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劉嘉怡 洪菲菲



摘 要:目的: 探討網絡成癮、關系滿意度和生涯適應力之間的關系和影響因素,為提高本科護生生涯適應力水平提供參考。方法:2021年9月-11月,采用關系滿意感量表、中文網絡成癮量表、生涯適應力問卷對161名本科護生進行問卷調查,利用相關法分析網絡成癮、關系滿意度、生涯適應力三者之間的相關性。 結果:本科護生生涯適應力呈中低水平(129.16±16.857)分,關系滿意度較低,網絡成癮水平較高。網絡成癮和生涯適應力總分呈負相關(P<0.05),關系滿意度和生涯適應力總分呈正相關(P<0.05)。非獨生子女的網絡成癮度比獨生子女要高、網絡使用時間越長的人網絡成癮度越高;擔任職務的生涯適應力較高、有男女朋友生涯適應力高、城市本科護生的生涯適應力比農村本科護生高,外向型本科護生生涯適應力比內向型本科護生高。結論:高網絡成癮性和低關系滿意度會降低本科護生的生涯適應力情況,高校應該關注本科護生的生涯適應力水平,可以考慮從降低網絡成癮性、提高關系滿意度入手,提高本科護生的生涯適應力水平。
關鍵詞:本科護生;生涯適應力;關系滿意度;網絡成癮
截至 2021 年 6 月,我國網民總體規模超過 10.11 億,較 2020 年 12 月增長 2175萬,互聯網普及率達 71.6%,十億用戶接入互聯網,形成了全球最為龐大的數字社會[1]。互聯網雖然使人們生活更加便捷,促進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但是也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其中網絡成癮就是人們使用互聯網不當而引發的典型消極問題。網絡成癮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新出現的一種成癮行為,進入大學校園,本科護生上網時間自由,對先進科技和知識有著較高敏感性,受到監督和約束較弱,更易出現網絡成癮現象,網絡成癮不僅會進一步減少他們在實際生活中的交流,而且會引發抑郁、焦慮等一系列心理健康問題從而進一步加劇個體正常功能的減退。
生涯適應力是生涯研究領域的當前熱點,是指個體對所參與的生涯角色、可預測的生涯任務及不可預測的生涯問題的準備程度和應對能力,是個體對生涯角色加以整合的核心能力。生涯適應力的發展包含生涯關注、生涯好奇、生涯自信、生涯控制、生涯人際以及生涯調試6個方面。生涯適應力是一種能推動個體“前進”的、可培養的能力、是個體與外界交互作用的結果[2]。關系滿意度是指“個體根據自己選擇的標準對其與他人之間心理關系對總體評價”,可分為個體對其整體關系對滿意感和個體對特殊關系對滿意感[3]。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提出,當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滿足時,交友需要、尊重和自我實現就成為了追求的主導地位。本科護生處于發展階段,校園環境創造了相對豐富的人際關系。綜上,本研究擬考察本科護生關于關系滿意度、網絡成癮與生涯適應力間的關系,并進一步探討對網絡成癮、關系滿意度、生涯適應力影響因素,以期為降低本科護生網絡成癮、提升其關系滿意度從而提高本科護生的生涯適應力水平提供依據。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1.1.1研究對象 便利抽樣選擇在校護理專業161名本科護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61份,有效回收問卷161份,回收率100%。其中,男生32名(占19.88%),女生129名(占80.12%);班干56名(占34.78%),非班干105名(占65.22%);城市戶籍85名(占52.8%),農村戶籍76名(占47.2%)。
1.2研究方法
2021年9月至2021年11月采用問卷調查法,對于在校護理本科生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利用學生空閑時間發放電子問卷。對學生詳細解釋問卷填寫的要求,讓被調查者在充分理解問卷的前提下獨立逐項填寫。
1.2.1一般資料調查表
(1)關系滿意感量表:采用趙菊編制的中國化的《人際關系滿意感》問卷,包括39道題。問卷采用6點計分,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值越高,人際關系滿意度越高。關系滿意度總體標準化信度系數為0.974,信度較好。
(2)中文網絡成癮量表:由臺灣學者陳淑惠在中文網絡成癮量表(CIAS)基礎上修訂而成。本量表共有26個項目,分為“網絡成癮核心癥狀”及“網絡成癮相關問題”兩因素。“網絡成癮核心癥狀”分量表包括強迫性上網、上網戒斷反應與網絡成癮耐受性三個因素。網絡成癮總體標準化信度系數為0.959,信度較好。
(3)生涯適應力問卷:由趙小云(2015)編制[3]生涯適應力包含生涯關注、生涯好奇、生涯自信、生涯控制、生涯人際以及生涯調試6個方面,共問卷采用李克特5點式計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涯適應力越強。生涯適應力總體標準化信度系數為0.951,信度較好。
1.3統計方法
采用SPSS20.0進行t檢驗、方差分析和相關分析。考慮到各變量計分方式的不同,將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2結果
2.1本科護生網絡成癮、關系滿意度、生涯適應力的現狀
本科護生網絡成癮、關系滿意度、生涯適應力的總分均值、標準差情況如表1所示。
2.2 本科本科護生生涯適應力、關系滿意度、網絡成癮的影響因素
如表2所示,生涯適應力、關系滿意度、網絡成癮分別在是否擔任學生干部、第一志愿、男女朋友、戶籍、手機使用時間和性格上具有統計學差異。事后多重比較發現:手機使用時間大于8h網絡成癮顯著高于手機使用時間小于8h(P<0.05);性格外向的關系滿意度得分顯著高于性格內向的本科護生(P<0.05)。
2.2關系滿意度網絡成癮和生涯適應力的相關性分析
Pearson相關性分析表明,生涯適應力與關系滿意度呈顯著正相關,與網絡成癮存在顯著負相關;關系滿意度和網絡成癮存在顯著負相關;網絡成癮與生涯自信、生涯人際、生涯調試、生涯好奇、生涯關注存在顯著負相關;關系滿意度與生涯自信、生涯人際、生涯調試、生涯好奇、生涯關注存在顯著正相關,詳見表3。
3討論
