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萌
山東格力中央空調工程有限公司
多數企業籌資依舊是選用債務性方式,而對權益性方式的選擇較少,在所選債務籌資方式中,絕大部分資金是通過借款所得,雖然有些企業使用了債權發行方式籌資,但是整體籌資資金占比較少。
根據對H企業的各種經營數據信息調研發現該企業償還債務支付現金占籌資現金流出比例均處于很高水平,如下圖1所示。而且在2016 年和2017 年兩年,用于支付的現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繳納短期借款質押物的保證金,依然與債務籌資相關聯。該企業自2018 年開始發行債券,除去發行所用費用后,其中有五分之四的資金都用于償還債務,只有僅剩的五分之一可以用于企業日常運營。由此足以看出企業籌資結構設置極其不合理,負債偏高,還款壓力較大,企業整體籌資風險較高。

圖1 H企業2015年-2019年償還債務支付現金占籌資現金流出比例

圖2 H企業2015年-2019年盈利能力相關指標
企業的財務風險就像人體的隱形病因一樣,一般不容易被發現,一旦發現就可能會給企業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所以企業要做好財務風險防范和控制就要在風險發生前對其進行高效識別,這樣才能使企業及早發現各環節潛在的風險、隱患,并對其采取相應措施,盡可能避免風險給企業造成嚴重損失。而且現代化企業發展中,由于各種內外部經營環境的變化,財務風險發生的原因也越來越復雜,要想準確識別各環節潛在的財務風險隱患,必然要提高相關工作人員財務風險識別能力,制定完善的財務風險識別體系。現階段很多企業在財務風險識別方面仍然存在著諸多缺陷,以至于無法準確識別潛在財務風險,極大地增加了企業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也造成了嚴重后果,所以提高企業財務風險識別、分析、控制能力對于企業長久、穩定發展來說至關重要。
對任何企業經營發展來說,為了擴大業務經營范圍,增加經營規模,獲得更多經濟效益,都會進行籌資活動來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但是在籌資過程中也存在著各種風險,導致企業償債壓力增大,甚至造成資金鏈斷鏈的風險。企業籌資風險的發生主要從以下兩方面分析:
1.債務籌資占比較高,籌資結構設置不合理引起的財務風險
2.負債結構設置不合理引起的財務風險
H 企業2015 年-2019 年流動負債占整體負債總額比例分別為82%、91%、87%、84%、81%,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企業流動負債占比均處于較高水平,負債結構整體設置不平衡。主要因為企業行業口碑較好,上游供應商允許拖延應付賬款期限,但是如果后續與供應商之間發生沖突,這種依賴于流動負債的方式就會使企業短期內出現嚴重資金周轉不足問題,引起籌資風險的可能性較大。
1.企業多元化經營不當引起的財務風險
部分企業為了拓展當前業務經營常態,會選擇收購、并購等方式,擴大線下規模,但是現階段由于消費者市場整體處于低走勢、行業發展緩慢的情況下,多元化業務投資并沒有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收益,反而使得企業面臨著更大的經濟壓力,從而產生投資風險。
2.投資規劃不完善引起的財務風險
從下圖中可以看出企業在2016 年和2019 年出現了銷售凈利率和總資產收益率下降的情況,表明企業資金運行效果有所降低,對其投入的資金并沒有得到預期經濟收益。其中銷售凈利率的下降也在表明企業在進行投資、拓展業務活動的同時,盡可能完善投資規劃,提升盈利水平,否則在投資強度逐漸增加的情況下,企業面臨的投資風險也越來越大。
1.應收賬款管理不善引起的嚴重財務風險
企業缺乏對應收賬款的管理,所以使得應收賬款周轉率整體波動較大,而且逐漸呈現下降趨勢,說明企業無法按時回收的應收賬款金額越來越多,現有資金的使用率也越來越低,資金流動性極大地降低。而且企業與關聯方之間的應收款拖欠金額較大,經常出現關聯方不及時結賬、拖欠賬款的情況,從而影響企業運營質量和效率。
2.物流管理不當引發的運營風險
隨著線上線下模式的發展,企業對于倉儲管理、物流建設方面也更加重視,盡可能提高自營物流水平,減少對第三方平臺的依賴,但實際上物流方面收入遠小于成本支出。
