜花的花色種類不斷更新。近期,又新選育出7種花色,即大紅、暗極玫紅、梅紅、肉紅、肉玫紅、絳紫紅、彤紅,將油菜花花色增加到63種。

水下聲學實時監測系統由我國自主研發的聲學監測浮標和管理展示平臺構成。聲學監測浮標集成了水下動物發聲智能識別模型,可以實時識別中華白海豚、儒艮和印太江豚的發聲。監測結果可實時回傳至聲學監測管理平臺展示,實現了對目標動物的長期、連續、實時監測,對于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