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神”,是漫威電影迷心中的超級英雄,是電影《復仇者聯盟》中絕對力量的象征。2022年12月23日,一家名為“雷神”的科技公司在北交所敲鐘上市,資本市場也正式迎來了“電競裝備第一股”。
從推出第一款游戲本到填補北交所在高性能電競裝備行業領域的空白,自青島走出的“雷神科技”走過了不平凡的九年。九年里,它推出的諸多產品就如現實世界的“雷神之錘”,成為不少電競玩家眼中的“絕對力量”,“雷神科技”也成為了電競行業的風向標,成就了一段成功的“創客”神話。
占先機 贏市場
“創客”的故事要靠“人”來書寫。
路凱林,雷神科技董事長、創始人之一。2004年,大學畢業后的路凱林以管培生身份加入海爾集團,第一份工作是作為直銷員在海爾電腦門店站柜,實習半年。至創立雷神科技之前,路凱林曾經連續任職9個跨城市、跨部門的不同崗位,成績亮眼。
2013年是路凱林眼中的變革之年,亦是成就之年。彼時,在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沖擊下,傳統筆記本電腦市場進入寒冬。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游戲本銷量逐漸上升,市場快速增長。機不可失,時任海爾電腦筆記本事業部總經理的路凱林精準捕捉到了這一信息,以杰出的市場敏銳度抓住“游戲本”這一細分市場,于2013年底“下海”,雷神科技發布的首款游戲本就創造了銷售收入250萬元的佳績。然而,這只是紀錄的開始。在2014年7月之前,從“發售”到“售罄”,尚需以時或分為單位來計算,但雷神911的上市創造了雷神科技首個“秒空”——首批500臺1秒售罄、第二批3000臺10秒售罄。
有如此成績絕非偶然。作為海爾集團“人單合一”模式下投資孵化的首家創客公司,路凱林說自己是在“有根創業”,“創業前期的資金、管理經驗、物流供應鏈,海爾都能予以便利”。但僅有平臺還不夠,“游戲本的研發投入是非常大的,當初,僅是開模費就要150萬美金”,在游戲PC市場尚處于試錯階段的2013年,“即便我們有資金,也難以找到研發團隊和合作對象”。但憑借著對PC市場的了解和對用戶需求的理解,路凱林帶領雷神團隊通過網絡數據收集、行業調研、用戶深入交互等方式,總結發現了13個游戲本痛點,并通過整合上下游資源逐一攻克解決。
如今,雷神科技雖已“跑贏”消費電子行業且成績斐然,但面對更迭不斷的市場,路凱林眉眼之中透露出的“穩健”代表了他的態度:“依然要嚴防謹防對市場做出錯誤判斷,有目標,更要重策略。”
深交互 強跨界
從創業初期的“我的裝備我做主”,到現在的“和用戶交朋友”,粉絲交互是雷神科技的重要特色,也是其發展的助推劑。作為產品的開發理念,“無交互不開發,無公測不上市”更是雷神科技奉行多年的“鐵律”。
路凱林直言,自己并非狂熱的游戲玩家,卻也熱衷于與“雷粉”們打成一片。因為“無論是在軟件開發,還是在硬件配備,圍繞用戶需求來開展業務才能降低我們犯錯的概率”。路凱林和團隊會花大量的時間和人力進行用戶需求調查,“一種是線上捕捉,另一種就是大量開展線下粉絲會”。邀粉絲一起去三亞潛水,一起去北京開直升機,一起去敦煌戈壁灘沙漠探險……“疫情之前,我們一年的線下粉絲會就有四五十場,和用戶成為朋友,就是把消費者變成同行者。”在不斷的探索之中,“除機械鍵盤、鼠標、耳機外,電競路由器、游戲手柄等電競外設產品也獲得了‘雷粉們的一致好評”。
用年輕的思維與團隊解決年輕用戶的需求。在雷神科技,“95后”員工占大多數,玩轉跨界聯名,他們很是在行。2016年,首屆ACL全國高校電競精英賽由雷神科技發起,“為的就是與用戶零距離”。ACL被路凱林笑稱是電競賽事中的“星光大道”,是真正的“平民賽事”。“我們的用戶群體百分之八十左右都是學生,我們的賽事就一定要聚焦學生。疫情之前,每年的比賽會覆蓋全國一百多座城市、五百多所高校,戰隊最多的時候甚至超過五千支。”
在與年輕用戶的“強交互”中,雷神科技做了很多嘗試。其中,與生態伙伴攜手共創,“跨界”電競酒店,被認為是雷神科技豐富電競生態布局的重要一步,“雷神競界電競酒店”也會在未來持續落地。“最近,雷神探索與整家定制的家居公司合作,希望我們的全場景電競房可以一鍵復制到每一個有需要的家庭。”產品上,雷神科技與變形金剛大黃蜂IP聯動發布的雷神ZERO系列一經上市,再次取得了1秒售罄的好成績。
解爭議 促發展
如果是在二十年前,“電競入亞”會是不少人眼中的天方夜譚。即便國家體育總局在2003年就將“電子競技”這一概念列為了中國第99項體育項目,但關于電競的爭議始終未斷。
只不過,如今這一爭議,已漸漸失去意義。從2018年的雅加達亞運會王者榮耀和英雄聯盟作為表演示范項目首次亮相,且兩支中國團隊雙雙斬獲金牌開始,到已進入倒計時的杭州亞運會正式將電子競技入選正式比賽項目,再到國際奧委會開始考慮電競入奧的可能性。可以說,電子競技已經掌握了國字號的、乃至世界范圍的競技體育邀請函和通行證。面對即將到來的杭州亞運會,路凱林信心滿滿:“七款游戲,七項賽事,期待中國隊可以拿到3到4枚金牌。”
在路凱林看來,想要掌握市場,就要充分了解行業動向。2018年,人民網涉足電競行業,“人民電競”上線;2023年3月31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宣布成立國家電子競技發展研究院。“傳統主流媒體對電子競技行業的認可,將進一步引導廣大民眾正面看待電子競技的價值,也有望促進整個電子競技行業的進一步發展。”目前,“國內已有五所高校設立了電競的本科專業,這就為電競行業的未來儲備了人才、奠定了基礎”。
但即便如此,誤解和爭議是客觀存在的。面對爭議,路凱林更愿意把“電競”當做一種大眾普遍接受的社交語言,也在為大眾傳遞“‘只會打游戲是深入不到電競行業中”的理念。就像他一直在做的,以科技創新賦能電競全場景硬件產品線,再將硬件板塊與生態板塊相互打通,讓“雷神科技”能完美適配到每一個有關電競的消費“新場景”。
2022年9月,青島藍谷國際電競產業園項目主體結構封頂,并計劃于今年開園。“這座山東首個電競產業園不僅擁有專業級、國際領先的電子競技場館,還將是一座融合多種電競相關業態的服務綜合體。”時光退回到九年前,當初為何冒險地將“游戲本”作為深耕方向,路凱林與雷神科技所不敢給出的答案,是九年后的電子競技,是足以撬動未來,也足以引爆千億級流量的新興市場。
(未署名圖片由雷神科技提供)
(編輯/李瀟雨? ? 設計/牟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