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鵬 蔡星雨 文/圖
石林縣拍攝“五老”說春分合影
“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 。追隨著明朝著名學者、詩人楊慎的詩語,《中國火炬》一行兩人,來到四季如春處處繁花錦簇之地——昆明,用心用情去感受昆明市各級關工委和廣大“五老”激情扎實的工作、亮點紛呈的品牌和富有創新性的工作方法。
“黨建帶關建是昆明市關工委工作的重點亮點,我們要千方百計按照各級黨委、政府的工作要求,緊緊依托各級黨組織在政治上帶、組織上帶、工作上帶、作風上帶、陣地上帶的黨建帶關建機制,不斷開創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边@是記者采訪李莊主任時提出的。
呈貢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李啟成跟記者說:“呈貢區黨建帶關建工作牢牢抓住三個點。一是找準切入點,堅持‘工作共抓、陣地共建、資源共融’的原則,高位統籌,不斷加強工作的組織領導。二是把握著力點,健全完善制度機制,壓實工作責任。三是明確突破點,強化多方協調聯動,加強外宣力度?!?/p>
記者來到在晉寧區月山社區,看到這里成立了以社區黨總支書記為關工委主任、各社區干部為成員的組織領導架構,不斷從陣地建設、財力物力、社會參與、法治環境等方面補齊短板,強化關心關愛青少年的良好氛圍。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栗國成告訴記者:“晉寧區各級黨委很重視黨建帶關建工作,李莊主任經常下來調研,他給我們總結出5 個帶:一是帶認識,關工委的同志要充分認識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帶班子,全區各級關工委班子都很健全,都是由黨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分管領導來任關工委主任;三是帶隊伍,關工委領導班子健全了,還要有一幫人來做這個事兒;四是帶作風,關工委和老同志要深入調查研究,根據當地的青少年所需、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地去做工作;五是帶完成任務,根據我們每一年的工作計劃,要把工作列入黨政工作的重要目標來抓”。
記者感到,昆明市各級關工委在黨建帶關建的引領下,全市各級關工委圍繞高質量推進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的目標,著力在基層基礎薄弱、有效覆蓋面不足、吸引力凝聚力不夠等問題上進行破解,進一步強化每一名關工人的進取意識和創新意識,不斷提高關工委干部的能力素質和工作作風。
21 年來,昆明關工委在李莊主任的帶領下,根據全市青少年的發展特點,堅持立德樹人,圍繞愛國主義、民主法制、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科技創新四個方面搭建青少年教育平臺,推動了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健康持續發展。
長春小學的學生在講解聶耳的故事
愛國主義教育平臺?!皼]有市關工委、五華區關工委對我們的支持,就沒有我們的今天?!边@是五華區長春小學校長劉春講的一句話。長春小學作為聶耳的母校始建于1908 年,聶耳曾于1918 年至1921年在此學習。劉春告訴記者:“2018 年我到長春小學當校長,那時長春小學被列為拆遷學校。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李林躍得知此事,與我一起找到區委領導,反映作為聶耳母校一定要保留下來。同時,李林躍還找來專家,把聶耳在母校的事跡挖掘出來,編成一本書,向全校師生宣講。在市關工委、區關工委的共同努力下,長春小學不僅保留了下來,而且區委、區政府還撥出專款,在原址上重新翻蓋了一座新的教學樓。可以說,長春小學今天的發展是在關工委和‘五老’的關心下誕生的?!?/p>
李林躍說:“學校于2021 年3 月成立的‘小聶耳宣講團’,由學生作為宣講團成員,走出學校,向市民講好‘聶耳與國歌’的故事、講述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庇浾咦哌M長春小學,每一名孩子都以是聶耳的同學而自豪,都能給記者講述聶耳的故事。多年來,昆明市各級關工委發動2000 余名老同志參加“五老”宣講團,常態化打造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平臺,充分利用昆明地方紅色資源,組織青少年開展多種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營造了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
民主法治教育平臺?!霸颇鲜∥闯赡耆怂痉椖抗ぷ魇加诒P龍區?!边@是盤龍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普麗琨跟記者講的。2002 年,還在區委常委、組織部長位置上的普麗琨,在媒體上看到一位母親呼吁社會救救他們的孩子。那時未成年人犯罪處于高發的態勢,很多未成年人犯罪后直接進入正式司法體系。普麗琨介紹說,為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當時區委、區政府經多方考察學習,吸收中外先進發達地區的做法,結合盤龍區實際,設計了以“合適成年人參與制度”為主線、“司法分流”為重點的社會司法綜合保護體系。
