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疊 唐前君 羅坤 吳秋云 夏志蘭 劉敏
關鍵詞:姬松茸;粗多糖;煙草花葉病毒;半葉法
中圖分類號:S435.72 文獻標識碼:A
煙草花葉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為單鏈正義RNA 病毒,經接種鑒定統計其寄主多達350 多種植物,除煙草外,還為害多種經濟作物,例如茄科、十字花科等[1]。生產中病毒粒子的擴散和流行速度受溫度、濕度、光照的影響,在高溫和強光環境下病毒延長潛育期,一旦條件適宜再爆發病癥。全國各煙區均有因煙草花葉病造成減產的問題,尤其是云南、貴州煙區主要受TMV 影響,平均發病率為20%~30%,嚴重年份高達60%~80%,導致毀田和絕收[2]。
天然真菌多糖主要分布在大型真菌子實體和菌絲中,多個單糖(10 個以上)以糖苷鍵連接組合成螺旋狀高分子多聚物[3],結構形態近似于DNA,具有特殊生物活性[4]。經過深入研究,研究人員發現一些真菌中含有多種農用活性物質[5]。真菌多糖在抑制病菌和病毒、殺線蟲、防治害蟲等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已經在香菇屬(Lentinus)、蠟傘屬(Hygrophorus)、杯傘屬(Clitocybe)和牛肝菌(Boletus)等菌類中均有發現[6-8]。張超等[9-10]以平菇、香菇和金針菇子實體為材料,從中提取的多糖在枯斑寄主莧色藜上對TMV 表現出不等的抑制作用。許玉娟等[10]發現經蒼耳多糖處理后的心葉煙,在接種TMV 后,枯斑明顯少于對照組,有效抑制了TMV 浸染,推測蒼耳多糖誘導植株防御酶活性從而抑制病毒。吳艷兵等[11]從體外鈍化、預防、治療三方面評價了毛頭鬼傘多糖對TMV 的抑制效果,發現毛頭鬼傘多糖具有較強的預防侵染作用,可有效預防TMV病毒病的發生。香菇多糖為現市面具代表性的真菌多糖農藥產品,共登記44 個產品信息,以0.5%~2.0%水劑為主,具有殺菌和植物抗性誘導作用。趙新保[12]研究表明,0.5%香菇多糖水劑用量為18.75~26.25 g/hm2 時,辣椒病毒病防效可達62.0%~66.5%,并且該藥劑在有效濃度范圍內對作物和環境安全。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食品安全意識也逐漸加強,因此農業生產中綠色防控技術的需求增加。真菌多糖是真菌的代謝產物,天然且安全,殘留在環境中也會被微生物分解,不造成污染。真菌多糖可誘導植物提高抗病性、激發植物免疫力,可以開發成農業生產上新型的植物抗病誘導劑,具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本研究在提取6 種真菌多糖粗品的基礎上,采用半葉法和綠色熒光標記技術,篩選出抗TMV 效果最好的多糖,研究結果對作物TMV 的綠色防控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試病毒 煙草花葉病毒(Tobacco mosaicvirus, TMV),由湖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植物病理學系唐前君老師提供。
1.1.2 供試作物 心葉煙(Nicotiana glutinosa)、普通煙NC-89(N. tabacum var. NC89)、本氏煙(N. benthamiana)、云煙87(N. Yunyan 87),由湖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植物病理學系唐前君老師提供。
1.1.3 供試藥劑 0.5%香菇多糖水劑,市購,山東圣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1.8%辛菌胺醋酸鹽水劑,市購,河南神華藥業有限公司生產。
1.2 方法
1.2.1 煙草花葉病毒(TMV)懸浮液制備 取感染病毒的葉片(云煙87)樣品100 g,剪碎置于研缽內,加入少許石英石和20 mL 預冷磷酸緩沖液(0.2 mmol/L, pH 5.7~8.0),充分研磨,過濾;磷酸緩沖液定容至100 mL,制得煙草花葉病毒懸浮液,置于4 ℃備用。
