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關工委
他白手起家,他熱心公益,樂善好施,各類公益善款他捐出了一點五個億。他帶領企業與中國高鐵一同飛馳。他實業報國,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一根扁擔挑出了一個價值超百億的交通內裝王國。


捐助困難員工

為南塘橋小學捐款10萬

為“教育提升光彩行動”捐款500萬

為尼勒克縣博愛小學捐款50萬

接待到今創研學的陽光社區學生
“民營企業要義利兼顧,回報桑梓。教育上去了,國家才能真正強大起來。”今創集團董事長俞金坤登上主席臺飽含深情地說。2015年4月25日,在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遙觀鎮“教育提升光彩行動”啟動儀式的現場,俞金坤捐了500萬元。
對家鄉下一代教育的支持,俞金坤從不吝嗇。
繼“教育提升光彩行動”捐款500 萬元后,他又出資200 萬元,設立了“今創教育獎勵基金”,用每年的基金收益表彰獎勵全鎮優質學校和優秀師生。這是遙觀鎮首個民營企業冠名的教育基金。
除了市、區光彩基金外,2014 年,俞金坤向新疆尼勒克縣捐贈50 萬元援建了今創博愛小學;2015 年,響應區里“武進光彩新疆行”的倡議,他又捐資50 萬元用于愛心新疆行光彩基金。
南塘橋小學是俞金坤的母校。2015 年,他主動與學校聯系,聯合舉辦了“提升內涵 提高質量”校企聯合教育活動。活動中,他不僅向母校捐贈了10萬元教育基金,還為所有學生送上了新書包和文具。除了支持母校,俞金坤還出資幾十萬元支持遙觀小學、宋劍湖小學的學校建設。
這些年,在俞金坤主導下,公司用于社會公益事業的資金已經超過了1.5 億元,其中大部分都捐獻給了教育事業。
“我們企業正因為靠了黨的政策,得到了社會的關心支持,才能發展得這么快,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當黨和政府、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義不容辭地擔起責任,毫不吝嗇地為社會作貢獻。”這是俞金坤對自己慈善初心的闡釋。
了解他帶領今創集團所走過的35 年發展史后,就會發現他所說并非虛言。
1943 年出生的俞金坤從不怕吃苦。年輕時,他罱過河泥、搖船送過瓦坯。1988 年,俞金坤白手起家,握著借來的8 萬元錢,在兩間種子倉庫里,創辦了武進劍湖五金塑料廠,開始跨入軌道交通客車車輛配套產品制造行業。最初的產品,是綠皮火車上小小的衣帽鉤、窗簾鉤。
那時,俞金坤既是廠長,又是供銷員,還是送貨工。一個月里他有20 天在外跑市場、送貨,最遠要坐40 個小時的火車到長春推銷產品。舍不得多花幾塊錢買張臥鋪票,他不知在火車座位下面睡了多少次。滾滾向前的車輪聲里,俞金坤暗下決心:一定要在中國火車上站穩腳跟。南京、青島、唐山……靠著肩挑背扛的點滴積累,他挺過了艱苦的創業期。
真正讓今創集團產品“零缺陷”的金字招牌立起來的,是俞金坤親手砸掉一千多萬的驚人之舉。
2002 年,廣州地鐵2 號線開工建設,整車來自于國際制造業巨頭龐巴迪公司。今創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內飾供應商,承接了其中一千多萬元的內飾訂單。然而,因為一些細微瑕疵,產品最終沒有通過龐巴迪的驗收。
沉默的俞金坤走到車間中央,舉起錘子,含淚砸爛了這批產品。“是我們的責任,就要全力承擔,交給客戶的必須是‘零缺陷’的產品,我宣布,這一千多萬全部報廢!但我相信,以后我們會有更多的一千萬!”此后,每天早上開工前,俞金坤就爬上卡車的車廂,給全體員工上“質量課”“誠信課”,一點點將對產品、對質量的敬畏之心灌輸到每一個員工心里。
“零缺陷”,成為今創最具分量的“世界通行證”。今創集團與中國中車集團、龐巴迪、阿爾斯通等跨國企業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成為國內外規模最大、品種最多、技術先進的軌道交通裝備基地。
