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華凌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職責使命,領導干部必須全面增強各方面本領,努力成為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
大力提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本領。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下大氣力解決黨員干部“本領恐慌”、能力不足問題,加強實踐鍛煉和專業訓練,培養政治過硬、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高素質干部隊伍。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我們面臨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明顯增加,要增強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能力,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于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要堅持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自覺在黨的新的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精準定位,自覺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堅守初心、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
全力提升全心全意服務于人民的本領。黨員干部特別是基層黨員干部,肩負著落實國家政策和服務群眾的重要使命。黨員干部服務群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群眾的感受,影響到政策落實的程度。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與“學”為伴,讓學習有深度、讓行動有實度、讓本領有高度。秉持“總是學不夠”的恒心,永葆“從來學不倦”的熱情,通過學習拓展自己的事業、提升自己的境界、豐富自己的學識,以扎實的能力本領回應時代需要、崗位需要、人民需要,不斷增強工作的規律性、創造性和實效性。要樹牢人民至上的理念,涵養為民造福的情懷,所想、所向、所為都要從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及時了解群眾的需求是什么,群眾有了心中憂就及時為群眾疏堵,群眾有了眼下難就及時為群眾解難,提升為人民群眾解決急難愁盼的真本領。
努力提升研判防范化解風險的本領。當前,國際政治風云激蕩,經濟風險高發,能否精準預判風險苗頭、把握危機走向,至關重要。對于我國而言,諸多新興領域既無可參照的發展路徑,也無可照搬的成熟經驗,為此必須增強預判風險的本領,提高防范化解風險的水平,著力增強防風險、攻難關、迎挑戰、抗打壓能力。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越強,觀察時勢、謀劃發展、防范化解風險就越主動。必須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基本方針,既要切實增強風險意識和堅持底線思維,又要有解決具體問題的好辦法,制定可行的風險化解方案,還要有長遠的眼光,及時預判風險、識別風險、處置風險。要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涵養“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確保復興號巨輪在新時代的航程上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著力提升斗爭精神和養成斗爭本領。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加強干部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著力增強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能力,帶頭擔當作為,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新征程上,每一名黨員干部都必須不斷加強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始終保持敢于斗爭的志氣、骨氣、底氣,全力戰勝前進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特征更加明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黨的二十大深遠擘畫未來發展的戰略藍圖,越是目標遠大、任務艱巨,越需要廣大黨員干部增強歷史主動、厚植斗爭底色,在重大斗爭、嚴峻形勢和復雜情況下練膽魄、磨意志、長才干,在各種風險挑戰中接受考驗,成為打不倒、壓不垮的烈火真金。這是干部成長的必經之路。
“繩短不能汲深井,淺水難以負大舟。”新征程上,廣大黨員干部要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神圣使命,全面增強各方面本領,努力成為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讓一個個不可能變成可能,一道道無解題得到破解,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