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欣
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的革命斗爭中不斷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偉大革命精神,它不僅僅局限于革命年代,在新的歷史時期,它的科學內涵和理論品質對當代國企發展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我們黨執政的重要基礎,理應肩負起傳承和弘揚延安精神的歷史重任、時代重任。中國航油集團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石油公司)在集團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把延安精神與國有企業自身發展相結合,用延安精神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培育優良作風,為國有企業自身高質量發展和長遠發展提供堅實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保證,為新時代國有企業弘揚延安精神的具體實踐做出了有益嘗試。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靈魂,能夠增強企業引領力、向心力、凝聚力。公司將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始終堅持“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促進企業黨建與生產經營管理的融合,促進企業發展規劃與“國之大者”、行業大勢的融合,促進企業文化與傳統文化、紅色基因的融合,引領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公司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將黨建工作要求、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重要要求寫入公司章程,把黨的領導融入企業治理,切實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推動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創新實施“黨建+3+X”工作模式,按照“融入中心、嵌入管理、發揮作用”的工作思路,將黨建與企業安全、生產經營、隊伍建設工作相互融合、共同促進。在安全方面,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三管三必須”要求,明確安全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層層負責安全,確保安全責任全覆蓋,分解到人、責任到崗,實現“安全供、不斷供、供好油(氣)”的保障目標。在生產經營方面,將基層組織建設與企業管理進行深度融合,黨政同簽目標責任書,合理分工齊抓共管,調動黨員干部帶頭在經營上精打細算,在成本上探底挖潛,形成人人降成本、全員提效益的良好氛圍。在隊伍建設方面,充分發揮黨組織的組織、凝聚、動員、帶動作用,讓戰斗堡壘作用、先鋒模范作用和“五有五優”石油鐵軍精神在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各條戰線上得到充分發揮。在自選動作,即“X”方面,聚焦企業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的重點工作,圍繞重心,融入中心,進一步促進黨建工作與企業中心工作相融互動、同頻共振,把黨建工作成效實實在在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
石油公司順應國家改革大勢,搶抓機遇,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制定“一個目標、二次創業、三足鼎立”的中長期發展思路,即“向以清潔能源服務商轉型為目標,以上市為契機,弘揚延安精神,贏在二次創業轉折點,形成以傳統成品油、非油業務、可持續燃料三足鼎立”的中期產業布局和規劃。在疫情防控、安全生產和建功實踐活動中,公司安全運行平穩,實現“零事故、零傷害、零污染”安全生產“三零”目標,實現“零疑似、零感染”疫情防控“雙零”目標,做到了“安全供、不斷供、供好油(氣)”的石油承諾。
管理深處是文化,石油公司在改革發展過程中注重賡續紅色血脈,弘揚革命精神,充分挖掘延安精神的時代內涵,開發了“五堂課”:棗園講“初心”課,七大會址講“忠誠”課,邊區政府舊址講“干凈”課,梁家河講“擔當”課,楊家嶺講“監督”課。同時創新提出了“紅、橙、黃、綠、藍”的“五色”獨特企業文化。其中,紅色代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橙色代表“四同四一”的企業文化氛圍;黃色代表具有“優勝的信念、優良的作風、優異的本領、優秀的品質、優質的服務”的“五有五優”石油鐵軍精神內涵;綠色代表發展與生態共榮,企業與環境同進,人與自然和諧,向清潔能源服務商轉型,走出一條綠色發展新道路;藍色代表安全發展,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建體系、抓標準,樹標桿、創精品。“五色文化”確立了石油公司文化發展的基石,成為企業的品牌形象,成為發展的目標愿景,成為職工的精神動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凝聚了強大合力。
