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莉,覃雨薇
中共資陽市委黨校,四川 資陽 641300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高質量發展是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且經濟增長數量達到一定階段后,實現效率提升、結構優化、新動能培育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結果[1]。目前仍然面臨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推進高質量發展還存在許多瓶頸。區域高質量發展不僅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要支撐,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抓手[2]。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就是為了打造中國經濟增長的“第四極”,有利于強化區域引領帶動和支撐保障作用,推動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促進東、中、西協調互動[3],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實現區域高質量發展。但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部也存在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自貢、遂寧、內江、資陽四市地處成渝中部,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關鍵,但發展卻相對較弱,而資陽地處成渝主軸,更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肩負著打造成渝地區中部崛起示范區的使命。本文通過對資陽市高新區口腔裝備材料產業的相關調查研究,分析現階段“中國牙谷”口腔裝備材料產業面臨的困境與挑戰,并提出相關建議,為加快“中國牙谷”發展、推動資陽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成渝地區中部崛起示范區提供新的思路。
“中國牙谷”是四川省委、省政府貫徹健康中國戰略、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示范項目。2016年以來,資陽市貫徹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圍繞“培育創造口腔民族品牌”目標,著力建設“產學研銷醫養”全鏈口腔基地,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中國牙谷”,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發展。“中國牙谷”的口腔裝備材料產業只是醫療企業產業中很小的一個分支,通過打造口腔裝備材料產業,拓展全產業鏈,帶動整個牙谷的產業鏈發展。2022年,“中國牙谷”實現產值30億元,同比增長50%,比2020年和2021年分別增加了16億和10億元[4]。“中國牙谷”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口腔裝備材料產業集聚地。
資陽的口腔裝備材料企業都聚集在“中國牙谷”,“中國牙谷”規劃占地面積達到8 900畝(1畝≈666.67 m2),基本形成“一園一校一館一鎮”的發展模式 。其中“一園”是指“中國牙谷”科創園,總建筑面積38.2萬m2,占地563畝,包括占地約9萬m2的多功能中心、占地約3萬m2的檢驗檢測中心、占地約20萬m2的標準廠房、占地約6萬m2的人才公寓。這4大功能板塊為口腔企業發展提供一站式服務。
“一校”是指資陽口腔職業學院,總建筑面積20萬m2,占地550畝,于2019年秋季開始招生,開設口腔醫學相關專業16個,目前在校學生5 500余人,資陽口腔職業技術學院的建立為“中國牙谷”口腔裝備企業提供專業技術人才支撐。
“一館”是指“中國牙谷”學術交流展覽館,總建筑面積7.5萬m2,占地170畝,主要用于口腔產業的培訓教育、學術交流、展覽展示等,每年將定期舉辦牙谷峰會、口腔專業論壇,搭建口腔藥械產學研國際合作交流平臺。
“一鎮”是指中國牙谷特色小鎮,規劃占地面積3 000畝,其中“中國牙谷”口腔專科醫院總建筑面積5.3萬m2,占地44畝,計劃配置牙科治療椅68臺、床位194張,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于一體,以臨床醫療為特色的口腔專科醫院[5]。“中國牙谷”已經為口腔產業發展提供了產、學、研、銷、醫、養于一體的產業配套建設,為資陽口腔裝備材料產業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
