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超 申鐵軍



摘要 管理平臺將施工過程中的每個構件的工序實際開始與完成時間、人員、機械、材料、施工資料等與構件關聯,形成完整電子檔案從而后續可查。一旦發生問題可在管理平臺上直接調取與該構件相關信息與資料,及時定位問題發生的位置、分析問題原因,從技術上實現工程質量的終身責任制,達到了提升施工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 BIM平臺;公路工程;項目管理
中圖分類號 F512.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6-8949(2023)09-0159-03
0 引言
公路工程積極應用信息化管理平臺,通過“智慧公路監管平臺”“智慧交通監管平臺”“檔案信息化管理平臺”三個平臺,加強對項目生產進度信息化管理,尤其通過前兩個平臺加強對項目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及隧道施工視頻、橋梁高墩、路基高邊坡的視頻上報管理,實時了解項目過程狀態,以真正實現項目信息化管理與簡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1-3]。
1 公路工程項目管理BIM平臺
1.1 項目管理模塊
(1)項目進度的管理。基于工程構件與進度計劃的關聯關系,通過微信網頁端實際進度填報的整合可實現工程進度的可視化對比分析、進度沖突分析預警、前置任務分析、任務滯后分析,并可有效輔助管理人員把控工程進度[4]。
(2)質量安全管理。提供質量安全問題按圖釘方式的填報、質量安全問題整改通知、反饋等流程;提供質量安全問題查詢與統計分析;安全檢查與安全問題記錄、安全事件記錄、安全隱患風險預警[5]。
(3)人、機、材的管理。提供人、材、機基礎數據管理,包括材料進場、盤點、出庫、報溢、報損和表單管理,以及機械檢查記錄等數據管理,實現問題的責任明確性及可追溯性,減少扯不清的情況[6]。
(4)全過程的電子檔案管理。BIM技術的發展,為項目建設的質量追溯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幫助項目建立虛擬的電子檔案館[7]。
(5)選擇性功能模塊。①參數化隧道掘進進度管理:針對隧道項目提供的進度管理方案,包括掘進形象進度、進尺統計分析等[8]。②梁場管理:針對高架橋預制梁場提供的BIM管理方案,包括預制梁生產計劃管理、生產進度和情況管理及臺座管理,做到虛擬梁場與真實梁場對應[9]。③無人機巡檢:通過4D-BIM無人機巡檢APP制定巡檢任務,控制無人機定時進行巡檢,在巡檢過程中自動拍照并將巡檢結果上傳至4D-BIM平臺進行瀏覽,方便項目管理者及時掌握項目實際施工進度,實現智能化、電子化、精準化、規范化的巡檢管理[10]。④技術交底管理:利用4DSOP,按照工藝工序的分解,將二維指導書文檔與BIM模型相關聯,同時支持在手機端瀏覽技術交底內容[11]。
1.2 項目實施步驟
(1)項目原始地貌數據模型采集、生成和導入。
(2)項目工程構件級三維模型的建立。
(3)基于工序管理的進度計劃編制完成。
(4)項目工序拆分工作完成。
2 信息化管理內容與主要解決問題
2.1 平臺及信息化管理應用上線
(1)項目前期策劃應用平臺。主要解決問題:項目駐地及場站選址、布局設計、施工便道規劃、取棄土場選址、項目設計方案優化等[12]。
(2)大數據決策平臺。主要解決問題:實現安全、質量、進度等管理模塊數據的可視化呈現[13]。
(3)4D-BIM平臺。主要解決問題:實現進度管理的可視化管控,同時實現安全、質量管理的在線管控[14]。
(4)信息化管理應用。主要解決問題:安全19+1系統、路橋設備管理、農民工實名認證、安全投入管理等;質量管理已有品質工程評價、工序驗收等[15]。
2.2 系統運行改進及定制化開發
根據系統的運行情況及反饋信息,對現有功能進行改進。根據項目管理需求,為項目進行定制化開發[16-17],例如農民工實名制管理系統的使用,可真實查詢反映協作隊伍農民工實際在場人數、合同簽訂、工傷保險繳納、工資發放等方面信息,提高項目部農民工管理工作效率,逐步實現項目農民工管理信息化和精細化管理[18-19]。
3 BIM平臺在施工資源配置計劃中的實際應用
3.1 路基土石方
路基工程挖土石方7 290 000 m3,填土石方1 540 000 m3,防護、排水75 000 m3。根據工期安排,全線擬定6家土石方協作隊伍,機械設備均為自有。各家隊伍配置推土機3臺,振動壓路機4臺,裝載機4臺,挖機8臺,高速液壓夯1臺,灑水車2臺,自卸車20臺,滿足進度要求。見表1、表2、表3。
(1)路基1工區負責互通區a、b匝道,勸返車道、改路、K39+685~K41+415、互通c、d、e匝道,挖土石方1 919 100 m3、填土石方741 000 m3,涵洞16道,防排水20 300 m3,主要對桃紅坡互通段落內的路基、涵洞、防排水組織施工,勞務作業人員最高峰要求160人。
(2)路基2工區負責K41+415~K43+