石油公司黨委積極探索新時代中國航油特色基層黨建工作新思路,以“微黨課”講好“大思政課”,將紅色精神送到基層庫站,送到班組一線。通過“紅船詩會”、“詩歌朗誦”、“沉浸式情景體驗”等多種形式,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視頻、圖片、音樂、動畫、漫畫、詩詞等有機融合到黨課中,增強黨課的科技含量、藝術品位和文化底蘊。《黨史與國史》、《中國精神》兩本精彩講義,下發到集團公司系統500 多個黨支部,并得到國資委黨委黨史學習教育第十指導組的好評。我們開展“紅色經典音樂”主題微黨課學習,開設“石油延安紅”視聽頻道,成立宣講團,以視聽形式講好“大思政課”,講好中國航油故事,發出中國航油好聲音,持續推進“石油延安紅”黨建品牌在基層一線落實落地,將黨建工作與安全生產、優質服務等有機融合,不斷促進基層各項管理全面提升。傳承紅色精神,黨紀工團同向發力,與現實緊密結合、與實踐充分互動、與時代同頻共振,打造出一支堅強有力的“五有五優”石油鐵軍,匯聚起建設新航油的強大精神力量,在冬奧保障、抗擊疫情、重大政治活動保障中,有力展現出了新時代航油人的鐵軍本色、政治本色。
2022年初,石油公司黨委全面啟動“石油延安紅”紅色航油黨建品牌創建工作。所屬各公司充分挖掘本地紅色資源、紅色精神,將中國航油在發展歷程中逐步形成的“攻堅克難,勇攀高峰”的航油精神、“五有”鐵軍精神、“民航強國、航油先行”的擔當精神、“寧可透支生命,決不辜負使命”的奉獻精神等中國航油精神譜系,以及石油公司成立18年以來已經形成的“石油鐵軍”精神(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敢為人先的創舉精神、管理提升的創優精神、業績一流的創效精神、銳意改革的創新精神)、“石油鐵軍”文化等,與延安精神新時代的價值內涵進行融合,形成以“石油延安紅”為統領的“1+N”黨建品牌體系。經過近一年的精心打造,“石油延安紅”特色黨建品牌創建工作已初見成效,形成了“石油延安紅”之“五彩黨建”、興業紅、云嶺紅、巴渝紅、嘉悅紅等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業務特色的黨建子品牌,將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深度融合,相融相促。同時,以“石油延安紅”黨建基地為依托,統籌推進“勞模先進工作室”、“青馬工作室”建立,將“石油延安紅”品牌建設與“安康杯”、“職工之家”、“青年文明號”等創建工作相結合,充分發揮工會橋梁紐帶作用和團員青年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延安精神的法寶。公司堅持以實干成就夢想,以創新續寫輝煌,以實干守穩、以創新求進,守正創新、行穩致遠。
一是管理系統安全高效。抓住“優化”關鍵,持續優化成品油經營模式,減少資源浪費,壓縮勞動用人成本,實現了保障安全、提升效益、提高效率目的。二是經營管控成效顯著。抓住“節儉”關鍵,始終弘揚艱苦奮斗精神,堅持“效益好更要管得好”的經營管理理念,強化成本管理。三是科技創新扎實有力。抓住“擔當”關鍵,勇于正視問題,敢于擔當,自我加壓,突出實用導向,充分發揮各類專業技術人才聰明才智和創新創業積極性,使科技成為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四是改革發展落實到位。抓住“動真”關鍵,敢于動真碰硬,聚焦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體制機制難題,查找在合規管理、產業發展、勞動用工等方面的短板不足和制約發展的因素,通過動真執行、動真考核、動真審計,全過程推進改革,確保落到實處、發揮效果。
石油公司是民航強國戰略的積極參與者,是中國航油新的“金色航油”的主要建設者,承載著中國航油“八個新開局”、“融入新階段、建設新航油”、實現新的“雙增長極”目標的歷史使命和戰略任務。一是堅持黨建引領,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機制強化管理,積極穩妥推進“雙百行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任務。二是以國有產權專項提升行動為契機,健全瘦身健體等長效機制,綜合整治減負增效,高質量完成改革“壓減”任務。三是完成經理層成員契約化和任期制管理,不斷完善石油公司特色正向激勵體系,集成運用各類激勵措施,持續激發企業改革活力和內生動力。四是以石油四川公司為混改典范,堅持“穩”與“活”的相互融合、相互激發,形成了“1+1>2”的治理優勢和發展潛能,以“混”促“改”,實現優勢互補。
一是創新開發成品油庫存調整模型,利用庫存模型數據觀測數據、追蹤市場行情變化、把握采購節奏,增加經營創效創利空間。二是創新開展“航空品質”五星級加油站創建活動,將“石油延安紅”融入其中,將延安精神的內涵融入加油站日常管理,提高公司加油站精細化管理水平。三是創新經營模式探索新發展方向,打造“航空品質”綜合能源站及機場經濟圈服務平臺。開發中國航油首個上云項目“航優嘉商城”,推出中國航油第一個自有注冊商品商標品牌——“航優嘉·嘉悅”,實現跨界聯名。在推進“數字化轉型”與“科技強企”戰略中,石油公司競爭能力和品牌價值不斷擴大。四是發揮HSE 管理體系功效推進公司安全發展。深化體系與雙重預防、安全標準化、適航體系有機融合,深化隱患排查治理,狠打“三違”,強化設備設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強化“科技興安”理念,逐步實現綠色、安全、高效、智能、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質。石油公司始終秉承“公司強大,員工幸福”的理念,堅持發展為了職工、依靠職工,發展成果由職工共享,切實提高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企業與員工發展共擔,成長共進,成果共享,增強企業內生動力。
