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俊
摘要 文章基于某山區高速公路項目管理實踐,分析沿線橋梁建設施工難點,并針對具體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期望為解決山區公路橋梁建設難點、提升工程管理質量提供方向。并通過實例分析,提出了精細化管理、數字化管理、模塊化管理、現場管理等不同策略,為山區高速公路橋梁施工質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 山區高速公路項目;橋梁工程;施工難點;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 U44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6-8949(2023)09-0168-03
0 引言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各區域對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不斷提升,山區高速公路項目建設數量明顯增多,為地區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存在一系列難點,如何在提高項目工程質量的基礎上提高施工安全,成為技術人員關注的核心問題。該文基于高速公路橋梁項目實例,為山區高速公路橋梁項目建設難點的處置提出了有效方案,為工程質量提升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1 工程概況
某高速公路工程項目沿線水系發達且有地震斷裂帶分布,線路橋隧比接近60%,大小橋梁合計70座。工程項目沿線地形結構復雜,氣候惡劣且施工生態脆弱,是國內自然條件最惡劣且施工難度最大的工程項目之一。該項目施工中技術人員嚴格執行工藝標準,認真執行項目參數,通過標準化管理和精細化管理方案的有效落實,確保了橋梁施工的質量安全,基于該項目方案對施工技術要點加以分析,提出了管理質量提升的策略。
2 山區高速公路橋梁施工難點
2.1 地形地勢復雜
該高速公路項目順利通車后,點線距離明顯縮短,交通便捷性顯著提升,出行能力有效改善。某大橋建造面臨著季節性冰凍和斷裂帶的雙重技術性挑戰,同時還需要克服短距離快速爬坡的困境,并確保通車安全。以項目需求為基礎,結合施工現場條件,初步擬定雙螺旋隧道有效解決了斷裂帶和快速爬坡帶來的技術挑戰,并有效提升了車輛通行安全性,降低了工程造價水平[1]。
基于高速公路項目建設要求,隧道縱坡水平需控制在3%以下,基于該項目最大坡度達到5%,需再設計長度達1.8 km的橋梁工程,位于雙螺旋隧道中間,寬25 m,共36跨,通過此綜合方案的優化運用,有效降低了公路坡度,確保了項目通車安全。由于項目接近地震帶,需加強項目設計提高其抗震性能,綜合項目特點擬定鋼管混凝土結構構造柔性橋梁,有效減少混凝土用量的同時提高結構安全性[2]。
2.2 氣候多變
該高速公路項目沿線氣候條件多變,增加了施工作業難度。該大橋項目施工后進入10月,氣溫驟降,增加了混凝土作業施工的難度。為確保混凝土凝固效果,解決技術難題,擬選用混合料配置環節加入熱水的方式,而提高混凝土攪拌溫度,將其控制在15 ℃上下,同時以電鍋爐蒸汽養護澆筑,路面覆蓋棉被與電熱毯保暖,將氣候變化導致的影響降低到最小[3]。該項目山區環境惡劣,氣候復雜,為橋梁項目施工方案的落實增加了困難,實踐中以項目實際情況為基礎,積極探索了有效的解決方案和處置措施。
2.3 施工難度大
山區高速公路橋梁多架設于河流上或山谷間,對橋梁架設技術、基礎作業質量提出了較高要求。該大橋項目施工作業環節,選定全鋼管混凝土桁架梁橋結構,施工中應用鋼纖維鋼管混凝土施工,穿越崇山峻嶺且處于懸空狀態,沿線氣候條件差異大,施工條件惡劣,技術要求高[4]。
該高速公路項目建設中選用新技術方案進行橋梁施工作業,克服了項目建設面臨的重重困難。施工作業中,利用無人機牽引先導索過江,利用纜索吊裝系統架設千米級鋼桁梁,項目建設工藝均有新突破。施工管理環節加強技術管控,確保每項工序質量,為提升橋梁項目建設水平奠定了有效基礎。
3 山區高速公路橋梁施工管理策略
3.1 貫徹落實精細化管理理念
山區高速公路橋梁項目建設受環境及相關因素影響明顯,為確保施工質量,提高工程安全性,應加強精細化管理,全面控制各施工環節細節,加強施工工序、人員、工藝要點、環境等因素的合理控制,有效降低對橋梁施工的影響[4]。
要結合項目特點和施工現場施工環境,加強施工安全風險評估,科學合理地制定施工方案,有效指導項目進展。加強質量安全控制,實行崗位責任制,明確具體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從而形成全員參與、全面控制的格局,有效提升管理質量。加強績效考核,提高人員參與熱情,采取PDCA管理方案,及時找出問題并處置,不斷調整施工計劃,嚴格落實項目施工細節,加強細節管控,尋找方案不足和管理漏洞,針對具體問題加以優化。做好精細化管理的宣傳工作,提高施工作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對精細化管理的認知,切實改善項目管理水平,保障工程質量安全[5]。