1.2.2 真菌粗多糖制備 試驗使用6 種真菌子實體,包括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姬松茸(Agaricus blazei)、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杏鮑菇(Pleurotus eryngii)、靈芝(Ganodermalucidum)、桑黃(Phellinus igniarius),粗多糖提取步驟如下[13-15]:(1)在干燥箱37 ℃條件下干燥24 h,將子實體徹底烘干;(2)上述烘干后的子實體各取150 g,利用中藥小型粉碎機打成細粉,按照水料質量比15∶1,各子實體粉末中加入去離子水,95 ℃水浴6 h 后過濾,濾渣重復水提一次,收集最終濾液,經4000 r/min 高速離心15 min 去除沉淀、循環真空水泵抽濾3 次,獲得無明顯顆粒雜質的濾液,60 ℃ 下旋轉蒸發儀20 r/min 將濾液真空濃縮至原體積的1/5;(3)按體積比1∶1,將配好的sevage 工作試劑(氯仿∶正丁醇=4∶1)加入濃縮濾液中,震蕩30 min后,經4000 r/min 高速離心15 min,保留上層多糖溶液,去除下層含蛋白質的溶液,重復離心至下層溶液完全去除干凈;(4)加入4 倍體積的95%乙醇,與濃縮液充分混合,置于4 ℃冰箱靜置21 h,經4000 r/min 高速離心15 min,收集沉淀,加入少量去離子水復溶沉淀,再次醇沉,收集所有沉淀置于37 ℃烘箱放置1 h,除去殘留的乙醇溶液,然后經過冷凍干燥儀凍干,得到子實體粗多糖。
1.2.3 多糖理化性質測定 多糖化學組成測定包括總糖、蛋白質、糖醛酸、硫酸基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測定總糖含量[16];采用考馬斯亮藍測定蛋白質含量[17];采用硫化鋇-明膠法測定硫酸基含量[18];采用間羥基聯苯法測定多糖糖醛酸含量[19]。
1.2.4 抗TMV 粗多糖篩選 藥效測定參照陳年春[20]、逄麗麗等[21]的半葉法。
(1)粗多糖對TMV 的鈍化作用。選取7 葉期長勢一致的心葉煙,TMV 病毒粒子為接種物(按1∶100 稀釋),利用去離子水將粗多糖分別稀釋至6、12、24 mg/mL,病毒分別與多糖溶液1∶1 混合,靜置30 min,采用半葉法摩擦接種到心葉煙的左半葉,右半葉接種去離子水與病毒混合液作對照。每個處理3 株,重復3 次。將處理后的葉片置于25~28 ℃、濕度70%~80%的條件下5~6 d。記錄形成的枯斑數,根據公式計算鈍化率,評定真菌多糖對TMV 的鈍化效果。
式中,C 表示空白對照組的枯斑數量;T 表示處理組的枯斑數量。
(2)粗多糖對TMV 的預防作用。將稀釋為6、12、24 mg/mL 的粗多糖溶液分別噴施到心葉煙葉片半葉,另半片葉噴去離子水作對照,連續處理3 d。在最后一次噴施24、48 h 后,分別對各處理的葉片全葉接種病毒。然后置于溫室中培養5~6 d。記錄形成的枯斑數,根據公式計算預防率,評定真菌多糖對TMV 的防御效果。
式中,C 表示空白對照組的枯斑數量;T 表示處理組的枯斑數量。
(3)粗多糖對TMV 的治療作用。將供試病毒摩擦接種到7 葉期的心葉煙葉片,分別在24、48 h 后,將粗多糖溶液分別噴施到心葉煙葉片半葉,另半片葉噴去離子水作對照,連續處理3 d。培養5~6 d 記錄形成的枯斑數,根據公式計算抑制率,評定粗多糖對TMV 的治療效果。抑制率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C 表示空白對照組的枯斑數量;T 表示處理組的枯斑數量。
1.2.5 五點注射法 由本實驗室保存的TMVGFP農桿菌菌株,在含有50 μg/mL Kana 和25 μg/mL Rif LB 液體培養基中,28 ℃ 180 r/min條件下培養24 h。5000 r/min 室溫離心10 min,吸取上清液保留沉淀,加入5 mL 侵染液將菌體沉淀重懸,直至菌液OD600 為0.8 左右。28 ℃90 r/min 誘導4 h。侵染液配置見表1。
選取培養1個月左右,生長狀況良好、長勢一致的本氏煙草,用一次性注射器吸取藥劑,避開葉片主脈、次脈選取5 個點,使藥劑連成環注射煙草葉片背面。用去離子水作對照,3次重復。24 h 后,在藥環的中心注射制備的TMV-GFP 農桿菌菌液,黑暗培養12 h,光照培養2、5 d 后紫外燈照射,每天觀察熒光斑點擴散情況。采用十字交叉法測定熒光斑直徑,計算抑制率。
