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春梅,王 婧,胡業慧,呂艷燕
(1. 亳州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亳州 236800;2. 安徽中醫藥大學,安徽 合肥 230000)
芍花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Pall.)的花,命名來源于我國第一部古典詩歌總集《詩經》,常被用作離別時的贈禮[1]。芍花為中國傳統名花之一,栽培歷史悠久,與牡丹并稱“花中二絕”,自古有“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的說法。芍花是非藥用部位,是種植白芍的副產物[2],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和藥食兩用價值[3]。
早在西漢時期,芍藥就進入了中國人的食譜,成為一種珍貴的調味品。西漢辭賦家枚乘的《七發》中寫道:“熊蹯之臑,芍藥之醬”。清代《御香飄渺錄》記載:慈禧養顏益壽,常用芍藥花瓣與蛋白粉和炸薄餅食用。通過查閱資料發現,芍花可鮮食,有一定食療價值[4-6],在中國、韓國及日本應用范圍廣泛[7-8],還可以茶代飲,又能夠調節女性內分泌,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提高人體免疫力[9-11]。現代研究發現,芍花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維E[12]等,并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13],臨床上常用來治療因內分泌紊亂引起的黃褐斑、雀斑、暗瘡,還有延緩肌膚衰老的作用[14]。
但目前對芍花的研究尤其是結合其功效開發的食療產品較少。因此,在此基礎上開發一種食療芍花鮮花餅,加強芍花的開發利用,拓展用途,減少資源浪費,增加藥農收入,振興鄉村經濟。
食用芍花、面粉、糯米粉、玉米油、白砂糖、黃油。
C22-IH30E9 型電磁爐,浙江紹興蘇泊爾生活電器有限公司產品;YP30001 型電子秤,上海越平科學儀器蘇州制造有限公司產品;EA0565GC-01SE 型電烤箱,廣東美的廚房電器制造有限公司產品。

1.3.1 餡料的調制
將食用芍花清洗干凈,控干水分,加入白砂糖,與花瓣搓均勻,花瓣搓出水分并用刀切碎,加入炒至發黃的糯米粉、捏碎的黃油,混合攪拌均勻,備用。
1.3.2 水油皮的調制
將面粉和白砂糖放入盆中,加入熱水和玉米油,攪拌,用手把面團揉至圓形且表面光滑,蓋上保鮮膜,開始醒發。
1.3.3 油酥皮的調制
將玉米油、低筋面粉加入盆中混合,搓成油酥,制成球形,備用。
1.3.4 醒發
將醒發后的水油皮取出,把油酥團與水油皮面團各分成均勻的幾份,一份油酥配上一份水油皮,把水油皮搟成圓形,放上油酥,用水油皮包住,邊處捏緊,揉成團,包上保鮮膜,醒發。
1.3.5 包餡
將分好的劑子搟開,碼入餡料,虎口轉動收好口,從反面用手按壓成餅狀,刷蛋液,注意不要露餡。
1.3.6 烘烤
預熱烤箱,將玉米油均勻地刷在烤盤上,烤盤內放入成型的鮮花餅,將切碎的干芍花撒上去,烘烤一定時間。
2.1.1 芍花鮮花餅餡料配比單因素試驗
固定黃油用量、糯米粉用量、白砂糖用量,考查芍花用量(7,8,9,10,11 g) 對芍花鮮花餅餡料感官評價的影響。
固定黃油用量、芍花用量、糯米粉用量,考查白砂糖用量(10,15,20,25,30 g) 對芍花鮮花餅餡料感官評價的影響。
固定黃油用量、芍花用量、白砂糖用量,考查糯米粉用量(6,8,10,12,14 g) 對芍花鮮花餅餡料感官評價的影響。
2.1.2 芍花鮮花餅餡料配比正交試驗
分別對芍花用量、白砂糖用量、糯米粉用量進行優化,將黃油用量確定,先做單因素試驗,然后采用三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試驗,得出餡料的最優原料配比。
2.1.3 芍花鮮花餅餡料感官評定標準
利用口感、風味、色澤、組織形態等方面進行評分,參考張永清[15]對月餅棗泥餡料的研究中的評定方法,對餡料進行感官評分。
2.2.1 芍花鮮花餅制作工藝單因素試驗
將餡料配比、焙烤溫度、焙烤時間固定來考查油酥皮中玉米油用量(20,21,22,23,24 g) 對芍花鮮花餅感官評價的影響。
將餡料配比、油酥皮中玉米油用量、烘烤時間固定來考查焙烤溫度(170,175,180,185,190 ℃)對芍花鮮花餅感官評價的影響。
將餡料配比、油酥皮中玉米油用量、烘烤溫度固定考查焙烤時間(15,17,20,22,25 min) 對芍花鮮花餅感官評價的影響。
2.2.2 芍花鮮花餅正交試驗
利用口感、風味、色澤、組織形態等方面進行評分,參考張永清[15]對月餅棗泥餡料的研究中的評定方法,對餡料進行感官評分。
2.2.3 芍花鮮花餅感官評價標準
利用口感與滋味、色澤、起酥與結構、形態等方面進行評分,參考馬德娟等人[16]對玫瑰鮮花酥餅的研究的評價方法,對芍花鮮花餅進行感官評分。
芍花鮮花餅餡料感官評分標準見表1,芍花鮮花餅感官評分標準見表2。

