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麗華 晁海鵬 岳豪祥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具有病情危重、臨床處理難度大、并發(fā)癥較多等特點,已成為導致人類殘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1]。對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臨床堅持疏通堵塞血管、堵塞血管再灌流的治療原則,但易出現(xiàn)神經(jīng)損傷等不良事件,影響預后效果[2,3]。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桃紅四物湯具有活血養(yǎng)血、抗血栓、改善微循環(huán)等作用,已廣泛用于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4]。本研究就桃紅四物湯在小鼠急性CIR 中的作用進行分析,詳細報告如下。
1.1 實驗動物 選取2020 年10 月~2022 年10 月90 只健康小鼠作為實驗對象,隨機分為假手術組、CIR 模型組、桃紅四物湯組,每組30 只。小鼠均來自于南京君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模型建立及給藥方法
1.2.1.1 模型建立方法 CIR 模型組、桃紅四物湯組小鼠使用大腦中動脈栓塞(MCAO)建立缺血模型,具體方法為:取0.1 ml/10 g 的4%水合氯醛注入小鼠腹腔,完成腹腔注射麻醉處理后固定小鼠的背部,沿著頸正中線做一個手術切口,分離右側(cè)頸總動脈、頸內(nèi)動脈、頸外動脈,結(jié)扎、電凝游離頸外動脈。頸總動脈近心端進行結(jié)扎處理,找準頸外動脈接近頸總動脈分叉位置,利用顯微動脈夾阻斷血流,使用剪刀沿著頸外動脈遠端剪一小切口,沿著小切口插入頭段用硅橡膠包裹的尼龍線(美國Docol 公司,直徑約為0.21 mm),松開動脈夾,將尼龍線緩慢推入至大腦中動脈起始端(自頸外動脈分叉處算起8~9 mm),結(jié)扎固定。手術過程中小鼠體溫保持37℃,利用多普勒血流儀監(jiān)測血流情況,梗死2 h后采用乙醚進行吸入麻醉后,緩慢拔出尼龍線,隨后電凝頸外動脈,松開頸總動脈結(jié)扎線后進行再灌。假手術組只進行血管分離,不進行其他操作。
1.2.1.2 給藥方法 ①桃紅四物湯組:桃紅四物湯組方為桃仁、當歸、紅花、遠志、川芎、丹參、白芍、天麻及陳皮各10 g,熟地黃15 g,地龍6 g,將上述藥物混合倒入砂鍋中,砂鍋中加入1000 ml 清水,開大火進行煎煮,煎煮至濃度為1 g/ml 的藥液后關火,放在溫度為4℃的冰箱中冷藏。小鼠給予1 ml/(100 g·d)桃紅四物湯灌胃,1 次/d,連續(xù)15 d。②假手術組、CIR 模型組:兩組均采用等體積蒸餾水進行灌胃,1 次/d,連續(xù)15 d。
1.2.2 指標測定方法 三組小鼠分別根據(jù)3 個時間節(jié)點[MCAO 前(手術前)及MCAO 再灌后24 h、1 周(CIR 24 h、1 周)]再分配后進行各個指標的測定,每個時間節(jié)點分配10 只小鼠。
1.2.2.1 小鼠腦血流測定方法 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測定儀測量局部腦血流,操作方法為:將光纖探頭放在小鼠顱骨上矢狀縫左側(cè)3.5 mm、冠狀縫后1 mm 位置,將其作為缺血中心區(qū),利用多普勒血流測定儀配套的固定器固定光纖探頭檢測手術前及CIR 24 h、1 周腦血流值,穩(wěn)定5 min 后開始記錄數(shù)據(jù)。
1.2.2.2 小鼠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定方法 利用Longa5分制評分標準評估三組手術前及CIR 24 h、1 周小鼠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具體標準為:小鼠未存在神經(jīng)功能缺失癥狀,可以正?;顒?評定為0 分;小鼠不能伸展對側(cè)前爪,評定為1 分;小鼠爬行時出現(xiàn)向左轉(zhuǎn)圈現(xiàn)象,視為2 分;小鼠行走時身體向偏癱側(cè)傾倒,視為3 分;小鼠不能自發(fā)行走,意識喪失,評定為4 分。分數(shù)越高,評定為小鼠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越嚴重。
1.2.2.3 小鼠腦梗死體積測定方法 利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測定小鼠腦梗死體積,詳細方法為:三組于3 個時間節(jié)點各取5 只小鼠于手術前及CIR 24 h、CIR 1 周完成腦血流值、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定測定后快速斷頭取腦,獲取腦組織后在-20℃的冰箱中速凍30 min,然后去掉嗅球、小腦和低位腦干部位,腦組織從額極向后做連續(xù)冠狀切成5 片,將腦片放入溫度為37℃的TTC 燃料中進行溫浴,溫浴時間控制在30 min。染色結(jié)果中的白色區(qū)域為梗死灶,紅色區(qū)域為正常腦組織。使用數(shù)碼相機拍照,利用圖像分析系統(tǒng)測量腦梗死面積,計算腦梗死體積占大腦總體積的百分比。
1.2.2.4 小鼠腦含水量測定方法 三組于3 個時間節(jié)點各取另外5 只小鼠于手術前及CIR 24 h、CIR1 周完成腦血流值、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測定后對小鼠進行深度麻醉處理后斷頭取腦,去掉嗅球、小腦和低位腦干,稱取大腦濕重,在溫度為105℃的環(huán)境中烘烤48 h,直至恒重為止,精確稱量干重,計算含水量。
1.3 觀察指標 比較三組腦血流值、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腦梗死體積及腦含水量,分別記錄手術前及CIR 24 h、1 周患者的腦血流值、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腦梗死體積及腦含水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多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組小鼠腦血流值比較 手術前,三組小鼠腦血流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IR 24 h、CIR 1 周,CIR 模型組、桃紅四物湯組小鼠腦血流值均低于假手術組,但桃紅四物湯組小鼠高于CIR 模型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小鼠腦血流值比較(,ml/min)

