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萬里 王衛紅 武鋒強



摘要:基于大數據與GIS空間分析技術,該文對2011—2019年(以2年為間隔)我國12個主要傳統戲曲劇種的戲曲互聯網搜索熱度(以百度指數為代表)的時空分布及變化進行了分析。通過專題制圖與數據分析發現:第一,戲曲互聯網搜索熱度從2015年開始出現了比較大的增長,且從月份尺度來看,搜索熱度有一定波動,其中京劇在12月搜索熱度較高,而黃梅戲和越劇在傳統節日前后更受關注;第二,戲曲搜索熱度在空間上呈現一定的聚集性,地域相關性加強,但該相關性逐年緩慢減小,在全國的分布均衡性增加;第三,搜索熱度重心逐漸向南方轉移,且南移速度逐年加快;第四,經濟發展對戲曲互聯網搜索熱度有較強影響。該研究結果表明,國家對傳統戲曲的鼓勵和扶持發揮了積極作用,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政策引導下,人們會更加注重對戲曲的傳承。
關鍵詞:傳統戲曲??搜索熱度??百度指數??時空分異
中圖分類號:J825?文獻標識碼:A
Research?on?the?Spatial-Temporal?Differentiation?of?Internet?Search?Popularity?of?Traditional?Chinese?Opera?Based?on?Big?Data
WANG?Wanli??WANG?Weihong*??WU?Fengqiang
(School?of?Environment?and?Resource,?Southwes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Mianyang,?Sichuan?Province,?621010??China)
Abstract:?Based?on?big?data?and?GIS?spatial?analysis?technology,?this?paper?analyzes?the?temporal?and?spatial?distribution?and?changes?of?the?Internet?search?popularity?(represented?by?Baidu?index)?of?12?major?traditional?opera?genres?in?China?from?2011?to?2019?(with?2?years?as?an?interval).?Through?thematic?mapping?and?data?analysis,?it?is?found?that?firstly?the?Internet?search?popularity?of?opera?had?increased?significantly?since?2015.?From?the?perspective?of?monthly?scale,?the?search?popularity?fluctuated?to?a?certain?extent,?of?which?Peking?Opera?had?a?higher?search?popularity?in?December,?while?Huangmei?Opera?and?Yue?Opera?were?more?concerned?before?and?after?traditional?festivals,?secondly?the?search?popularity?of?opera?showed?a?certain?degree?of?aggregation?in?space?and?the?regional?relevance?was?strengthened,?but?the?correlation?was?slowly?decreasing?year?by?year?and?the?distribution?equilibrium?in?the?whole?country?increased,?thirdly?the?focus?of?search?popularity?gradually?shifted?to?the?south?and?the?speed?of?southward?movement?accelerated?year?by?year,?and?fourthly?economic?development?had?a?strong?impact?on?the?Internet?search?popularity?of?opera.?The?research?results?show?that?the?state's?encouragement?and?support?for?traditional?opera?played?an?active?role,?and?with?the?improvement?of?living?standards,?under?the?guidance?of?policies,?people?would?pay?more?attention?to?the?inheritance?of?opera.
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opera;?Search?popularity;?Baidu?index;?Spatial-temporal?differentiation
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戲曲是集文學、美術、舞蹈、音樂為一體的藝術形式,堪稱國粹,在世界文化的發展中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傳統戲曲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然而隨著國際交流加快帶來的文化多元沖擊,我國的戲曲文化有所衰落。為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我國相關部門采取了不少鼓勵措施。比如: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1];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財政部、文化部聯合發布了《關于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2]。那么,近年來對傳統戲曲的社會關注度如何?在時間、空間上的分布有什么特點?關注度與經濟發展是否存在一定的關系?
