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
為滿足殘障人士的特殊需求,某購物平臺推出中國首個單只鞋銷售服務,鞋子可以只買一只!剛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我覺得,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不就是鞋嘛,特殊需求只要一只的話,買一雙,另一只扔了不就行了。很快,我就為自己這種想法感到羞愧不已。
只需要一只,那買一雙不就行了?這種思維,純粹是站在“兩只鞋”的角度思考問題。從這條新聞里,我們看到了那些“一只鞋”的角度:貴州的小劉,4歲時因車禍截肢后,買鞋的問題困擾了她33年,“買來的鞋,總是穿一只扔一只。”四川的小喬,在2008年那場地震中失去了右腿,這些年扔過的右腳鞋少說也有二三十只了,每次問售貨員能不能只賣一只鞋時,得到的回答總是:剩下的那一只我們怎么辦?廣西姑娘小歸7歲時失去右腿,努力拼搏拿下全國殘運會跳高冠軍,賣鞋小販將鞋子堆一起賣,她會偷偷拿兩只左腳的鞋,這一直是這位冠軍心中難以啟齒的“秘密”。
文明是什么?文明就是,穿兩只鞋的能想著那些穿一只鞋的人。
數據顯示,中國肢體殘疾人數量達2400余萬,截肢人數約為220萬。他們需要無障礙設施,也需要適配他們的商業服務。無障礙的商業服務,不僅是滿足他們的需求,更是讓他們感受到“一種正常需求”被商業尊重。
(摘自2021年11月5日《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