表1 三組小鼠腦血流值比較(,ml/min)
注:與假手術組比較,aP<0.05;與CIR 模型組比較,bP<0.05
2.2 三組小鼠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手術前、CIR 24 h、CIR 1 周,三組小鼠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均為0 分;CIR 24 h、CIR 1 周,假手術組小鼠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為0 分,未見神經(jīng)功能缺損。CIR 24 h、CIR 1 周,桃紅四物湯組小鼠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分別為(2.65±0.11)、(0.38±0.06)分,均低于CIR 模型組的(3.12±0.67)分、(0.98±0.23)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小鼠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分)

表2 三組小鼠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分)
注:與CIR 模型組比較,aP<0.05
2.3 三組小鼠腦梗死體積比較 手術前、CIR 24 h、CIR 1 周,三組小鼠腦梗死體積均為0;CIR 24 h、CIR 1 周,假手術組小鼠腦梗死體積均為0。CIR 24 h、CIR 1 周,桃紅四物湯組小鼠腦梗死面積分別為(20.63±1.59)%、(12.78±1.03)%,均低于CIR 模型組的(26.75±2.14)%、(16.73±1.56)%,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三組小鼠腦梗死體積比較(,%)

表3 三組小鼠腦梗死體積比較(,%)
注:與CIR 模型組比較,aP<0.05
2.4 三組小鼠腦含水量比較 手術前,假手術組、CIR 模型組、桃紅四物湯組小鼠的腦含水量分別為(76.14±3.12)%、(76.36±3.28)%、(76.72±3.49)%,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IR 24 h、CIR 1 周,桃紅四物湯組小鼠的腦含水量分別為(78.14±0.23)%、(77.85±0.11)%,假手術組分別為(80.59±1.02)%、(78.64±0.57)%,CIR 模型組分別為(76.15±0.63)%、(76.11±0.24)%,桃紅四物湯組、CIR 模型組小鼠的腦含水量高于假手術組,但桃紅四物湯組小鼠低于CIR 模型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三組小鼠腦含水量比較(,%)

表4 三組小鼠腦含水量比較(,%)
注:與假手術組比較,aP<0.05;與CIR 模型組比較,bP<0.05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在臨床較為常見,是指在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腦部組織血液供應障礙,導致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性壞死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臨床上表現(xiàn)為意識模糊、偏癱、昏迷、失語等癥狀[5,6]。溶栓、血管內(nèi)介入術是臨床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重要方案,有利于提高血管再通率,但在某些情況下缺血后再灌注并未達到使缺血組織受益的目的,反而會加重功能障礙和病情惡化,引發(fā)CIR,影響預后結(jié)局[7]。因此,如何抑制急性腦缺血再灌注中神經(jīng)損傷、改善預后結(jié)局是臨床研究的熱門課題。
由于臨床尚未完全明確急性CIR 的發(fā)病機制,故對于其側(cè)重于對癥支持、西醫(yī)藥物治療為主,但效果不理想。隨著傳統(tǒng)中醫(yī)學的發(fā)展,中醫(yī)療法成為疾病治療的重要手段,引起臨床的廣泛關注。中醫(yī)學認為急性CIR 的主要病機為瘀血阻滯,臨床治療的關鍵為養(yǎng)血活血、祛瘀生新[8]。桃紅四物湯是臨床治療腦缺血疾病的重要中藥組方,組方中的桃仁、川芎能活血祛瘀;當歸可以活血止痛、補血調(diào)經(jīng);紅花能活血通經(jīng)、散瘀止痛;遠志可以養(yǎng)心安神、祛痰止咳;丹參能祛瘀止痛、活血;白芍可以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柔肝止痛;天麻能息風止痙、祛風通絡;陳皮可以燥濕化痰、健脾開胃;熟地黃能滋陰補血;地龍可以清熱息風、止咳平喘;諸藥合用具有養(yǎng)血活血、祛瘀生新的作用[9-11]。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桃紅四物湯對血小板的聚集具有抑制作用,可有效改善微循環(huán),發(fā)揮抗氧化、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護神經(jīng)功能等作用[12]。隨著桃紅四物湯在臨床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桃紅四物湯保護神經(jīng)功能的藥理作用逐漸受到重視。本次結(jié)果顯示,CIR 24 h、CIR 1 周,桃紅四物湯組的腦血流值高于CIR 模型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IR 24 h、CIR 1 周,桃紅四物湯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低于CIR 模型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IR 24 h、CIR 1 周,桃紅四物湯組的腦梗死面積小于CIR 模型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IR 24 h、CIR 1 周,桃紅四物湯組的腦含水量低于CIR 模型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提示桃紅四物湯能增加急性CIR小鼠的腦血流值,減輕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縮小腦梗死體積。
綜上所述,桃紅四物湯在小鼠急性CIR 中效果顯著,有利于增加腦血流值,減輕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縮小腦梗死體積,減少腦含水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