2016年,全國80%的口腔醫療設備、材料、器械等相關產品都依靠進口。雖然國內也有部分企業涉及口腔醫療器械,但企業都比較分散,企業之間沒有形成行業鏈條,導致口腔產品研發效率較低。基于這樣的背景,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打造“中國牙谷”,并且在《四川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和《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支持資陽重點打造“中國牙谷”,加快建設全國醫療器械產業基地。2018年6月,《中共四川省委關于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定》中提出,“支持資陽建設中國牙谷,打造國際口腔裝備材料基地”,標志著“中國牙谷”正式納入全省產業戰略布局。2021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出臺的《關于支持“中國牙谷”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涵蓋規劃引領、產業扶持等8項政策,每項政策都確定負責單位,確保政策落實落地。
除此之外,四川省藥監局與資陽市人民政府為推動資陽市口腔裝備材料高質量發展簽訂了戰略合作,設立省藥監局駐資陽辦事處以及行政服務資陽工作站,支持資陽“中國牙谷”的建設;同時四川省藥監局還出臺了《加快資陽口腔裝備材料產業發展的八項措施》,大力支持資陽市口腔裝備產業發展,建立了“一類產品備案辦事不出園、二類產品審評審批不排隊、三類產品溝通協調暢通辦”的機制,牙谷產品審評審批時間較常規縮短60%。在市級層面上,資陽也相繼出臺了包括《資陽市口腔裝備材料產業發展政策措施》《產業發展推進工作方案》《產業發展個性化支持政策》《微笑中國,從齒開始——資陽“中國牙谷”發展規劃》《資陽中國牙谷控制性詳細規劃暨城市設計》《建設國際口腔裝備材料基地,打造世界知名“中國牙谷”三年行動方案》等相關政策,對資陽口腔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以上省級、市級相關政策支撐已經形成了資陽口腔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現階段已經聚集愛齊科技、博恩登特、卡瓦集團等106戶國內外知名企業在“中國牙谷”落地,其中1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1戶,1億~2億元的企業有3戶。截至目前已經有204個“資陽造”產品投放到市場,產品涉及口腔設備和口腔材料,其中口腔設備有60余個,口腔裝備材料100余種[6]。“中國牙谷”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口腔裝備材料產業集聚地。
從2017年“中國牙谷”落地至今,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發展。雖然資陽口腔裝備材料產業發展至今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但是在發展過程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短板。
2022年,“中國牙谷”產值同比增長50%,有106個口腔企業落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只有11戶,但大規模企業較少,其中產值10億元以上的企業僅有1戶,產值超過1億元但少于10億元的企業僅有3戶,全產業鏈建設還比較薄弱。義齒是現階段市場需求量最大的一種牙齒修復體,在全國范圍內義齒企業有2 300多家,占國內二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13%以上。目前在“中國牙谷”落地的企業中僅有4家義齒企業,生產義齒所需要的原材料企業只有2家,但都不是生產義齒的關鍵原材料。雖然已經形成了義齒的產業鏈,但是從數量來看,無論是上游原材料企業還是中游生產企業都相對較少,由此構成的產業鏈基礎比較薄弱。
首先,四川省口腔裝備材料檢驗檢測中心還未正式投入使用,目前中心還處于人才隊伍建設和體系搭建的過程中,預計大約需要3年才能取得相關資質認證并形成檢驗檢測能力。
其次,資陽市食藥檢測中心檢測產品種類較少。目前能夠檢測的產品僅有16個,其余產品注冊仍然需要送往外地檢測,檢測平臺還沒有充分發揮產品支撐作用,資陽本地檢驗檢測平臺還需要加快建設進程,增加檢驗檢測產品種類。
最后,口腔行業的臨床試驗平臺資源還不夠,目前資陽僅有3家醫院取得了口腔科專業的臨床試驗資質,與成都相比差距較大,成都有28家,所以資陽口腔產業的臨床試驗平臺還急需補充。
一方面,當地培養的人才層次與企業需求不匹配。雖然資陽口腔職業技術學院開設了16個與口腔相關的專業,而且在校學生數已經達到了5 500人,但是該學院培養層次為專科,絕大多數都是技能型人才,與企業所需要的科研型人才不匹配。