創造人生出彩機會,打造干事創業的樂園,建立健全“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根據職工技術和專業特長,量身制定職業規劃,通過建立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普通員工晉升通道,強化崗位競聘、引進職業經理人、建立后備人才庫,異地交流與外部引進多措并舉,推動干部上下交流、跨區交流,搭建多崗位、全方位鍛煉平臺;推進分流增效,嚴把人員入口,暢通人員出口,為人才賦能,充分激發干部隊伍活力。
石油公司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機制,建立優嘉人才計劃,拓寬人才“活水源”,建立人才“蓄水池”,啟動人才“充電站”,全方位打造公司二次創業的人才高地,為員工拓寬職業生涯通道。全面實施素質提升工程,加大全員培養力度,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平臺,提高職工操作技能和業務水平,培養一批高素質的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不斷滿足企業高質量發展需求。
在石油公司改革發展的同時,致力于讓發展紅利更多更好地惠及職工群眾,開展職工圓夢大學、困難幫扶、職工建家、發放防疫專項資金等員工關愛工程,建設“石油家文化”。舉辦“弘揚延安精神、打造石油巾幗鐵軍”、“弘揚延安精神、講好紅色故事”、“延安精神主題黨員綜合競賽”等多彩活動,不斷豐富職工文化生活,讓延安精神“永駐心頭”,讓品牌建設“更有溫度”,讓廣大黨員職工在公司真切感受到“四同四一”的企業文化氛圍,引導職工群眾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為推動國有企業新發展貢獻力量。
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創業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顯著特征。石油公司牢固樹立安不忘危、興不忘憂、穩不忘進思想,未雨綢繆,不斷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石油公司始終堅持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貫徹落實集團公司、石油公司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完成安全生產、疫情防控、維穩反恐、重大保障、油氣保供等各項工作任務,不斷推進公司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保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發揮HSE 管理體系功效,完善應急預案,做好非常規生產及施工作業和城鎮燃氣新業態等安全監管;強化設備設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強日常維檢,杜絕“帶病運行”,提升本質安全;加強輸油(氣)管道、油罐、壓力設備完整性管理體系建設和輸油管道泄漏監測等重點安全技術升級,加強“互聯網+”、“大數據”、無感加油等技術應用研究,強化“科技興安”,堅守“安全供、不斷供、供好油(氣)”安全生產目標。
一是堅持向成本精益管理要效益,建立了以“生產單位為核心、財務部門監管、企管部門考核、內部機構審計”的成本管理體系,堅持每月分析、考核,實現由“干完算”向“算完干”轉變。二是堅持向過程精細管控要效益。推進合規管理,完善期間費用審批使用流程,規范招投標管理、專項資金使用和項目過程管控,堵塞了漏洞,降低了生產成本,實現了管理創效。三是堅持向采銷把控精確要效益。創新開發庫存調整模型,優化資源渠道,鞏固拓展傳統零售;抓住航空物流大發展機遇,利用“臨空”優勢,深挖機構客戶,做穩配送基本盤。
一是全力推動傳統成品油業務做優。堅持零售為王,積極拓展和優化零售終端網絡,強化無“網”不勝;聚焦西南、長三角等區域,強化局部優勢;融入民航機場發展版圖,契合機場布局,多板塊協同發展,為成品油行業轉型升級、為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安全貢獻石油公司方案。二是加快推進非油產業做強。開展創新型油非互動,打造“航優嘉”網上商城和機場經濟圈服務平臺,構建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三是全速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首個光伏發電項目在新疆地區落地運行,能源綜合項目已立項實施,在大興機場場內及空港區加氫應用方面與外部單位開展合作探索,謀求轉型應對傳統能源領域的市場競爭。
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中國航油新事業的征程已經全面開啟,我們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延安考察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為指引,在新征程上奮力跑出屬于我們這代人的好成績,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的新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