1.2.6 抗病粗多糖對系統寄主防效測定 將對TMV 防治效果較好的粗多糖稀釋為6、12、24、48 mg/mL, 分別噴施5~7 葉期且長勢一致的NC-89 煙草上,48 h 后接種病毒,各處理40 株,重復3 次。以清水為陰性對照,1.8%辛菌胺醋酸鹽水劑(60 mg/L)為陽性對照1,0.5%香菇多糖水劑(26.25 mg/mL)為陽性對照2。處理后煙草置于防蟲溫室培養,待陰性對照煙苗明顯發病后記錄各處理組的發病情況。
按照病葉級數,計算各處理的病情指數。煙草病情分級標準及公式[22]如下:0 級為全株無病;1 級為新葉明脈,少數葉片輕花葉;3 級為全株1/2 葉片花葉,少數葉片變形或葉脈變黑;5 級為全株2/3 葉片花葉或有小枯斑,植株矮化,株高為健株1/2,結果少;7 級為全株葉片花葉或葉片枯斑連片枯死,植株嚴重矮化,不結果或結果畸形。
1.2.7 抗病粗多糖對TMV的大田防效測定 選取長勢一致的煙草共42 行,每行40 株,自然發病,第1~6 行噴施0.5%香菇多糖水劑(26.25 mg/mL),7~12 行噴施1.8%辛菌胺醋酸鹽水劑(60 mg/L),13~18 行噴施清水,19~24、25~30、31~36、37~42行分別噴施6、12、24、48 mg/mL 姬松茸粗多糖水溶液,每7 d 噴1 次,共噴3 次,試驗期間不使用其他藥劑,病葉級數標準及公式參照1.2.6。
1.3 數據處理
以各試驗組防治效果數據為基礎數據,采用Microsoft 365 Excel 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并計算平均值、標準差和繪制圖表;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19.0 軟件進行顯著性檢驗和Pearsons 相關系數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6 種食用菌的粗多糖組分含量
經測定,6 種食用菌多糖中,姬松茸粗多糖提取率最高,達24.32%,其次為平菇18.56%, 最低為杏鮑菇(表2)。總糖含量中,姬松茸總糖顯著高于其他食用菌種類,達到37.71%,其次是桑黃和靈芝粗多糖總糖含量,均超過32.00%。云芝粗多糖的糖醛酸含量為6.81%,顯著高于其他5種食用菌粗多糖,其次是靈芝粗多糖。姬松茸粗多糖硫酸基含量高達2.10%,已有研究表明,硫酸基含量影響多糖的許多生物活性功能[23]。
2.2 抗TMV 病毒的粗多糖篩選
通過半葉法測定粗多糖的藥效,結果如表3所示,6 種食用菌粗多糖對TMV 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均以噴施多糖溶液48 h 后接種病毒的預防效果最好,姬松茸、云芝、平菇粗多糖的預防率可達到60.00%以上, 尤其姬松茸粗多糖24 mg/mL 處理的預防效果最好,高達92.04%;其次是12 mg/mL 姬松茸粗多糖的預防率為86.91%。6 種食用菌粗多糖對TMV 的治療效果不明顯,除了接種病毒24 h 后噴施24 mg/mL 姬松茸粗多糖的治療效果可達到44.53%以外,其余處理的預防效果均低于42.00%。食用菌多糖對TMV 的鈍化效果比預防效果差,除24 mg/mL 平菇粗多糖處理組鈍化率為62.41%,其他均低于60.00%。不同時間姬松茸粗多糖處理葉片對TMV 的預防效果存在差異,處理48 h 后葉片的預防效果優于處理24 h 后。粗多糖的使用濃度和處理方式對防治效果均有一定影響,部分粗多糖在相同濃度不同施藥方式下對病毒的抑制效果不同,此外,相同施藥方式的抑制效果也并未隨施藥濃度的增加而提高。
2.3 綠色熒光蛋白標記試驗