普麗琨告訴記者:“當時我們建立了司法分流項目辦公室,挑選‘合適成年人’參與未司項目?!线m成年人’必須是具備教育、心理、社會和法律知識的成年人。到2014 年,關工委正式參與后,具備法律知識的退休‘五老’就成了‘合適成年人’的最佳人選。”
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市未成年人司法項目指導小組副組長管宏亮告訴記者:“參與未司項目,關工委老同志還有兩項更重要的工作。2015 年,我們按照省關工委的要求把工作重心放在預防犯罪和觸法未成年矯正工作上。預防犯罪,就是關口前移,通過開展普法教育活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觸法未成年矯正,就是借助專業力量,創建觀護教育基地,讓觸法未成人在基地受到幫教、矯治,使其重新走回人生正軌。”
記者來到盤龍區觀護教育(野鴨湖)基地,這是2015 年創建的觸法未成年人矯正基地。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基地用培養企業員工的標準來管理和培訓入駐學員,學員與公司員工同吃同住同工作,指導老師以身作則開展引導教育,幫助學員改變以前的不良行為,端正態度、自我約束,提升自我認知的能力和品行素質,同時還對他們進行多崗位技能培訓,為今后步入社會工作奠定基礎?;毓ぷ魅藛T告訴記者,一些學員結束觀護教育后,由于表現突出,還破格入職觀護基地,成為一名正式的員工。
管宏亮告訴記者:“當前為實現未成年人司法項目數據化管理,昆明市關工委專門與相關部門合作建立了大數據平臺。通過這個數據平臺,實現了檔案加密電子化管理、項目進展實時查看的功能,不僅提高了未司項目的效率和工作質量,還為規范化做好預防、詢問、調查、分流、幫教五項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p>
記者在走訪中,不僅感受到大數據平臺工作的效率,還看到盤龍區關工委以關心愛護青少年為工作中心,聯合區公安分局、區人民檢察院、教育、民政、共青團、婦聯等,建立了盤龍區“一站式未成年人保護中心”,推動了盤龍區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向綜合兒童保護的升級。此經驗已在全省推廣。這些實實在在舉措,對于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呵護他們的健康成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到目前,昆明市未司項目中80%是“五老”人員參與,未司項目辦主任都是由關工委分管副主任或主任兼任,在關工委和“五老”強有力的支持下,有很多區縣已基本實現未成年人零犯罪。
科技創新教育平臺。在宜良縣走訪時,記者一下子就被2000 多畝的“藥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所震撼。一座座光伏發電光板支撐在田野上,在光伏板的下方,種植了藥材作物。宜良縣關工委主任李躍忠介紹說:“我們于2021 年9 月主動與華潤集團聯系開展這個項目。華潤集團總共投資6.3億元,裝機容量120MW,光伏電站平均發電量為19564.65 萬kW-h,年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321 小時,每年可節約標煤6.57 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6.9 萬噸。規劃藥材種植品種為野菊花、紅花、金銀花、滇黃精、毛慈菇、仙茅、山烏龜、白及和滇重樓,共9 個品種,預計年產值600 萬元?!?/p>
宜良縣藥光互補項目
記者了解到,在這個項目中,宜良縣充分發揮退居二線“五老”的作用。縣里專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激勵轉任職級干部擔當作為的意見(試行)》,15 名轉任職級干部參與宜良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項目建設工作,僅用32 天就完成了2481 畝土地的流轉,為重大項目落地見效提供堅強組織和人才保障。
科技創新教育平臺作為市關工委的重要平臺之一,市關工委還在提高青少年科學素質和創新本領上做了大量工作。記者在呈貢區第一中學時,學校黨委書記楊少寧介紹說:“2020 年,我們在區科協、區關工委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資金近50 萬元,創建了開源創客、空中創客無人機、機器人三間科創實驗室,對在校學生進行科普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設計思維?!庇浾咴诘谝恢袑W時,不僅看到學生參與科創比賽所獲得榮譽,還看到很多實踐想法都已應用到學校的學習生活中。