現代化企業經營發展與傳統的線下模式不同,各種新型零售渠道、線上渠道的拓展,使得企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難免會受到新經營模式的沖擊,引起各種財務風險,本文主要從以下三方面著手分析:
1.信用風險
現代企業經營過程中,消費群體往往更青睞于網絡平臺下單,再由附近門店發送貨物或者自行在門店進行貨物提取;或者在網上瀏覽產品情況,多家對比后在實體店購買;還有些客戶會在實體店體驗產品性能,在網絡平臺下單等各種方式。總之消費者群體可以從多角度、多方位進行產品選擇,以便獲得最佳的消費體驗。但是實際上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依舊會面臨著很多客戶投訴問題,比如售后安裝亂收費、虛假促銷、拒絕開發票、產品質量無保障、售后客服服務態度差等等。對于電器類產品,一般客戶會更加傾向于在線上瀏覽、對比,然后在附近實體店購買,并由店里提供安裝等配套服務。如果在產品安裝等一系列流程中,客戶體驗不好,也會極大地拉低客戶滿意度,也會從側面影響企業的信譽,造成更多客戶流失,發生信用風險。
2.技術風險
一方面是指現代企業經營主要以客戶為主,對于客戶各種消費需求,企業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更新、升級,提高產品的功能、特色、性價比,增加消費群體對企業產品的信賴。另一方面是在技術創新過程中,避免因技術性失誤給企業造成各種財務風險。根據實際調研,很多企業在促銷過程中都遇到過“虛假促銷”的投訴,如某企業在2020 年的“8.18”促銷活動中,因為技術性故障,使得客戶在大型購物網站不能領用優惠券,購買價格也沒有任何變化,而在電商平臺上可以使用優惠券。對此,很多消費者產生了負面情緒,使得客戶對產品的滿意度瞬間拉低。而且在信息技術如此發達的時代,信息傳導速度之快,也增加了客戶信息大量被盜的風險。還有些工作人員借助工作便利,私自泄露企業部分信息給競爭對手。
3.法律風險
現代化企業經營要求線上線下之間深度融合,一般企業會采用線上線下產品質量相同、價格一致的經營模式。如果本地域產品缺貨,可以通過跨地域、線上線下等方式進行貨物調取,但是這種模式會損害一些商家的利益。但是有時候經銷商企業經營理念會與供貨商之間產生較大差異,比如蘋果對于線上、線下、區域經營劃分較精確,而蘇寧易購經銷商選擇整合線上線下的經營模式會與之產生沖突,所以2017 年蘋果取消了蘇寧易購官方授權的經銷商資格。以至于蘇寧易購只能通過第三方供貨方式獲得蘋果系列產品,為了不影響企業經營聲譽,對于出現質量問題的產品,企業只能全部承擔其責任,而且因為沒有了蘋果官方授權,難免會出現各種法律方面的風險。
1.拓寬籌資方式
企業不僅僅可以采用債務性籌資方式進行資金籌資,還可以考慮股票發行、增加留存收益等權益性方式進行籌資,以此來緩解企業利息還款壓力。企業還可以通過借助客戶群體對企業產品的認可度和信賴程度,采用會員制度,進行小額資金籌集。
2.優化債務結構,加強債務管理
企業財務部門和管理人員要加強溝通交流,共同制定合理的籌資管理制度,加強制度體系的約束管控,并有效防范籌資風險。相關人員可以對企業債務情況進行動態監管,并借助先進技術手段模擬企業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的最佳比例,為籌資規劃提供一定的、有利的方向。
1.合理把控投資節奏
近年來,企業多元化經營發展模式對企業來講是把雙刃劍,既可能帶來可觀收入,又可能給企業增加經營壓力,所以企業要重視自身經營、投資體系的建設,根據實際資金情況、業務情況布局投資活動,不可一味追求投資速度,忽略質量。投資時首先要考慮投資計劃是否符合企業現有人力、物力、財力情況,避免投資資金較大,回款較慢的項目,給企業資金鏈正常運行帶來負面影響。其次發揮品牌效應,豐富線上線下產品類型,吸引更多客戶群體,也要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最后要考慮線下門店布局,開店前對位置選擇要實地考察,對于已經存在的效益低、各方面配置較低的門店,要果斷關閉,及時止損。還要把消費者、潛在消費群體作為主要服務對象,利用大數據挖掘他們的購買意愿,提高服務質量。
2.科學籌劃投資決策