大數據具有相較于普通數據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3],而地理信息技術具有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對于大數據的處理具有獨特的優勢[4]。我國經過40余年的發展,地理信息技術與各行各業實現了有機融合,在農業、測繪、路徑規劃、計算機大數據等領域發揮著重大作用。陽國萬以大數據作為數據來源,系統研究了國土空間的規劃中的若干問題[5]。張鵬程、楊梅等學者基于地理信息系統平臺,搭建了廣州市人口空間大數據分析平臺[6],使用地理信息系統的方法提供大數據分析服務。
據報道,2019年底,我國的互聯網普及率已超過60%。互聯網搜索熱度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社會關注熱度。百度指數是以廣大網民基于百度搜索引擎進行搜索等行為經過統計得到的大數據,是當前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國內重要的統計分析來源之一[7]。百度指數可以作為我國互聯網搜索熱度的代表。該文以2011—2019年的百度指數為數據源,研究了12個主要劇種互聯網搜索熱度的時空分異,可以據此了解廣大網民對傳統戲曲的關注度和國家相關政策的實施效果,對于相關部門決策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1.1?數據來源
借助互聯網數據爬取技術,該文獲取了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12個主要劇種(京劇、豫劇、川劇、河北梆子、滬劇、黃梅戲、晉劇、昆劇、評劇、秦腔、越劇、粵劇)在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每日的百度指數數據,超過200萬條記錄。對數據進行清洗后,構建了空間數據庫。
1.2?戲曲搜索熱度時空分異研究
利用ArcMap軟件,對地理空間數據數據庫數據進行可視化顯示。按照不同劇種,在各個年份采用自然斷點法將戲曲百度指數分為5級,對各個級別百度指數賦予不同色帶,展現戲曲百度指數的時空分布。
空間自相關分為全局和局部自相關。通過空間自相關分析,可以確定某一變量是否在空間上相關,以及相關程度如何。
(1)全局自相關。
全局自相關是根據理論上相鄰區域出現的某種空間布局狀態與實際狀態之間的比較,從而判斷該區域空間對象的關聯程度,一般用Morans?I指數表示,其計算公式為:
式(1)中,n為參與全局自相關運算的對象個數;Wij為空間權重矩陣,是一個與空間對象距離相關的變量,按照鄰接標準,在此當兩個地理對象相鄰時,Wij取1,其余情況取0;xi、xj分別為兩種地理對象在研究中的觀測值。
Morans?I大于0時,表示空間對象呈現正相關關系,?Morans?I值越大,空間相關性則越明顯;?Moran's?I小于0時,呈現空間負相關,Moran's?I為0時,呈隨機性分布。與Morans?I相關的變量有P值和Z得分,P值表示概率。相應的P值對應唯一的Z得分。對于Morans?I指數空間相關性檢測指標,P值代表研究對象在空間上呈現隨機分布的概率。
(2)?局部自相關。
由于Morans?I只能用來評價整個空間范圍的布局狀態,為了評價單個區域與周邊區域的相關程度,需要使用LISA指數,即進行局部空間自相關分析。對于區域i與相鄰區域的相關程度,LISA計算公式[8]為:
式(2)(3)中,n為研究范圍內的斑塊數量,在該文中xi與xj為某省份百度指數。
重心轉移常用來研究區域內某時間狀態下變量在空間平面中力矩達到平衡點的移動軌跡和移動速度。本文定義某省份戲曲百度指數大小為Pi,該省份省會坐標為(xi,yi),則研究區內重心坐標計算如式(4)所示。
1.3?戲曲搜索熱度與經濟因素的關系
地理聯系率通常用來顯示兩種地理要素在空間分布上的聯系情況,該文采用該指標計算地區經濟因素(用GDP總量和人均GDP代表)對百度指數的影響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
式(5)(6)中,G為地理聯系率;xi為各省份GDP占總數的百分比;pi為各省戲曲搜索熱度占全國的百分比。在xi與pi分布趨勢相同的情況下,地理聯系率越高,代表要素間的相關程度越高,某一要素對另一要素的影響也越大。
2?結果分析
2.1?戲曲搜索熱度時空分異
圖1分析了互聯網熱度較高的4種戲曲京劇(a)、黃梅戲(b)、豫劇(c)、越劇(d)的互聯網熱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以年度為單位統計,4種戲曲的搜索熱度都在2013年出現最低值,而2015年、2017年、2019年的熱度都比較高。在2013年前后,戲曲曾出現過被關注的低谷期,但很可能2015年《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的印發和2017年的《關于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發布,引發了社會對戲曲的關注,2015年、2017年、2019年各種戲曲的關注度都持續走高。不同劇種的互聯網搜索熱度隨月份的變化趨勢有所不同。京劇在12月前后互聯網搜索熱度較高,黃梅戲和越劇則在2月、10月搜索熱度較高。作者推測,京劇在學校的文藝匯演、公司的年會等作為表演節目出現的可能性比較大,而作為地方性的黃梅戲和越劇在傳統節日前后(如春節、中秋)更受關注。