3.1本科護生生涯適應力
研究中本科護生生涯適應力得分平均值為129.16±16.85分處于中等水平,性格外向的關系滿意度顯著高于內向的本科護生,手機使用時間大于8h網絡成癮顯著高于手機使用時間短1-3小時。其原因可能是與在校園中開設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學生參加與創業有關的社團,暑期見習有關。本科護生的網絡成癮較高,在智能手機與互聯網,5G技術高速發展的階段,給當今社會帶來了質的飛躍。手機和網絡是本科護生學習、社交的主要工具,追劇,玩游戲,購物會沉浸其中,容易出現網絡成癮的現象[4]。網絡信息繁多且快速更新,使得本科護生容易將注意力分散在各方面,如關注游戲領域、娛樂信息或新聞事實等,從而導致對自身未來生涯的關注度降低。長時間使用手機雖然增加了本科護生知識和信息,但部分本科護生對于信息的甄選能力較弱,接觸過多碎片化多樣化的信息,容易讓本科護生產生焦慮感和迷茫感,減弱了對面對未來的自信心,導致對未來職業生涯的控制感下降,本科護生過度使用手機容易產生對學習的忽視,甚至造成學習倦急等后果[5],導致職業技能熟練度減弱,職業競爭力下降,進而降低了個人的生涯適應力。本科護生的關系滿意度屬于中等水平。說明大部分學生在網絡環境下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性格越外向關系滿意度越高。
3.2 生涯適應力各維度與網絡成癮,關系滿意度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本研究考查了161 名本科護生網絡成癮、生涯適應力和關系滿意度的關系。結果發現,生涯適應力和關系滿意度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網絡成癮和關系滿意度之間、生涯適應力和網絡成癮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明確了生涯適應力在本科護生網絡成癮與關系滿意度之間的中介作用。關系滿意度可以顯著正向預測生涯適應力,個體的關系滿意度越高,他們展現出來的生涯適應力越強。本研究結果表明,與生涯適應力有關的積極應對狀態對性格外向的人的關系滿意度起著關鍵作用。與內向的個體相比,外向的個體關系滿意度越高從而他們的生涯適應力也就越高。原因可能是在面對外部環境的威脅和挑戰時,人際交往方面外向型本科護生,更愿意主動積極的結識新朋友,擁有較強的溝通交流能力,善于與他人建立穩定良好的人際關系,有效處理好復雜的人際往來,充分調動自身生涯適應力資源,識別并抓住機會,做出更多塑造外部環境的積極行動。而網絡成癮對關系滿意度是負相關,個體的網絡成癮度越高,他們的關系滿意度和生涯適應力就越差。本研究中,使用手機時長大于8小時的占比33%,大部分學生使用手機時長在3~8小時占比58%,這足以說明本科護生使用手機時間充足,而使用手機時間越長,網絡成癮度越高。高校要引導本科護生堅定理想信念、科學理性認識與使用網絡。要形成良好的網絡道德意識,確立堅韌的意志品質,培養良好的網絡行為,遠離網絡成癮。本科護生要對網絡有正確的“工具性”認識,端正上網態度,明確上網目的,提升網絡道德水平,規范網絡行為實踐[6]。從而降低本科護生網絡成癮,提高其關系滿意度和生涯適應力。
綜上所述,本研究從個體性格、人際交往方面揭示了生涯適應力對個體滿意關系度的積極預測作用,在手機使用時間方面表面了生涯適應力對網絡成癮的負向關系。教育實踐上,探討三者之間的關系對本科護生的生涯教育具有重要啟示。性格外向的人,生涯適應力越高,個體應對職業環境變化和挑戰的社會心理資源越豐富,越容易得到積極的適應結果,人際交往越好。因此,家長和學校應重視本科護生性格的培養,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持,增強其人際交往能力,降低網絡成癮,從而提升生涯適應力。
4小結
本研究顯示關系滿意度對本科護生生涯適應力具有積極影響,網絡成癮對本科護生生涯適應力有消極影響。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充足的網絡資源促進了技術的發展,同時也增加了本科護生網絡成癮的風險。此外,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對象僅為一所大學的部分本科護生。因此,需要進一步開展大樣本量的研究對本研究的相關結論進行驗證。
參考文獻:
[1]劉羅,周海花.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地方高校本科護生網絡成癮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22,43(02):94-97.
[2]萬恒陽,余俊渠,顏農秋,黃家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本科護生學習倦怠和網絡成癮的關系:生涯適應力的中介效應[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1,29(05):695-701.
[3]趙小云,譚頂良,郭成.本科護生生涯適應力問卷的編制[J]中國心理衛生雜,2015,29 (06):463-469
[4]楊雪麗.本科護生手機網絡成癮行為與人格特質的關系[J].經濟研究導刊,2022(26):138-140.
[5]萬恒陽,余俊渠,顏農秋,黃家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本科護生學習倦怠和網絡成癮的關系:生涯適應力的中介效應[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1,29(05):695-701.
[6]張健,樓佳楠.本科護生過度使用網絡的成因及對策分析——基于對6所高校2171個數據的分析[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9,31(11):45-50+64.
基金項目:
天津中醫藥大學思想政治工作專項課題(TJZYYSZ2109)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劉暢,女,天津中醫藥大學在讀本科生,郵編301617;通信作者:洪菲菲,講師,單位:天津中醫藥大學,E-mail:hongff20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