將24 mg/mL 姬松茸粗多糖按照五點注射法流程處理煙草,黑暗培養12 h 后注射點綠色熒光蛋白的表達隨著時間的推進,熒光點的大小、強弱均發生變化(圖1A,圖1D),這間接反映了病毒的分布、擴散和增殖情況。在光照培養2 d后, 粗多糖處理組的熒光斑直徑( 平均直徑0.83 cm)明顯小于去離子水對照組(平均直徑1.18 cm),抑制率為29.66%(圖1B,圖1E)。并且光照培養5 d 時,粗多糖處理后的熒光斑點亮度弱于對照組(圖1C,圖1F),說明其在病毒侵染前期對TMV 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明顯可看出對照組熒光區域進一步擴大( 平均直徑1.65 cm),熒光點開始明顯向葉片其他區域移動,新葉上發現少量熒光點,光照培養5 d,粗多糖處理組(平均直徑1.02 cm)與光照培養2 d 時相比,熒光區域變化不大且新葉未出現熒光點,抑制率為38.18%。表明姬松茸粗多糖延緩了TMV 的移動速度,減緩系統侵染進程。
2.4 姬松茸粗多糖對系統寄主的防效
姬松茸粗多糖在系統寄主NC-89 上對TMV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表4)。與對照相比,處理組煙苗的病情指數明顯降低,6、12、24 mg/mL姬松茸粗多糖對病毒的相對防效均在52.00%以上,在48 mg/mL 濃度時植株出現損傷,多糖濃度過高在植株表面形成沉淀,引起植株黃化。當粗多糖濃度為24 mg/mL 時,對TMV 的防治效果高達76.81%,其防治效果略高于0.5%香菇多糖水劑和1.8%辛菌胺醋酸鹽水劑處理組。姬松茸多糖能有效防治TMV,延遲植株發病,有利于煙草的生長。
2.5 姬松茸粗多糖對TMV 的大田防效試驗
在發病煙草田中第3 次噴灑24 mg/mL 姬松茸粗多糖溶液后7 d,對TMV的防治效果為70.31%,略低于0.5%香菇多糖水劑和1.8%辛菌胺醋酸鹽水劑處理組(表5)。48 mg/mL 姬松茸粗多糖溶液在第2 次施藥后,植株出現黃化,局部葉片壞死的情況。姬松茸粗多糖對TMV 的防治效果十分顯著,對葉片扭曲、卷縮、停止生長的植株有明顯改善,病情指數低的植株完全能夠恢復正常。同時對TMV 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噴施過姬松茸粗多糖的煙草發病時間延后,煙草長勢良好,葉片伸展,而噴施清水的植株明顯矮化,葉片發黃。
3 討論
已有研究得出糖醛酸含量較高的多糖具有某些特殊生理活性,一般高含量糖醛酸多糖大多出現在植物類多糖中[24]。本研究得出,云芝粗多糖的糖醛酸含量為6.81%,顯著高于其他5 種食用菌多糖,高于劉瑋[25]研究的糖醛酸含量,其原因可能是原材料的品種、產地及栽培方式不同導致的。硫酸基含量指多糖結構中所帶的硫酸基的個數,本研究測得姬松茸粗多糖硫酸基含量高達2.10%,施婭楠等[23]研究得出,多糖的許多生物活性功能與硫酸基含量有直接關系,導致多糖的抗氧化性存在差異,進而可能影響其抗病毒或抑菌能力。如BACH 等[26]通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2,2′-聯氮雙-二胺鹽(ABTS)法測定不同真菌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觀察到DHHP 法中的抗自由基活性依次為:巴西蘑菇>雙孢蘑菇>香菇>金針菇,ABTS 法中依次為:巴西磨菇>雙孢蘑菇>金針菇>香菇。
煙草花葉病毒(TMV)依賴寄主提供的場所、底物和酶等一系列物質在寄主活細胞內進行自我復制和裝配[26-28]。真菌多糖不僅能針對病毒粒子,也能作用于寄主植株,誘發寄主抗病性[29]。真菌多糖對煙草花葉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噴施多糖溶液48 h 后接種TMV 的預防效果較好,姬松茸、云芝、平菇粗多糖的預防效果均達到60.00%以上。尤其是24 mg/mL 姬松茸粗多糖處理的預防效果最好,高達92.04%。從總體來看,真菌多糖對TMV 的預防效果較好,與沈小英等[30]的研究結果一致,其他報道的掃把菌、奶漿菌、安絡小皮傘和火碳菌等多糖對TMV 的防治效果超過80%[31]。從產品的生產成本來看,人工種植菌株更有優勢。
室內試驗表明,姬松茸粗多糖的防治效果稍優于香菇多糖,而大田試驗防效略低,與標準農藥產品相比,由于技術上的差異,姬松茸多糖水溶液的穩定性和純度不夠。施藥方式不同,姬松茸多糖均能相應緩解植株的病情,但防治效果有差異,這可能與姬松茸多糖的作用方式有多指向性,既能切斷病毒與細胞的結合,還能抑制病毒復制,或保護寄主植株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