通過以京劇為例的各年份互聯網搜索熱度(百度指數)空間分布專題圖(如圖2所示),可以發現,北京、天津、山東、廣東等省市對京劇關注度一直較高,這些地區也是京劇的強省(市)。而2015年之后,江蘇、浙江、四川對京劇的關注度明顯提高,2017年之后,湖南也有所提高;河南及附近中原地區變化則不明顯。可見,對京劇的關注度有向東南沿海和西南地區增加的趨勢。
2.2?空間自相關
為研究人們對中國傳統戲曲的總體關注情況,將所有12個劇種的百度指數按照省份進行匯總,計算Morans?I指數及Z得分和P得分,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由表1數據顯示,Z得分與P得分為相關的函數變量,研究年份P得分極小(趨近于0),也就是說百度指數在空間上為隨機分布的概率極低,Morans?I指數具有統計學意義。研究年份的Morans?I指數均大于0,表明戲曲的互聯網搜索熱度與其地理位置呈現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在空間上呈現較強的地域相關性,戲曲在我國的發展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但Morans?I指數呈現遞減趨勢,可見傳統戲曲在全國各省級行政區域的關注度更加均衡。
為了分析各省份間的戲曲關注度的空間關聯,以京劇為例,使用局部空間自相關分析將省份間的聯系展示為五種類型(圖3),即高高格局、高低格局、低高格局、低低格局、不顯著。結果顯示,研究年份北京、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地區對京劇的相關性為高高格局,民眾對京劇的關注度一直較高。實際上,這些省市的京劇群眾基礎長期以來都比較好。與以上省市鄰近的河南,在2013年、2017年、2019年也呈現高高格局,可能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京劇強省輻射效應的影響。2013年以后廣東省對京劇的搜索熱度呈現高低格局,與周邊省份差異較大,可以說是京劇在南方發展的后起之秀。
2.3?重心轉移
不同年度12個劇種的搜索熱度重心位置如圖4所示。傳統戲曲搜索熱度重心位置分布在地處中原地區的河南省境內,有向南轉移的趨勢,而且轉移速度逐漸加快,表明南方地區對戲曲的互聯網關注熱度較北方增加更快。
2.4?戲曲搜索熱度與GDP的關系
表2是省級行政區域GDP總量與人均GDP兩種因素與戲曲百度指數的地理聯系率。由表?2可見,搜索熱度與GDP具有較高的相關性,且相關性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在數據相關性方面人均GDP在2013年以后影響更大。
3?結論
本文以百度指數代表,研究了我國12種傳統戲曲互聯網搜索熱度在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的時空分異與變化情況,并且使用地理聯系率研究了搜索熱度與GDP的關系,結論如下。
(1)與2011年、2013年相比,2015年、2017年、2019年各種戲曲的搜索熱度都持續走高,與2015年《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的印發和2017年的《關于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發布的時間高度吻合。據推測,應該是國家相關鼓勵政策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另外,戲曲互聯網搜索熱度隨月份變化出現波動,其中京劇在12月搜索熱度較高,而黃梅戲和越劇在傳統節日前后(如春節、中秋)更受關注。
(2)人們對戲曲的關注情況在不同地區具有明顯差異,對于不同劇種,戲曲關注的聚集情況也有所不同,如北京、天津、廣東等省市對京劇的關注度較高。
戲曲互聯網搜索熱度在空間上具有明顯的地域相關性。全局上,戲曲關注情況呈現出正相關關系,但有一個可喜的現象是近10年來分布更加均衡。從局部區域來看,京劇搜索熱度在北京、河北、上海、山東、江蘇等省份具有高高格局聚集特征,在廣東省呈現高低格局分布特征。廣東作為京劇在南方發展的后起之秀,有關部門可以重點進行扶持,以發揮其引領和輻射作用。
(3)全國傳統戲曲百度指數重心有逐漸南移趨勢,且轉移速度逐漸加快,表明南方對戲曲關注發展更為快速。
(4)戲曲互聯網搜索熱度與GDP密切相關,而且人均GDP比GDP總量與戲曲互聯網搜索熱度的相關性更強。從側面說明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政策引導下,人們會更加注重對傳統戲曲的傳承。
參考文獻[1]?李甦睿.?新中國初期戲曲改造中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建設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