表1 芍花鮮花餅餡料感官評分標準

表2 芍花鮮花餅感官評分標準
3.1.1 餡料感官品質受芍花用量的影響
芍花用量對感官品質的影響見圖1。

圖1 芍花用量對感官品質的影響
由圖1 可知,當芍花用量為7 g 時,無法突出餡料中芍花的顏色和味道。隨著芍花用量的增加,餡料中芍花顏色漸漸明顯,芍花香味突出。當用量為9 g時,其口感最優。當用量高于9 g 時,芍花苦味逐漸突出,影響口感。因此,當用量為9 g 時,餡料感官品質最佳。
3.1.2 白砂糖用量對餡料感官品質的影響
白砂糖用量對感官品質的影響見圖2。

圖2 白砂糖用量對感官品質的影響
由圖2 可知,當白砂糖用量為10 g 時,無法突出餡料的甜味,口感不好。隨著白砂糖用量的增加,甜度逐漸增加,達到20 g 時,甜度剛好,其口感最優。當用量高于20 g 時,過甜,并增加餡料黏性,影響口感。因此,當用量為20 g 時,餡料感官最佳。
3.1.3 糯米粉用量對餡料感官品質的影響
糯米粉吸濕性強,可以增加餡料的黏性,又能豐富餡料整體的口感。
糯米粉用量對感官品質的影響見圖3。

圖3 糯米粉用量對感官品質的影響
由圖3 可知,當糯米粉用量為10 g 以下時,餡料濕度較大,不能較好地黏著。當用量為10 g 以上時,餡料黏性較強,出現黏牙現象,影響口感。因此,當用量為10 g 時,與餡料混合較好,黏度適中,餡料感官最佳。
3.1.4 芍花鮮花餅餡料正交試驗設計及結果
(1) 芍花鮮花餅餡料正交試驗設計。確定黃油用量,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試驗,以芍花、白砂糖和糯米粉用量作為考查對象,優選出餡料的最佳原料配比。
芍花鮮花餅餡料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設計見表3。

表3 芍花鮮花餅餡料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設計/g
(2) 芍花鮮花餅餡料配比正交試驗結果與分析。
芍花鮮花餅餡料正交試驗結果見表4。

表4 芍花鮮花餅餡料正交試驗結果
由表4 可知,K值為在某一個水平下對應因素的試驗結果之和,K為K對應的平均數,R為極差。對正交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以上3 個因素對感官影響程度如下:RC>RA>RB,即白砂糖用量(C) >芍花用量(A) >糯米粉用量(B),即對感官評價最大的影響因素是白砂糖用量,其次是芍花用量和糯米粉用量。通過試驗得出的最佳工藝組合為A2B3C2,即芍花用量9 g,糯米粉用量12 g,白砂糖用量20 g。
由于正交表格中的最佳試驗(感官評分最高者)與該正交試驗得出的結果與不一致。因此,再做一個驗證試驗是有必要的。驗證試驗如下:相同條件下做A2B1C2和A2B3C2的對比試驗,得到A2B1C2感官平均得分為74.7 分,而A2B3C2平均得分為80 分,由此得出,最佳組合為A2B3C2,即最佳餡料配比為芍花9 g,糯米粉12 g,白砂糖20 g。
3.2.1 玉米油用量對芍花鮮花餅感官品質的影響
將玉米油添加到油酥皮中可以幫助餅皮起酥,同時又能增加脆香的口感,是油酥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
玉米油用量對感官品質的影響見圖4。