2004 年1 月,國務院審議通過了《鐵路中長期發展規劃》,中國高鐵項目箭在弦上、蓄勢待發。俞金坤和團隊夜以繼日,從20000 多張圖紙中按圖索驥,提前完成了“和諧號”的配套交付。
以高鐵上的塞拉門為例,塞拉門是乘客進出高鐵動車的電動門,對于工藝精度有非常高的要求,在“和諧號”上,塞拉門的技術為國外引進。早在2012 年,俞金坤就成立研發小組進行技術儲備,通過5 年的研發,終于將中國標準的塞拉門成功運用到“復興號”標準動車組上。
“復興號”技術攻關的緊要關頭,恰逢春節。大年三十的晚上,俞金坤和團隊一起奮戰到凌晨3點,大年初一早上8 點,又坐在了研發部里。為讓車廂的客室中頂板減重1 公斤,俞金坤顧不得算“經濟賬”,堅持重新研發、多次開模,投入上千萬元,最終實現了輕量化。
截至目前,今創已為動車組交付了上萬節車廂。提供的產品包括:車外塞拉門、外端門、車下鋁蜂窩地板、車內盥洗室模塊、客室中頂板、中頂主風道、客室行李架等。通俗來說,乘坐中國高鐵時,乘客們眼睛所能看到的車廂內裝產品幾乎都是今創制造。
俞金坤說:“企業小的時候,是個人的;企業做大了,就屬于國家和社會。”他一直是一個情系家園的“公益人”。2008 年,為遙觀鎮“千企聯百村,共建新農村”活動捐贈1000 萬元;2012 年,向區慈善總會捐款301 萬元……
在企業發展中,俞金坤十分重視和關愛員工,特別是青年員工的工作和生活。在員工中,他的手機號碼是公開的,有任何的困難和問題都可以隨時打電話找到他。他為外地職工子女解決上學問題,資助困難職工子女讀書,為患病青年職工籌集醫療費。俞金坤說:“我把大家招進來,就要對大家負責,幸福的路上不能讓任何一個人掉隊。”
退休之后,俞金坤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對青少年的教育、關愛工作中。他為常州青年企業家以及江蘇理工學院、常州機電學院、常州大學、遙觀小學、宋劍湖小學、金壇西城實驗小學等學校的老師和學生講課。激勵學生和老師們努力學習、鼓勵成才,為國家發展積極作為;鼓勵未來的青年企業家們積極創新創業,為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他還特別關心母校南塘橋小學的發展。為了促進學校的校風建設,他把全校學生老師請到公司大會場開會,此次大會也是當時武進區首次舉辦的大型校企教育活動。700 余人,俞金坤用十幾輛大巴車把學校全部人員接到會場。他親自上臺,講述學校不良風氣的弊端,苦口婆心教育勸導全體師生。通過他的真心付出,學校的校風有了巨大轉變。
近年來,俞金坤每年都會在公司組織與青少年健康成長相關的講座,講座主題關于“親子關系”“如何科學培養孩子”等。他教育員工,要注重孩子的教育,要身體力行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有青少年到今創集團參觀,俞金坤就對孩子們進行愛國教育,向孩子們講述他在與外國生意合作伙伴的交往中,是怎樣從最初外國人懷疑的眼神中樹立起“中國創造”的牌子的,是怎樣竭盡全力地向世界展現中國的發展成果的。對于俞金坤來說,他看不得外國人還用舊眼光看待自己的國家。俞金坤常對孩子們說:“全靠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才有現在祖國的繁榮昌盛,才有人民的安居樂業,才有現在美好的幸福生活。一定要牢記黨為了人民、為了祖國所付出的艱辛、所經歷的苦難。努力學習,早日成才后報效祖國。”
“青少年的茁壯成長,離不開社會環境的保障。相信通過關工委的主動作為、再加上社會的廣泛參與,一定會讓廣大青少年在和煦的春光下成長成才,成為建設現代化強國的新生力量。我也一定會盡我所能,全力支持關工委的工作。”在常州市關工委在遙官鎮舉行的座談會上,俞金坤鄭重表達了自己支持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決心。
80 歲的他依舊底氣十足,充滿了加入新事業的充沛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