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著力培養、造就一批創新創業能力強、綜合素質好、發展潛力大的優秀青年人才隊伍,構筑良好的人才發展梯隊,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人才支撐,海南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海南省“南海新星”項目實施辦法》。
“南海新星”項目實施堅持黨管人才、競爭擇優、鼓勵創新、注重實績原則,分科技創新人才、產業創新創業人才、教育人才、醫療衛生人才、哲學社科人才、金融財稅人才、技能人才7個平臺項目,對從事應用基礎研究、工程技術研發、科研成果轉化與創業等方面的優秀青年人才給予“第一桶金”支持。
“南海新星”項目每年選拔200名左右優秀青年人才進行培養支持,培養周期為3年。各平臺項目名額根據年度實際進行分配。青年人才組建團隊的(3人及以上)也可以聯合申報。
一、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有強烈的事業心、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求實、創新、奉獻精神。
二、年齡原則上不超過35周歲(按申報當年1月1日計算)。
三、所在用人單位為在海南省注冊的獨立法人單位、中央駐瓊機構、國家實驗室和全國重點實驗室及分支機構等,申報人須全職在依托單位工作;海南省在站博士后可依托所在站進行申報,項目培養周期內須在海南省工作。
四、申報項目屬于海南省四大主導產業(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三大未來產業(南繁產業、深海產業、航天產業)或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重點領域、重點產業。
五、申報項目有明確的任務目標,包括量化的科研或產出指標、預期取得的社會或經濟效益指標等。
一、科技創新人才平臺項目申報人應在南繁種業、深海科技、航空航天科技和其他自然科學領域從事科研工作,具有較好的科研創新潛能,研究方向處于國際或國內前沿,敢于進行大膽探索和原始創新,展現出良好的專業特質,經培養有望在所從事領域嶄露頭角。
二、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平臺項目申報人應為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海洋特色產業、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領域的創新人才或創業人才。其中創新人才應在本產業領域新品種、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開發和推廣應用等方面具有良好業績前景,經培養有望在所從事領域嶄露頭角;創業人才創辦企業應在3年以內,為企業主要負責人,個人出資(實繳)不少于20萬元,持股比例超過51%,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或核心技術,經培養有望成長為引領產業創新或技術創新的帶頭人。
三、教育人才平臺項目申報人應在教育教學一線工作,創新意識突出,在教育理論研究、教學實踐探索、帶領學生參賽等方面做出成績,或在教育教學改革中取得創新性成果,經培養有望成長為本領域骨干型人才、學科或教學團隊帶頭人。
四、醫療衛生人才平臺項目申報人應在臨床醫學或公共衛生一線工作,創新意識強,具有一定的臨床實踐、疾病防控經驗和基礎理論研究水平,在疑難、危重病癥診治或重大疾病防控等方面有專業見解、攻關能力,經培養有望成為本領域骨干型人才、專科或醫療衛生團隊帶頭人。
五、哲學社科人才平臺項目申報人應在本領域潛心研究,具有較強理論創新、文明傳承、學科建設、決策咨詢和社科普及等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同行認可度,或產生較強的社會影響力,經培養有望成長為本領域骨干型人才、學科或學術帶頭人。
六、金融財稅人才平臺項目申報人應具有國際化視野和專業化功底,對金融財稅有專業見解,能夠以創新理念推動金融產品開發、資本運作、市場開拓、財稅管理等工作創新,經培養具有成長為本行業骨干型人才的發展潛力。
七、技能人才平臺項目申報人應在生產一線崗位工作,在技藝傳承與發揚、技術技能服務等方面獲得同行業認可,取得一定社會經濟、教育教學效益,經培養具有成長為本領域骨干型人才的發展潛力。
一、已入選省級及以上人才計劃的;
二、依托已立項(結項)省級及以上項目相同或相近內容申請的;
三、屬于公務員或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
四、各平臺項目規定的其他要求的。
一、發布通知。每年由海南省委人才辦統籌,在各平臺項目負責部門結合實際制訂具體實施方案后,統一發布年度選拔通知,明確年度選拔工作的具體目標任務、標準條件、申報程序、時間進度和工作要求。
二、申報推薦。符合條件的人才可結合自身實際選擇一個平臺項目進行申報。申報時須選擇以下方式之一進行推薦:
(一)依托單位推薦。請依托單位向所申報平臺項目負責部門直接推薦,推薦前須在依托單位內部進行公示。依托單位有經海南省認定的高層次人才100人次及以下的,每次最多向同一平臺項目推薦3名申報人;有101人次及以上的,每次最多向同一平臺項目推薦5名申報人。
(二)行業組織、產業園區推薦。請省級及以上相關行業協會(學會、研究會)或所在省級產業園區向所申報平臺項目負責部門推薦,推薦前須在協會(學會、研究會)或產業園區內部進行公示。同一行業協會(學會、研究會)每次最多向同一平臺項目推薦3名申報人;同一產業園區每次最多向同一平臺項目推薦5名申報人。
(三)同行專家推薦。請本申報領域內2名海南省C類及以上高層次人才向所申報平臺項目負責部門推薦,推薦專家應對申報人發展潛力及項目情況進行評議并提出推薦意見。同一專家每次最多向同一平臺推薦1名申報人。
三、資格審查。各平臺項目負責部門及時對申報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并將審查情況按申報渠道反饋申報人。