企業在進行項目投資前要考慮項目實際經營管理理念、市場變化趨勢、行業發展前景、經營效益、投資規模、項目擴張速度、項目質量等,制定詳細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最終確定投資項目是否可行,避免因盲目投資造成資金損失,或者更嚴重的財務風險。還可以采用轉嫁投資風險的方式降低財務風險,比如投資保險,有效分散財務風險;或者尋找擅長該項目領域的合作伙伴,共同分擔財務風險。
1.加強應收賬款管理,提高資產有效利用率
第一完善應收賬款管理制度體系,并制定靈活、可行的信用等級和賒銷政策。相關人員要準確識別壞賬,并定期匯總應收賬款情況,最大化避免壞賬風險。還要采取合適的現金折扣,加大對存貨及資產的管理,提升存貨流動性。為了避免存貨積壓、貨物丟失等情況,可以制定與員工個人績效相關聯的存貨管理制度,以此來提高運營資金管理效率、質量。第二與供應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確保物資來源無誤的情況下,也極大地提升了資金運營效率,降低了成本費用支出,有效規避了運營風險。
2.加強企業物流管理
企業在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物流方面的費用支出也很多,同時面對諸多競爭對手不斷更新升級經營模式,企業也要從物流方面著手,加強管理,提高自身競爭實力和運營能力,也可有效避免運營風險。首先利用大數據、智能機器人等方式對各地區消費者消費能力、購物習慣等信息進行分類、統計,并且根據這些預測數據有計劃的提供庫存量,確保庫存量足夠,提升物流服務運行效率。其次選擇合適的物流配送中心地址,保障配送時間和距離都合理,極大地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為消費者提供更好、更快的消費體驗,吸引更多潛在客戶群體,給競爭者帶來極大挑戰。最后要培養新型物流人員,提高其綜合從業能力,為企業物流管理貢獻一份力。
信用風險的控制策略:企業要嚴格把控供應商選擇,選擇有資質的優質供應商,以保障后期產品的質量,還要加強假冒偽劣產品的打擊力度,既維護企業信譽,又能夠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提高企業產品銷售、安裝設施、售后等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服務質量,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還要保障各個銷售渠道的貨源足夠,避免產品銷售過程中出現“客服不作為、安裝亂收費、售后態度差”等負面事件,盡可能地提升客戶滿意度,及對產品的認可度,加強信用風險防范和控制。
技術風險的控制策略:技術發展是突破產品發展的關鍵環節,企業加強技術性風險控制,一方面要加強技術性人才團隊的培養,避免人員操作失誤給企業造成損失,還要加強產品的技術性突破,實現新功能創新設計等,為產品的發展及企業系統設施設備正常運行提供一定的保障。另一方面要提高網絡平臺信息安全管理、設置多重加密訪問權限、防火墻等高級措施,來維護客戶信息安全的同時,也保障企業自身信息安全,不會被隨意泄露關鍵數據信息。
法律風險的控制策略:政府、地方等領導部門要完善零售類行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為其正常進行經營發展提供一定的外部環境保護。因為新時期背景下,企業對于財務風險的管理體系、法律法規制定都處于初步探索階段,所以可以聯合起來,共同制定標準的行業規范,來加強法律方面的風險防范。
總而言之,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水平對于企業整體經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隨著企業經營規模不斷擴大、行業間市場競爭的激勵,使得各企業落后的管理模式、狹窄的融資渠道、低水平的投資能力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這些問題的出現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了一定難度,也影響了企業的穩定發展。如上所述本文分別從籌資、投資、運營、其他財務活動等環節進行了具體的財務風險識別,也對應地提出了各環節財務風險防范和控制策略,希望可以幫助更多企業有效規避生產經營風險,提高管理水平,也便于企業實現中長期戰略管理目標,提高市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