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曉龍
AR 燈光秀是顛覆式的創新,還是一戳即破的泡沫?
經過多年的技術沉淀,AR 在文旅場景中選擇與燈光秀演出深度融合。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國內AR 燈光秀演出的發展高歌猛進,從最早僅僅圍繞單一地標的小規模特效創作,迅速拓展到能覆蓋城市多區域多空間的大規模沉浸式創作,逐漸成為各地文旅宣傳中的固定范式。但熱捧之下,AR 燈光秀帶來的光影盛宴真的有那么美好嗎?
受疫情持續波動的影響,國內旅游需求顯著下滑,旅游市場整體蕭條,各地文旅開始轉向線上尋找破圈的機遇。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坐擁巨大的流量,自然也就成為地方旅游宣傳的重要陣地。數據顯示,僅2020 年年初到11 月期間,抖音旅游興趣人群從1.7 億增長到4.7 億。
短視頻對推廣城市形象,帶動目的地營銷的價值越發顯現,生產吸引眼球且具有破圈效應的短視頻內容成為剛需。AR 燈光秀主打的炫酷視覺效果,既融合了地方文化元素,又全方位展示了地標景觀,通過短視頻形式能為更多人提供突破時空局限的身臨其境般的體驗,又與彼時減少聚集的防疫政策相契合,自然成了城市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
2021 年4 月,文旅部發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提到,“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發展數字創意、數字娛樂、網絡視聽、線上演播、數字藝術展示、沉浸式體驗等新業態,豐富個性化、定制化、品質化的數字文化產品供給”。
同年6 月,文旅部發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創新規劃》進一步細化延伸,“開展文化和旅游領域智能科學、體驗科學技術研究……研發人機交互、混合現實等應用技術,推動智能技術在文化和旅游領域的創新應用”。AR 技術在燈光秀表演中的應用正好契合了數字技術賦能文旅產業的政策方向,成為地方文旅重點研發和投入的應用場景。
隨著元宇宙概念的火爆,AR、VR 等一系列相關技術也被一同炒熱,各地AR 燈光秀在宣傳中動輒使用元宇宙作為營銷的噱頭。青島、廈門、廣州、深圳就分別推出過名為“AR+ 元宇宙”的燈光秀演出。

AR 燈光秀主要依靠實時和后期合成,大幅降低了對于傳統樓宇LED 光源的依賴,從而節省了大量的硬件投資和能源消耗。同時,這也解決了傳統LED 燈光秀中難以根除的燈光壞點現象,避免產生傳統燈光秀飽受詬病的光污染問題。
與傳統燈光秀相比,AR 燈光秀打破了對于城市建筑本身的依賴,不僅能實現多城市區域的聯動,甚至高山、大海、天空都能成為燈光秀的舞臺。寬闊的舞臺意味著更豐富的創意表達空間,更多元的科技和藝術融合的可能性。
如今,AR 燈光秀已經逐漸成為傳播城市魅力、破圈城市影響力的重要窗口。但不可否認的是,現階段的AR 燈光秀還存在著相當多的問題,距離成為一張真正的城市名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AR燈光秀總體上呈現出制作水平良莠不齊,審美風格千篇一律的情況。AR 技術帶來的更廣闊的表達空間,并沒有帶來預期的百花齊放。
第一,載體守舊,場景單一。盡管AR 燈光秀在創作方式上與傳統的樓宇LED 燈光秀大相徑庭,建筑景觀產生的真實光源在AR 燈光秀中往往只是以陪襯的形式存在。但目前的AR 燈光秀創意仍然無法跳脫慣常的思維定式,電視塔、摩天大廈等常見的傳統燈光秀常客依然是AR 燈光秀的首選主角。
與此同時,多數以高塔、大樓為載體的燈光秀全程只有一個枯燥的固定視角,所謂的AR 黑科技更像是在一段固定機位的視頻里加上無數五彩斑斕的特效,味同嚼蠟。
第二,元素雷同,意象堆疊。拍攝對象的高度重復也直接導致燈光秀創意元素的雷同。圍繞著高聳的建筑主體,不同的燈光秀中,蛟龍反反復復地盤旋而上,鳳凰一次又一次地浴火重生,巨鯨不厭其煩地躍出海面。燈光秀中的意象只是計劃性的到點出場、到點消失,沒有敘事的動因和情節的遞進,唯一需要的只是它們存在過。
各地推出AR 燈光秀時雖然都聲稱能提供身臨其境的沉浸感,但線上線下的體驗普遍割裂,實際達到的效果大多不盡如人意。
第一,大部分冠以AR 名頭的燈光秀其實只有一段特效合成的CG 視頻,并無可供觀眾線下互動觀看的場景。且不論開發出一款穩定流暢的AR 互動應用需要投入多少成本,單從目的上看,地方文旅往往看中的只是AR 燈光秀作為城市宣傳片的線上傳播效果,線下的互動體驗能否銜接上并非關注的重點。
第二,目前線下觀看AR 燈光秀離不開特定的小程序或APP。觀眾需要先按照步驟安裝應用,再拍攝特定的場景,提前制作好的特效內容才能結合實景燈光一同上演。單就在觀演前下載、安裝等一系列煩瑣的步驟,就已經讓人望而卻步,更遑論決定觀眾最終欣賞體驗的,可能就是自己手中這塊小小的屏幕。
AR 燈光秀雖然沒有了傳統樓宇LED 的硬件投入壓力,但要制作一場AR 燈光秀的成本并不低,如若精益求精,追求創意和內容質量,預算上需要加大投入。但目前大多數AR 燈光秀只能對標城市宣傳視頻,服務于節慶或重大活動期間的時效性傳播,長期復用率極低,無形中拉低了投入產出比。
與此同時,AR 燈光秀缺乏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在青島“海天”系列AR 燈光秀第一部《海天龍吟》大獲成功后,創作者祁文利就曾在采訪中提到讓燈光秀實現更多商業化的設想;“文化凸顯引領,商業體現價值。我們愿意多做一些文化和商業有機結合的有益嘗試,比如品牌帶貨,比如開發系列文創衍生品,例如小I 的致敬城市之巔就可以有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指定用酒‘千熙醬酒’的品牌露出……”但遺憾的是,商業化的理想顯然并不容易實現。今年上演的《海天圖騰》依然面臨著“制作周期、經費等種種限制”,這也直接導致《海天圖騰》不僅比前作《海天龍吟》時長縮短了一半,甚至挪用了很多與前作完全相同的特效鏡頭來填充時長。
隨著國內旅游市場逐漸走出疫情的陰影,AR 燈光秀及背后的技術應該怎樣更好地賦能文旅產業呢?