四、專家評審。各平臺項目負責部門會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評審,產生建議入選人員名單,必要時可到現場實地核查。創業人才平臺項目可采取大賽形式選拔。
五、部門審議。各平臺項目負責部門對經過專家評審的建議入選人員名單,根據需要征求營商環境、生態環保、稅務等部門意見后,報本部門黨組(黨委)會議審議,形成擬入選人員名單。在海南省全職工作的院士可根據團隊建設需要,每個申報周期舉薦1人直接納入擬入選人員名單。
六、社會公示。各平臺項目負責部門對擬入選人員名單及有關材料進行公示5個工作日(按規定不予公示的除外)。公示期間接到投訴舉報并查實的,取消入選資格。
七、確定入選。經公示無異議的擬入選人員名單,由海南省委人才辦統一提交領導小組審定,確定項目入選人員名單并進行發布。

海南省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
一、平臺項目入選人員由省財政給予培養資助經費。其中,科技創新人才平臺項目資助30萬元,產業創新創業人才、教育人才、醫療衛生人才、技能人才平臺項目資助20萬元,哲學社科人才、金融財稅人才平臺項目資助10萬元。以團隊形式入選的,在經費上給予1.5倍支持。
相關平臺項目入選人員還可享受以下支持:
(一)科技創新人才平臺項目的入選人員、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平臺項目入選的創新人員可在相關領域公共科研平臺開展實驗研究;在大膽探索前提下允許失敗,經平臺項目負責部門綜合研判后可以研究報告作為結項考核依據。
(二)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平臺項目入選的創業人員可按市場化方式申請省人才創新創業投資基金支持;可向有關金融機構申請“南海新星”項目創業人才專項貸款,最高可獲得100萬元信用貸款支持。
二、依托單位應發揮主體作用,為入選人員搭建成長平臺,在團隊組建、經費保障、學習交流、培養培訓等方面給予配套支持,在團隊配備、設備配置、經費使用、技術路線決定上給予自主權;鼓勵安排導師與入選人員“一對一”結對,幫助入選人員完成項目、獲得成長。
三、省級行業主管部門應定期組織本行業領域入選人員開展研修培訓、業務交流等活動,支持在重大任務中“挑大梁”“當主角”,支持參與相關協會(學會、研究會)組織治理運營,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申報省級及以上科技、人才類項目。
四、各平臺項目負責部門應逐步建立項目評審專家庫,其中45歲以下專家占比原則上不低于三分之一,優先納入通過培養期的項目入選人員;定期更新入選人員信息,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建立跟蹤考核機制和精準服務機制,督促、指導入選人員完成項目、創新創業。
五、省委人才辦應加強對項目實施的統籌和監督,不定期對平臺項目負責部門、省級行業主管部門、依托單位工作情況進行督導。
一、項目入選人員名單發布后一個月內,各平臺項目負責部門應組織本平臺項目入選人員、省級行業主管部門、依托單位與本部門四方共同簽訂《海南省“南海新星”項目任務書》(以下簡稱《任務書》),明確具體培養目標、項目內容、年度計劃、經費使用及各方責任等,作為項目管理的主要依據。
二、項目入選人員在培養周期內,在不改變訂立的項目目標情況下,經本人申請、依托單位審核、平臺項目負責部門同意后,可調整項目研究內容或實施計劃。
三、平臺項目負責部門在培養啟動一年后組織對項目入選人員和依托單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入選人員檢查考核不合格的終止培養;依托單位未按《任務書》履行培養責任的,視情況給予通報批評、取消推薦資格等處理。
四、項目入選人員應在培養周期內完成項目。項目結束后1個月內,入選人員、依托單位負責向平臺項目負責部門提交結項報告。項目入選人員提前完成項目的,可申請提前結項。如確須延期結項的,應在培養結束前3個月內提出申請,一般可延長1年。
五、項目入選人員、依托單位申請結項后,平臺項目負責部門應按照《任務書》進行項目驗收和結項,結項后于15個工作日內將結果報省委人才辦。驗收可采取委托第三方機構評估的方式進行。
六、項目入選人員論文、著作等成果,屬本項目資助的,應標注“海南省‘南海新星’項目資助”。
七、項目入選人員在培養周期內,出現以下情形的,由平臺項目負責部門取消或終止培養資格:調離海南的;企業注銷或吊銷營業執照的;不再從事與所申報項目相關工作的;因身體等原因影響項目如期完成的;誠信、環保、納稅等方面出現問題,產生惡劣影響的;違反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產生惡劣影響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因其他原因不宜繼續培養的。
一、項目培養資助經費從海南省人才開發專項資金中安排,海南省委人才辦在入選人員名單發布后向依托單位撥付70%,在項目考核檢查通過后撥付剩余的30%,由依托單位撥付給入選人員,用于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工程技術研發、科研成果轉化和創業等活動。
二、項目培養資助經費實行“包干制”和負面清單管理,不再編制項目預算,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列支;不得用于各種捐款、贊助、投資理財、罰款、償還債務等支出,嚴禁通過關聯交易轉移、套取財政經費。
三、項目入選人員如提前完成項目,結余經費可繼續用于相關創新創業工作。項目入選人員在培養周期內,出現取消或終止培養資格有關情形的,視情況收回項目培養資助經費。
四、項目培養資助經費專款專用,依托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擠占、截留、挪用,不得提取任何管理費用,相關票據留存備查。
(內容源自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責編: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