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平臺。記者在石林縣非遺傳習館時,縣關工委彝族“五老”李樹華和他的團隊一起,以彝族的歌曲,彝族的樂器,彝族的語言,向孩子們講述了二十四節氣春分。石林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長李道平和石林縣關工委主任張忠貴向記者介紹,石林“五老”中有很多是非遺的傳承人,他們是對孩子進行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最好的老師。記者在石林民族中學看到,學校立足民族特色教育,組織在校學生要會跳一支彝族舞蹈、會唱一支彝族歌曲、會用一種彝族樂器或掌握一項彝族傳統體育技能,孩子們非常喜歡也樂于參與。
石林民族中學
記者在呈貢區七彩云南小學時親自體驗了主題為“七彩華章 大地歡歌”的大課間。整個大課間活動中又分為了四個篇章“龍騰獅躍 旗扇共舞”“中華武魂 民族歡歌”“七彩少兒 大有可觀”“七彩童年 唱得響亮”。四個篇章都是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年齡段編排,記者也跟隨孩子一起跳了彝族風俗的竹竿舞。在孩子們的歡笑聲中,記者感到,昆明市各級關工委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充分發揮民族“五老”的優勢,牢固樹立民族團結教育“從娃娃抓起”的理念,教育引導各族青少年從小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不斷增強“五個認同”,立志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我在西山區工作30 余年,李莊主任一直管著我。那時我不管走到哪里任職,他都是我的領導管著我。現在退休了,他又是市關工委的主任,還管著我?!边@是記者在西山區百草村時,西山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李玉珍對著李莊主任和記者說的一句話。記者能從這句質樸的話語中感受到,跟著李莊主任干工作,有使不完的勁,用不完的力氣。李玉珍告訴記者,跟著李莊主任干工作,就是要克服一切困難,跟上他的思路、跟上他的步伐,想方設法達到預期目標。李玉珍不僅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干,記者在采訪中,李玉珍無論走到哪里,大街小巷的群眾都會主動走上前打招呼,問她好。這足以說明,一位從事關工委工作的“五老”在當地群眾中的聲望。
現年88 歲的宜良“最美五老”馬德盛,時刻踐行“生命不息,講課不止”的使命,堅持到宜良縣中學、小學中宣傳愛黨愛國教育。他經常講“紅色精神,我們來傳播”。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馬老每年4 月份左右都會來到縣委老干部局,將他全年進學校宣傳革命精神和愛國主義的計劃告訴老干部工作者。在場領導都會叮囑馬老要注意身體,他每次都說:“趁身體還不錯,我要將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宜良發展史講給青少年這一代,踐行一名老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晉寧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栗國成在談到參與關工委工作初衷時告訴記者:“2005 年,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周建國找到我,要我從事關工委工作。當時我想組織上培養了我這么多年,就同意了這份工作,一轉眼已經干了18 年了。”
東川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鄒康,2020 年為解決碧谷中心學校校園環境、設施設備、教學質量滯后,中心學校領導班子、小學校長、教師團隊整體層次薄弱等問題,多次來到學校進行考察,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現已將碧谷小學打造成東川區氣象、科普、法制教育基地。
記者見到的還有祿勸縣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潘衛國,昆明市關工委“五老”宣講團常務副團長黃啟后,都只是全市7000“五老”的一個縮影,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昆明市關工委先后榮獲“全國關工委先進集體”,2022 年獲得“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集體”等稱號。
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是昆明關工人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鮮活感受。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汪葉菊跟記者說:“有這樣一種人,他具有崇高思想境界,有信仰有理想、有大愛有責任心、有寬闊胸懷、有很強工作能力和經驗?!笔堑模ッ麝P工人就是這么一群人,他們正在用一顆真誠的心、一片真摯的情、一縷熾熱的愛,全身心地投入到黨的關心下一代事業中,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