445段路基工程,挖土石方1 230 500 m3;填土石方101 300 m3,涵洞6道,防排水9 400 m3,重點突破K41+418~K42+861段(預制梁場位置)土石方及排水工程,勞務作業人員最高峰要求150人。
(3)路基3工區負責K43+835~K44+
750段路基工程,挖土石方1 238 300 m3、填土石方26 500 m3,涵洞1道,防排水6 900 m3,主要對桑后峪1#大橋-前山底2#中橋段落內路基工程組織實施,勞務作業人員最高峰要求150人。
(4)路基4工區負責K44+880~K46+
820段路基工程,挖土石方1 028 800 m3、填土石方226 100 m3,涵洞3道,防排水8 200 m3,主要對前山底2#中橋-王母溝大橋段落內路基工程組織實施,勞務作業人員最高峰要求120人。
(5)路基5工區負責K47+060~K48+
660;LK47+800~LK48+660段路基工程,挖土石方889 000 m3、填土石方95 000 m3,涵洞6道,防排水9 300 m3,主要對王母溝大橋-核桃巖隧道起點段落內路基工程組織實施,勞務作業人員最高峰要求150人。
(6)路基6工區負責K49+490~K54+100;LK49+
490~LK53+470段路基工程,挖土石方937 100 m3填土石方392 000 m3,涵洞8道,防排水工程21 100 m3,主要對王母溝大橋-核桃巖隧道起點段落內路基工程組織實施,勞務作業人員最高峰要求100人。
3.2 涵洞、通道工程
全線涵洞共40道,其中蓋板涵16道,鋼波紋管涵14道,通道2道,鋼筋混凝土圓管涵8道。涵洞工程由6家路基隊伍進行施工,根據路基施工段落劃分要求,合理組織施工順序,涵洞作業人員高峰期每個開工點要求35人。
4 結語
綜上所述,BIM大數據決策平臺中,質量管理主要包括了品質工程評價、質量視頻監控、首件認證管理、工序驗收管理、質量問題管理、數據智能監控等。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了人員管理、設備管理、安全投入管理、應急管理、隱患管理、安全檢查評價管理等。
參考文獻
[1]吳偉, 申鐵軍. 山西省綠色交通現狀分析及評價體系研究[J]. 四川建材, 2022(7): 153-154.
[2]郝鵬, 申鐵軍. 交通強國背景下山西省智慧交通發展趨勢研究[J]. 四川建材, 2022(2): 157-158.
[3]申鐵軍. 鐵尾礦渣代換碎石用于水泥混凝土的可能性研究[J]. 青海交通科技, 2021(3): 150-158.
[4]李澤波, 申鐵軍. 山西省“十四五”發展智慧公路解決方案分析[J]. 四川建材, 2022(2): 159-160.
[5]申鐵軍. 改進型液壓爬模在橋梁雙薄壁變截面空心高墩的施工應用[J]. 福建交通科技, 2022(2): 92-97.
[6]馮文娟, 申鐵軍. 北京至雄安高速公路工程質量控制與評價研究[J]. 四川建材, 2022(2): 34-35.
[7]申鐵軍. 基于RAP的新型熱再生設備性能評價與優勢分析[J]. 北方交通, 2023(1): 63-66.
[8]馮文娟, 申鐵軍. 基于綜合利潤最大化的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策劃[J]. 四川建材, 2022(3): 104-105.
[9]申鐵軍. 基于GTM設計方法的鋼渣瀝青混凝土試驗研究[J]. 內蒙古公路與運輸, 2022(5): 18-22.
[10]鐘曉波, 申鐵軍. 山西省昔榆高速公路工程質量控制措施分析[J]. 四川建材, 2022(3): 84-85.
[11]申鐵軍. 平拉索人行橋設計及鋼結構施工技術研究[J]. 北方交通, 2022(6): 30-34.
[12]秦棟華, 申鐵軍. 淺析昔陽至榆次高速公路新技術應用與管理[J]. 四川建材, 2022(3): 124-125.
[13]申鐵軍. 立交橋小半徑曲線鋼箱梁吊裝交通安全導行[J]. 黑龍江交通科技, 2022(3): 57-59.
[14]申鐵軍. PLC同步頂升系統在某高速公路跨線橋上的應用[J]. 福建交通科技, 2022(1): 73-78.
[15]申鐵軍. 小間距加筋復合體橋臺結構優勢及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 黑龍江交通科技, 2021(5): 79-80+83.
[16]郝鵬, 申鐵軍. 山西省農村旅游公路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J]. 四川建材, 2022(3): 100-101.
[17]申鐵軍, 汪曉勇. 人工挖孔樁成孔新型定位裝置的應用研究[J]. 黑龍江交通科技, 2020(8): 126-127.
[18]申鐵軍, 汪曉勇. 煤化工固體廢渣用于路面工程無機結合料試驗研究[J]. 黑龍江交通科技, 2020(6): 5-7.
[19]王曉慧, 申鐵軍. 山西朔神高速公路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實踐分析[J]. 交通科技與管理, 2022(23):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