青島“海天”系列燈光秀中,我們已經能看到創作者對于內容故事性的嘗試。《海天龍吟》和《海天圖騰》兩部作品中都有角色的設計,主人公小I 總是以頗為俏皮的方式出場,然后一步步引導著演出漸入佳境。但AR 燈光秀的敘事性探索不能只是淺嘗輒止,還應當多方求索,尋找到更豐沛的故事源泉。
拜師實景演藝,把最獨具一格的地域文化用AR演出表達出來。縱觀實景演出市場,經過多年的市場沉淀,許多知名品牌從中脫穎而出,日臻成熟。這些演出無一不是以當地民俗、傳統文化中膾炙人口的故事為藍本,比如《長恨歌》中唐明皇和楊貴妃如泣如訴的愛情故事;《印象劉三姐》中以劉三姐傳說為緣起,講述山水間詩意棲居的民族故事……AR 創作者們應當不斷求法實景演藝中成熟的經驗,將AR 燈光秀發展成能兼具沉浸感與敘事性的全新藝術形式。
除了發掘本土故事,融合流行IP 也是激活AR 創意的不二法門。2022 年9 月,“王者榮耀×滕王閣數字文旅計劃”的推出,為業界文旅融合IP 帶來了新的思考。雙方不僅合作發布了弈星·滕王閣序主題皮膚,上線了由林志炫演唱的皮膚同名推廣曲《滕王閣序》,還打造了以弈星虛擬形象為主角的滕王閣主題燈光秀。盡管本次燈光秀以傳統的3D Mapping 投影呈現,但以流行IP 續寫傳統文化,用技術賦予在地場景虛實相融魅力的經驗,為AR 在未來開拓IP 融合的全新應用提供了示范。
想要解決目前AR 燈光秀在沉浸感上的“捉襟見肘”,一是要降低體驗AR 內容的高門檻,二是要找到真正適合以AR 方式呈現的內容。
降低體驗AR 內容的門檻,需要景區主動為觀眾提供更多解決方案。受限于當前AR 技術的瓶頸,AR眼鏡等可穿戴設備的廣泛普及還不現實,但依然有相當多體驗流程可以改進。首先,盡量減少每做一件事都要先下載一個新APP 的情況,將AR 功能和游覽體驗集成,為游客提供一站式的體驗服務。其次,提供詳細的使用引導,從下載安裝到拍攝體驗,再到分享傳播,想游客所想。最后,景區可集中采購一批AR體驗設備,以租賃的形式為需要的游客提供定制化的AR 游覽體驗。
想要找到真正適合以AR 呈現的內容,更需要各地文旅從業者打開思路,從目前同質化的AR 燈光秀定式中抽身出來,嘗試讓AR 技術參與到更豐富的文旅體驗中。
從AR 燈光秀的思路出發,AR 同樣可以用于打造其他沉浸式的“現場演出”。2022 年12 月17 日,被譽為世界上最成功的虛擬樂隊Gorillaz(街頭霸王)就在紐約時代廣場和倫敦皮卡迪利廣場進行了一場“現場演出”。樂迷們只需要前往Gorillaz 網站下載APP,便能通過手機屏幕打開一個疊加在現實之上的AR 空間。即使無法到達現場,APP 也可以幫助你將一場虛擬的演唱會布置在你的臥室中,活動結束以后也依然可以持續使用。
在景區的游覽體驗中,AR 技術更是大有可為。風靡全球的游戲《口袋妖怪Pokemon GO》是一款主打真實體驗的RPG 休閑游戲,通過融入AR,玩家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與各種各樣的神奇寶貝不期而遇,并體驗收服、訓練和對戰等一系列玩法。沿著這樣的思路,AR完全可以無縫銜接進游客的游玩體驗中,在基礎導覽之外,增加更多的尋寶、養成和對戰的玩法,增加游客的游玩沉浸感,甚至能提高游客對景區品牌的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