另一方面,人才引進配套不完善。目前資陽市人才引進大多數都是周邊城市人口,以成都居多,由于“中國牙谷”產業園區相關商業配套、人才公寓等條件目前尚不能滿足日常需求,所以造成了人才引得進但留不住的情況。一些企業為了保障人才穩定,每天會安排班車接送定居在成都的工作人員,雖然這種方式可以留住相關人才,但是也增加了企業成本。
為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部崛起示范區,實現工業強市目標,搶占新一輪區域發展的戰略主動權,資陽口腔產業應該基于以上問題和挑戰作出如下調整。
2023年上半年,“中國牙谷”通過招商已經簽約了16家口腔類企業,預計今年要簽約50家以上,但是要健全、建強產業鏈,還需要具有關鍵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的龍頭企業,要想引進龍頭企業就需要完善的招商體系和企業配套,要加強對招商工作人員的培訓。在現實招商過程中部分工作人員專業知識欠缺,不了解招商領域,導致項目推進不快,這也是制約招商成效的一方面。因此要健全、健強口腔行業產業鏈上下游需要從以下3個方面推進。
一是要加強招商人員培訓,建立招商領域知識體系。二是要完善招商政策,降低企業落戶后的運營成本。對于新入駐企業除了要加大入駐補貼力度外,還要按照每年企業對當地財政稅收貢獻率進行相應的獎勵補助;拓寬中小型企業融資渠道,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作用,緩解企業融資困難問題。三是要實施精準招商,口腔行業產業鏈缺什么類型企業,就招什么類型的企業,以龍頭企業招商為主,健全、健強口腔產業鏈上下游。以義齒為例,針對義齒產業鏈上游的原材料企業實行招商,可以引進金屬、烤瓷合金、復合樹脂等材料企業,進一步完善產業鏈上游材料種類;針對目前資陽市口腔產業鏈下游口腔醫療領域平臺較少的問題,可以引進口腔醫療診所,擴大產業鏈下游的需求端。
完整的口腔裝備材料產業鏈包含研發、檢測、應用3個板塊,因此要發展口腔裝備材料產業就需要從這3大板塊出發,完善相關平臺建設,構建產業服務支撐體系。
一是加快科研創新平臺搭建,以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口腔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牙谷孵化中心為載體,融合成渝兩地高校院所科技創新資源,搭建口腔產業研發平臺,培育口腔產業研發項目。
二是強化口腔檢驗檢測平臺建設,加快四川省口腔裝備材料檢驗檢測中心人才隊伍和體系建設,縮短取得相關資質認證時間,確保四川省口腔裝備材料檢驗檢測中心盡快投入使用,同時豐富資陽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能夠檢測口腔產品的種類,減少外地送檢數量。
三是加強資陽臨床試驗機構醫療器械臨床試驗能力建設,支持引導醫院擴大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承接專業資質范圍。
人才匱乏始終是制約口腔行業發展的重要問題,雖然現階段資陽已經通過人才引進以及人才自主培養的方式著手解決口腔行業人才匱乏的問題,但是仍存在引得進留不住、自主培養人才與企業需求不適配的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應該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解決。
一是加強人才引進政策。現在各地方的人才引進政策大多都是生活補貼、住房補貼、子女教育、醫療等基本生活服務,對于高端研發人員吸引力有限,即使能夠暫時引進人才,也很難留住人才。因此對引進人才,除了提供生活服務外,還應該用研發項目吸引人才,無論是參與“中國牙谷”研發項目,還是引進人才自帶技術、專利、項目、團隊到“中國牙谷”創業,研發產品投產之后均可以獲得相應資助和獎勵,讓研發人員既實現了自身價值,也獲得相應報酬,更能堅定留下來的決心。
二是加強本地人才培養。目前資陽口腔職業技術學院是資陽市口腔行業對口的專業學校,但是資陽口腔職業技術學院是專科培養層次,大多數都是一線技術人員,缺乏科研型人才,在人才引進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下就造成了外地人才引不進,本地人才不適用的現象。因此資陽市口腔職業技術學院應該提高辦學層次,培養一批高精尖的口腔行業研發人員,解決現在口腔行業人才匱乏的現象。
三是完善“中國牙谷”產業園區的相關配套設施,優化人才居住環境。圍繞居住、教育、醫療、商業等,加快基礎配套設施建設。
口腔裝備材料產業是資陽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部崛起示范區的重點產業。本文從資陽市口腔裝備材料產業發展基本情況出發,分析現階段資陽口腔裝備材料產業存在的問題,并從健全產業鏈、構建技術支撐體系、強化人才保障3個方面著手推動口腔裝備材料產業發展。希望通過本文的相關分析能夠給未來資陽市口腔裝備材料產業發展提供一些思路,推動資陽市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