3.2 搭建數字化管理平臺
積極探索數字化管理模式,為山區高速公路橋梁項目施工管理奠定基礎,充分發揮技術手段和信息優勢,輔助橋梁項目施工。現階段,多數企業開展了數字化業務,并基于GPS技術和BIM技術搭建了數據平臺,為高速公路橋梁項目施工,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引導,為有效提升項目質量奠定了基礎。
工程設計環節通過利用無人機技術和三維可視化手段,對施工區域地質特點、線路環境、沿線狀況等精準識別和快速識別,準確采集數據資料,為工程可行性方案調整建立支撐。通過BIM技術的應用,實現多專業協調,以構建橋梁建造模型,實施碰撞分析和方案優化,對橋梁項目質量嚴格把關[6]。
施工管理過程中,充分發揮遠程監控系統優勢,基于項目管理發揮BIM技術優勢,通過App應用提高工作效率,實現對現場數據的精準采集,通過加強技術交底和現場監督,為項目順利開展提供技術保障,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從技術層面分析,搭建數字化管理平臺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質量控制方面,施工前進行施工方案的深度商討和科學優化,為后續項目的合理進展提供依據,減少設計變更的可能性。
(2)借助三維可視化方案的執行為項目設計和建設執行提供保障,提升設計方案可行性。
(3)安全生產管理方面,基于數字化信息平臺的搭建實現數據流通的便捷性,各部門之間積極有效配合,提升溝通協調性,為項目有效開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借助可視化操作平臺及時掌握現場數據,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技術支撐,切實降低項目管理成本。
(4)綠色施工管理方面,通過對監視系統的合理應用,及時準確地了解施工現場情況,為管理工作的規范性創造條件,現場施工人員通過對科學技術的科學合理應用,加強現場檢查提高工藝規范性,確保各項施工符合標準要求,全面提升項目管理水平[7]。
3.3 采取模塊化管理方法落實施工管理工作
模塊化分解橋梁施工項目,通過質量管理模塊、安全管理模塊、環保管理模塊、進度管理模塊等不同模塊的精準劃分,提高各分項工作質量,為提高施工效率奠定基礎。
3.3.1 質量管理模塊
隨著施工機械設備質量的不斷提升、裝配水平的明顯提高、施工工藝的顯著改善,施工質量管理面臨著新的挑戰,必須通過質量管理實現對人員、材料和設備的全面把控,有效提升施工質量[8]。
(1)要加強技術交底,對參與橋梁項目建設的工作人員及時培訓,使其了解橋梁項目施工難點所在,避免人為因素對項目施工質量產生影響。
(2)要在原材料環節做好質量控制,加強對機械設備、混凝土、水泥等原材料的質量把控,通過現場抽檢和試驗確保材料質量合規。
(3)事前檢測確保機械設備處于正常運行狀態,及時發現和分析問題來源,積極采取有效的維護方案加以處置,確保項目高質量完工。
3.3.2 安全管理模塊
建立健全組織機構,通過崗位責任制為項目安全生產提供保障。加強政府監管,建設單位主導,監理單位督促,施工單位負責,根據項目需求成立安全生產小組,明確崗位責任。
現場施工環節對橋梁施工安全產生直接影響,需通過監控系統的配置,為施工合理進度進行有效控制,及時了解操作狀況,為機械設備的安全保駕護航。嚴格執行設備操作規程,根據設備特點制定嚴格的運行機制,強化保養檢修制度,為橋梁項目建設質量提升提供保障[9]。
3.3.3 環保管理模塊
生態環境保障措施:
(1)保護植被。施工過程中秉承保護生態的理念,施工區域內的植被于施工完畢后恢復原狀。基于項目需求確實需要砍伐樹木或經濟作物時,需提前向環保部門和生態部門提出申請,并獲得批準后方可施工。
(2)現場保護。及時清理現場廢棄物,及時采用植被覆蓋或其他符合生態理念的處置方案。
水資源環境保護措施:
(1)以堤壩或壕溝將生活水源與施工場所相隔離,防止生活用水被污染。
(2)嚴禁設備清洗和施工的廢水排入水域。
(3)加強污水處置,做好日常養護。
大氣環境保護及防止粉塵措施:
(1)優先選擇低污染型設備,安裝空氣凈化設備防止空氣污染。
(2)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及時清理施工運輸遺漏的水泥、砂、石、土等用料,確保場地清潔。
(3)進行廢氣檢測,以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為基礎嚴格控制排放指標,治理大氣污染物確保廢氣達標后方可排放。
(4)加強廢氣處置設備檢測和維護,做好日常保養,確保設備運行正常[10]。
施工完畢后場地清理及環保措施:
(1)施工完畢后,及時清理現場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將垃圾運送至指定位置,及時平整場地并將其恢復至施工前的原貌。
(2)施工完畢后及時提出環保驗收,由當地政府及環保部門組織綜合驗收,獲得環評材料,避免遺留問題。
3.3.4 進度管理模塊
山區高速公路橋梁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工期任務緊,氣候條件、物資供應等均會對項目進度產生明顯影響,從而對橋梁工程施工效益產生干擾,故加強山區高速公路橋梁施工進度管理具備重要的現實意義。
橋梁施工進度管理中加強信息技術應用,可實現施工數據的精準提取和有效比對,從而動態掌握橋梁項目施工進展,及時發現施工問題,并通過管理優化加以改善。
3.4 加大施工現場的管理力度
建立并完善管理方案。山區高速公路橋梁施工作業管理內容繁雜,需基于項目施工作業現場狀況,有效落實各項規章制度與管理規范,為項目順利開展提供制度保障,切實改善工程效益。妥善分析橋梁管理需求,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強化目標責任,認真執行質控方案。工作人員嚴格執行技術操作規程與施工標準,強化進度管理與全流程監控,構建完善的質控體系,加強材料質量監督,確保施工作業符合技術標準。實行施工全流程檢測,及時發現作業環節可能存在的質量風險并加以處置。
推廣質量檢測新技術。加強施工環節材料質量檢測,進場抽檢和現場檢測,確保項目所用材料均符合質量要求。以橋梁項目工程施工需求為基礎,不斷更新技術方案與工藝,切實提升建設水平,改善項目管理,積極推廣新檢測技術,為提高項目施工作業效率,保障工程質量奠定基礎。
嚴格落實綠色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規范。橋梁施工管理在確保安全及質量的同時,需秉承綠色發展理念,基于項目特點與實踐需求積極推廣新理念和新技術,體現可持續發展特征。
箱梁預應力張拉過程中可通過智能預應力張拉系統的建設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員因素引發的質量問題,通過自動化智能控制減少人力成本與勞動強度,同時達到節約資源、降低能耗的目的。箱梁預應力壓漿環節,通過智能攪拌壓漿設備的合理應用,使作業效率明顯提升,達到了施工全流程自動化監測的目標,作業效率顯著提升,物料損耗明顯降低,工程支出有效減少。嚴格落實綠色管理理念,針對施工材料加強精細化管理,確保材料應用規范、合理,減少資源浪費,精確計算混凝土灌注樁材料用量,有效控制施工成本。
4 結語
綜上所述,山區高速公路橋梁存在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的特點,需克服地形、氣候等惡劣因素影響。該文基于山區高速公路施工難點與項目管理實踐,提出貫徹精細化管理理念、搭建數字化管理平臺、模塊化管理等針對性方案,期望通過相關措施的有效落實,同步保障項目施工質量與工程效益。
參考文獻
[1]李中元, 鐘浩生, 馮哲. 山區高速公路工程項目管理探討[J]. 黑龍江交通科技, 2020(7): 238-239.
[2]張仁峰. 云貴山區高速公路橋梁施工技術應用要點分析[J]. 科學技術創新, 2022(15): 94-97.
[3]王鵬. 山區高速公路橋梁工程中高墩施工技術應用分析[J]. 山西建筑, 2018(32): 190-191.
[4]尹作春. 道路橋梁施工中預應力的應用及存在的問題探析[C].上海筱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Proceedings of 2022 Academic Forum 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ETACM 2022)(VOL. 1), 2022: 76-79.
[5]王宏. 鋼結構橋梁在山區高速公路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 建筑技術開發, 2020(12): 127-128.
[6]徐凱鵬, 馮濤. 山區高速公路橋梁工程施工風險評估及研究[J]. 建筑安全, 2021(4): 55-59.
[7]李宏偉, 鄭路路. 山區高速公路橋梁工程先簡支后連續梁施工技術探討[J]. 工程建設與設計, 2021(4): 220-221.
[8]鄒天歌, 宋福春. 基于BIM技術的橋梁工程管理應用研究[C].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土木工程新材料、新技術及其工程應用交流會論文集(下冊), 2019: 1345-1349.
[9]白少聰. 山區高速公路橋梁工程的先簡支后連續施工技術[J]. 鄂州大學學報, 2020(1): 98-100.
[10]李成虎. 道路橋梁工程管理中動態質量控制方法的應用[J]. 低碳世界, 2022(5): 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