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倩 喬 昀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檢驗科,上海 200021)
棒狀桿菌屬有81個菌種和亞種,除白喉棒狀桿菌外,多為人類皮膚的正常菌群。肉芽腫性乳腺炎是一種少見的乳腺良性肉芽腫性病變,常發現于經產育齡期女性[1]。有研究結果顯示,棒狀桿菌感染可能與肉芽腫性乳腺炎的發病機制密切相關[2]。本研究報道1例由克羅彭施特棒狀桿菌引起的肉芽腫性乳腺炎病例,以提高臨床和微生物實驗室對棒狀桿菌引起的此類感染的認識。
患者,女,37歲。入院時查體:雙乳不對稱,右乳較左乳大,乳頭、乳暈處可觸及1個12 cm×10 cm的腫塊,質地偏硬,邊界不清,活動度差,壓痛(+),皮粘(+)。
血常規:白細胞計數11.66×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83.50%↑,淋巴細胞百分比10.50%↓,C反應蛋白10.68 mg/L↑,紅細胞4.40×1012/L,血紅蛋白132.0 g/L,血小板261×109/L,葡萄糖8.9 mmol/L↑,糖化血清白蛋白15.5%。尿常規:細菌(尿沉渣)73.00/μL↑,肝腎功能、血脂、電解質、傳染病4項、糞便常規、性激素6項檢查均無異常。術中開創膿液細菌培養:48 h 無細菌生長,72 h可見革蘭陽性桿菌生長。
右乳暈后內側導管擴張伴明顯強化影,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breast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3類(炎性伴多發小膿腫形成),右腋下淋巴結增大。雙側乳腺纖維囊性病變,BI-RADS 2類。
西醫診斷:(右乳)肉芽腫性乳腺炎。中醫診斷:粉刺性乳癰病,肝胃郁熱證。
患者行右乳乳頭整形術+右乳象限切除術+右乳癰擴創術,術中見右乳外上乳暈邊緣皮下層和腺體層分別可及膿腔,乳頭乳暈后方導管擴張,導管內有大量黃色脂質樣分泌物。取膿腔分泌物置無菌管中,立即送檢微生物培養。
高脂血平板的配制:在5%羊血平板中加入100 μL吐溫-80,用無菌棉簽涂抹均勻,室溫放置1 min,使吐溫-80完全滲入血平板中。高脂血平板新鮮配制后盡快使用。所有操作在生物安全柜內進行。對高脂血平板進行無菌對照實驗。
將術中采集的膿性分泌物標本分別接種于血平板、麥康凱平板(上海伊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新鮮配制的高脂血平板,35 ℃ 5%CO2環境培養48 h,血平板、麥康凱平板無細菌生長,高脂血平板可見較小、圓形、灰白色菌落。培養72 h麥康凱無細菌生長,血平板可見較小、圓形、灰白色菌落,高脂血平板菌落較培養48 h時略大,菌落數量明顯多于血平板。革蘭染色鏡檢均為革蘭陽性棒狀桿菌,觸酶試驗陽性。血平板、高脂血平板菌落形態和鏡下形態見圖1。
圖1 不同培養基菌落形態和革蘭染色鏡檢
采用BRUKER microflex全自動微生物質譜檢測系統(美國BD公司)對培養的純菌落進行菌種鑒定,結果顯示為克羅彭施特棒狀桿菌,分類結果報告分值>2.0(綠色),一致性分類為 A。
目前尚無親脂性棒狀桿菌(克羅彭施特棒狀桿菌)明確的判斷折點。本例患者手術后使用頭孢替安抗感染治療3 d后,白細胞計數6.30×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63.20%,創面內肉芽生長良好,表面少量膿性分泌物,血平板和高脂血平板培養72 h未見細菌生長。
棒狀桿菌是一大群需氧、無芽孢、形態不規則、抗酸染色陰性的革蘭陽性桿菌,涉及十余個菌屬,但只有棒狀桿菌屬細菌形態呈典型棒狀。棒狀桿菌屬菌種為革蘭陽性直或微彎曲桿菌,菌體不分枝、2邊不平行,細胞革蘭染色通常均勻、無抗酸性、無莢膜,觸酶陽性。棒狀桿菌是人類皮膚和黏膜的正常菌群,但也會引起傷口感染、菌血癥、尿路感染等。與醫學相關的棒狀桿菌主要有白喉棒狀桿菌、杰克棒狀桿菌、紋帶棒狀桿菌、假結核棒狀桿菌、潰瘍棒狀桿菌等,通常表現為多重耐藥,首選抗菌藥物為青霉素、萬古霉素、慶大霉素、紅霉素、頭孢菌素等[3]。棒狀桿菌可在5%羊血平板上良好生長,但嗜脂性棒狀桿菌在5%羊血平板生長緩慢,麥康凱平板不生長,需在血平板中加入0.1%~1.0%的吐溫-80才能促進細菌生長[1]。克羅彭施特棒狀桿菌是嗜脂性棒狀桿菌,我國相關病例報道較少。本例患者術中膿腔分泌物細菌培養結果顯示,在高脂血平板上生長情況明顯優于普通羊血平板,與陳惠嫻等[3-4]的研究結果相符。本例患者使用頭孢替安抗感染治療,預后良好。肉芽腫性乳腺炎是一種少見的乳腺良性肉芽腫性病變,發病初期表現為乳房腫塊,與乳腺癌的癥狀相似,很容易與之混淆,需行病理穿刺活檢明確診斷。臨床上以突發乳腺腫塊、膿腫形成、繼發竇道和潰瘍等為特征,是一類非哺乳期難治性乳腺炎癥,常反復發作或經久難愈[5]。有學者認為該病與服用避孕藥、棒狀桿菌感染、乳汁所致的免疫反應和超敏反應、自身免疫和高泌乳素血癥密切相關,近年來發病率不斷增高[6]。明確肉芽腫性乳腺炎的病因對于進一步治療至關重要,克羅彭施特棒狀桿菌等親脂性棒狀桿菌易在脂肪豐富的乳腺組織中生長,但在體外培養比普通棒狀桿菌營養要求更高,培養時間長,普通羊血瓊脂培養常常會造成培養結果陰性。延長培養時間,采用高脂血平板可以大大提高棒狀桿菌,特別是親脂棒狀桿菌的檢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