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燕
在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日益發達的今天,投影、電子白板、多媒體等先進技術相繼進入課堂,成為重要的課堂輔助教學工具。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教學模式單一,所以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而現代教育技術可以豐富課堂教學資源,拓展課堂教學途徑,為音樂教學奠定基礎,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發揮互聯網的優勢,豐富音樂教學資源
隨著時代的進步,音樂中出現了很多的新鮮元素,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傳統音樂方面的學習,還要適當融入積極向上的、新鮮的音樂元素,提高學習內容的趣味性和生動性,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學生的視野,打造高質量的音樂教學課堂?;ヂ摼W的發展實現了信息數據的豐富多樣,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了海量的數據資源。對于音樂欣賞課而言,互聯網也是一座音樂寶庫,其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在任何場合只要連接到互聯網我們就可以全天候獲得豐富的音樂資源,欣賞需要的音樂作品。例如,為了提高音樂欣賞課的效果,我們要發揮互聯網音樂資源豐富性和多樣性的優勢,將書本教材和網絡資源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和視覺,引導學生充分釋放自己的審美個性,從而激發學生音樂欣賞的熱情和積極性。再如,在學習“動畫城”的時候,課前為學生從互聯網下載并設計了一個短片,讓學生觀看各種動畫片,學習動畫片中體現出來的精神,比如《熊出沒》,向熊大、熊二學習,保護森林環境,保護生活的家園;再比如《金剛葫蘆娃》,向葫蘆兄弟學習,團結合作,不畏困難。這樣的教學資源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生動教學情境
用多媒體輔助音樂教學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助于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熱愛之情。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也是對情感的表露,在演唱或欣賞的過程中,首先必須理解音樂內容,否則無法達到美育的目的。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音樂所要表現的意境直觀呈現出來,讓學生對音樂形象產生一目了然的感受。一般來說,在沒有歌詞的情況下,要想讓學生理解音樂形象是非常困難的,而多媒體則可以將抽象的音樂形象具體化,從而達到理想的輔助教學效果。此外,多媒體技術具有形象生動、直觀逼真的特點,符合學生的個性特征和性格特點,能夠為學生帶來逼真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音樂的世界里暢游。例如,在學習《小樂隊》內容的時候,為學生設計了一個短片,為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講述這個單元要學習的內容,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在學習過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建一個小樂隊,每個成員選擇一種樂器,比如小提琴、圓號、大號、小號、長笛等等,然后再組建另一個小樂隊,這個樂隊以民樂為主,選擇的樂器也是傳統樂器,比如,笛子、琵琶、嗩吶、二胡等等,通過兩個樂隊的比較,我們可以分辨出東西方樂器的特點,幫助學生把握各種樂器的音色和音調。再如,在欣賞《藍色多瑙河》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一邊播放優美的旋律,一邊播放多瑙河沿岸的美麗風景,將畫面與音樂完美融合在一起,使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深刻感受音樂的美妙意境。
三、發揮教育技術優勢,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以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攻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但效果卻往往不盡人意,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很難形成深刻的記憶,學習效率不高。電子白板可以增強聽覺和視覺效果,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悟,形成自己的理解,具象化的內容更容易吸引學生注意力,喚醒學生的求知欲,從而突破教學中的難點,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學習音準,電子白板可以用圖片表示“音”,不同的圖片就表示不同的“音”,圖片多了就可以豐富視覺效果,將圖片和音樂的“音”相結合開展聽音練習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清歌曲中出現的不同的“音”,突破教學的難點,提高教學效率。另外,和傳統教學手段相比,信息技術具有明顯的優勢,比如,可以演示模擬一些復雜的過程,根據需要調整演示的速度和畫面大小,從而幫助學生理解難點知識,達到突破教學難點的目的。比如,教師可以利用不同的叫聲來代替高聲部和低聲部,加入一些動感的畫面,給學生帶來多種感官的刺激,激發學生合唱的熱情和興趣。比如在合唱時,男生不能模仿女聲,而女生也無法模擬男聲,這就容易導致示范無法順利進行。而利用多媒體技術,則可以輕松解決以上問題,教師可以將抽象難懂的樂理知識制作成形象有趣的flash 動畫,讓學生在欣賞動畫的同時深入了解樂理知識。此外,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中的音樂軟件,將學生的演唱錄制下來,然后借助錄音回放,讓學生與其他學生的演唱或原版進行對比,判斷自身歌唱的優點和不足之處,找出問題并加以改正,這樣才能真正加深學生印象,全面提高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發揮互聯網的優勢,豐富音樂教學資源,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生動教學情境,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作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從而更好地鍛煉和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和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