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婕 鐘麟 高寬翔


摘要:輸液是常見的治療方式,靜脈輸液的監控常采用人工目測,但由于輸液滴注速度受多種因素影響,難以保持恒定速度,經常出現時快時慢,導致出現停止滴注甚至回血的情況。輸液完成時,如未及時更換輸液或拔出針頭,輕則影響療效,重則發生嚴重的醫療事故。因此,改進和優化輸液監測與報警系統,并且要求結構簡單,能實現自動化是目前亟須解決的重要技術問題。文章基于MQTT設計的智能輸液系統,由上位機和下位機共同構成,能夠實時檢測輸液進度并在上位機顯示,通過上位機控制下位機輸液速度和警報,上位機實時更新患者和藥品信息并存儲。系統可實現更科學、高效的輸液管理,協助醫護人員創造更好的醫療環境,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和實用價值。
關鍵詞:非接觸;報警;靜脈輸液
中圖分類號:TP319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臨床最重要的治療方式之一就是靜脈輸液,靜脈輸液工作時間占據了護士每天工作時間的75%以上。但因滴速異常和換液不及時等問題也使輸液治療為人們所詬病,液體滴速異常不僅影響藥效,還引發藥物不良反應。因此,需要對輸液進行更加科學系統的檢測與管理,本文設計的智能輸液系統能夠實時檢測輸液進度,遠程控制輸液速度,在輸液即將完成時進行示警,并將病患信息及時更新到文件中,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整套設備的成本較低,易于遷移,具有較為廣泛的市場前景。
1 系統硬件設計
1.1 主控模塊
主控模塊選用的處理芯片是ESP8266,其核心是AT指令集與MQTT協議,該核心的功能較為強大,不僅能夠作為一個單獨模塊進行開發設計,獨立應用[1],還可以作為WiFi模塊使用,具有天線開關、射頻balun、功率放大器、低噪聲放大器、濾波器和電源管理模塊。在本設計中,此芯片主要負責接收PC端信息,從而控制電機的旋轉角度,實現對輸液速度的控制。其功能原理如圖1所示。
1.2 液位檢測模塊
選用XH-M208非接觸式液位感應器完成液位檢測工作,該液位傳感器的原理是通過改變電容的大小來表示液面是否高于/低于該檢測位,包括一個高頻振蕩器,由兩個金屬電極構成其傳感表面。一旦物體靠近感應表面,它就會移動到電極的靜電場中并改變振蕩器的電容。因此,一旦達到一定幅度,振蕩器電路將開始振蕩并改變傳感器的輸出條件;一旦目標遠離電容傳感器,振蕩器的振幅就會減小,從而將電容傳感器切換回原始位置,最終實現非接觸的液位檢測[2]。
1.3 流速控制模塊
選用當前技術相對成熟的MG995伺服電機組成控制模塊,通過程序設定的固定輸液速度,在上位機端發布指令調節伺服電機的角度,配合3D打印模型對輸液管進行一定程度的夾持;通過軟件設置不同脈沖的步進度數,實現對輸液速度的精準控制。
1.4 報警模塊
ZK-3A是可孚公司生產的一款輸液報警裝置,比傳統輸液報警裝置體積更小,且移植性好,只需夾持在輸液管上即可使用。使用過程中,當輸液完成時蜂鳴器報警,分貝達85 dB,且紅燈閃爍,可夜間使用,分貝適中,既可做到提醒,又不會打擾到其他病人的正常休息,待機時間長,符合本系統的設計需求。
1.5 WiFi模塊
ESP8266是一款超低功耗的UART WiFi透傳模塊,可將用戶的物理設備連接到WiFi 無線網絡上,進行互聯網或局域網通信,實現聯網功能。ESP8266模塊成本低、使用簡便、功能強大,通過串口AT指令與單片機通信,實現串口透傳,不同協議之間的轉換(如串口到WiFi、藍牙等)由模塊完成,應用在本系統中完成信號的傳輸工作。
2 系統軟件設計
2.1 系統軟件流程
程序設計分為界面設計、通信協議、上位機程序3個部分。其中,MQTT協議通信距離可達幾百米,能夠及時將輸液信息通知醫護人員[3]。本系統程序設計使用兩塊ESP8266模塊獨立運作,一塊用于采集液位信息并通過WiFi上傳至群組,另一塊用于讀取群組信息,從而實現兩塊獨立ESP8266的信息互通。軟件流程如圖2所示。
2.2 上位機設計
本系統使用純Python圖形GUI庫進行顯示模塊的設計。使用序列號來對病人信息進行區分,避免程序在數據讀取時出現誤讀的情況。上位機顯示界面中包括病人信息、處方編號、負責醫生等信息,通過讀取特定的信息表格內容更新上位機的顯示,在此信息表格中可以進行病患信息的更改。為使輸液速度可視化,本系統在界面的上部設置一個流速控制條形框顯示流速[4]。綜合考慮各種特殊情況,對輸液的流速控制可手動設置為0,流速控制條下方的輸液進度顯示輸液完成度[5]。上位機界面如圖3所示,具體功能如下。
(1)流速控制條有5種模式,分別是停止、低速、中速、高速和全速,當輸液即將完成時,上位機自動控制下位機停止輸液。
(2)輸液進度欄顯示當前的輸液進度,當輸液完成時,顯示輸液完成。
(3)具體信息欄分為病人基本信息和醫院附加信息,兩欄分開顯示。
(4)關閉報警按鈕控制的是報警器的狀態,可遠程關閉警報。
2.3 數據存儲
為了能隨時查看病人的輸液信息,本系統設計了信息存儲文件夾,該文件夾內包含系統的主程序、界面程序、硬件程序和病人信息表格。其中,以news命名的Excel文件存儲的是病人的基本信息,醫生可以在文件中錄入或修正患者信息,保存后可以在上位機中完成信息的更新與顯示。以record命名的Excel文件中記錄了病人輸液的起止時間,由Python程序創建,每次輸液完成后,文件自動更新輸液開始和結束的時間,以供醫護人員隨時查詢。
3 結語
當前,國內智慧醫療每年實際投入資金僅占醫院總收入的0.3%~0.5%,發達國家普遍達到3%~5%,國內智慧醫療市場仍有提升空間。本文設計的系統能夠實現更加科學、高效的輸液管理,可以協助醫護人員打造更好的醫療環境。相信智慧輸液設備也將在醫院得到廣泛應用,萬物互聯這一想法也將隨之落地。
參考文獻
[1]于向英,王永珍,孫孝紅.新型彈簧輸液報警器的研制與應用[J].實用護理雜志,2003(12):26.
[2]王輝,謝欣葦,劉正躍,等.156所綜合性醫院住院患者靜脈輸液指標的綜合分析[J].藥學實踐雜志,2017(6):573-576.
[3]陳晉濤.淺析外周靜脈留置針堵管的原因及護理措施[J].基層醫學論壇,2015(S1):125-126.
[4]冉瓊,張成貴,唐佳玉,等.護士、醫生與臨床藥師合作處理靜脈輸液相關藥患糾紛的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13(3):228-230.
[5]王小敏,譚喜瑩.374份靜脈滴注藥品說明書中滴速、輸液器具及配置時限項標注情況分析[J].中國藥業,2021(13):19-22.
(編輯 沈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