圖4 玉米油用量對感官品質的影響
由圖4 可知,當玉米油用量小于22 g 時,油酥不易成型,香味不足,面團不易成型,影響口感;玉米油用量增加到為22 g 時,其外形與口感最優;當超過22 g 時,酥性增大,易碎。因此,要使餡料感官性狀達到最佳,玉米油用量選為22 g。
3.2.2 烘烤溫度對芍花鮮花餅感官品質的影響
烘烤溫度對感官品質的影響見圖5。

圖5 烘烤溫度對感官品質的影響
由圖5 可知,當烘烤溫度在180 ℃以下時,鮮花餅顏色泛白,不金黃,有半熟現象,餡料苦澀,口感不佳;當溫度為180 ℃時,外形與口感最好;溫度超過180 ℃,會使餅皮干裂,有焦煳現象出現。由此,烘烤溫度為180 ℃是最優條件。
3.2.3 烘烤時間對芍花鮮花餅感官品質的影響
烘烤時間對感官品質的影響見圖6。

圖6 烘烤時間對感官品質的影響
由圖6 可知,當烘烤時間為20 min 以下時,餡料顏色暗,不熟,餅皮顏色顯白,不成酥,口感差,當烘烤時間增加到20 min 以上時,餅皮太酥,易酥,還出現焦煳味,影響口感。因此,烘烤時間20 min是最佳的。
3.2.4 芍花鮮花餅制作工藝正交試驗及結果
(1) 芍花鮮花餅制作工藝的正交試驗設計。以玉米油用量、烘烤溫度、烘烤時間作為考查對象,使用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試驗,來優選制作芍花鮮花餅的最好工藝條件。
芍花鮮花餅制作工藝的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設計見表5。

表5 芍花鮮花餅制作工藝的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設計
(2) 芍花鮮花餅正交試驗結果分析。
芍花鮮花餅正交試驗結果見表6。

表6 芍花鮮花餅正交試驗結果
通過分析正交試驗結果,比較上述試驗中A'、B'、C'三因素中R'的大小,可以看出R'B>R'A>R'C,即B'>A'>C'。因此,A'因素為對感官評價影響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B'因素和C'因素。最優水平組合為A'2B'3C'2,即最佳工藝條件為烘烤時間20 min,玉米油用量23 g,焙烤溫度180 ℃。
由于正交試驗中,感官評分最高者的工藝條件與優選出的最佳工藝條件不一致。因此,進行兩者的驗證試驗很有必要。即相同條件下做A'2B'3C'1和A'2B'3C'2的對比試驗。對比兩者的感官評分,A'2B'3C'1的平均得分為79 分,而A'2B'3C'2的平均得分為82 分。由此得出,烘烤時間20 min,油酥皮中玉米油用量23 g,焙烤溫度180 ℃是芍花鮮花餅的最佳制作工藝。
試驗以感官評價為標準,參考劉濤等人[17]試驗方法,得出芍花鮮花餅優化后的最佳餡料配比為芍花9 g,白砂糖20 g,糯米粉12 g;最佳制作工藝條件為油酥皮中的玉米油23 g,烘烤時間20 min,烘烤溫度180 ℃。此工藝下制作的芍花鮮花餅口感良好,芍花清香,餅皮酥香有層次,外形圓整,口感軟糯,甜度適中。
據市場分析,現在市面上很少有芍花食療制品,因此芍花鮮花餅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配方為基礎組成,后續研究可加入其他輔料,增加功效,改變口感。通過研究亳州芍花鮮花餅的制作與工藝優化,有助于充分利用當地白芍資源,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民收入,有利于發揚亳藥文化,深挖亳藥經濟,依托亳白芍產業帶動亳州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