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為加快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探索新時代智能教研發展新路徑,近日,由徐州市教育局主辦的“基于區校協同的智能教研實踐共同體”項目啟動儀式暨共同體首次網絡教研活動在徐州市少華街小學舉行。中國電化教育雜志社社長曾祥翊、江蘇省電化教育館館長魏錫源、徐州市教育局副局長張寶民、徐州市泉山區副區長張浩等領導參加了活動。共同體成員單位的代表以及相關區縣的近400名教育者代表齊聚一堂,共同進行教研探索,共話發展與未來。
張寶民在講話中表示,近年來,徐州市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教育方式變革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大力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掀起教育數字化轉型熱潮。“構建城鄉網絡學習共同體,多措并舉振興鄉村教育;全面提升師生信息素養,加強數字轉型人才培養;筑牢教育‘數字基底,賦能新型教育應用發展;積極探索新型教育模式改革與實踐,深入打造精準教學新樣態”等工作卓有成效。
魏錫源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徐州市教育局大力推進智慧教育融合創新,積極參與國家智慧教育平臺試點工作,教育信息化工作特色明顯、亮點紛呈。
張浩在講話中表示,泉山區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全力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成效顯著。今年3月,泉山區教育局更是以全國第二名的成績成功入選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項目。泉山區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把握住難得的交流機會,相互研討,相互借鑒,推動泉山教育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泉山區教育局副局長陳湘從建設優勢、目標、內容、時序進度、預期成果等五個方面對“深度、精準、優質:基于區校協同的智能教研實踐共同體”項目的頂層設計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釋,為大家展現了未來區域同研互促、發展融合的美好愿景。
曾祥翊與揚州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副教授孫發勤分別作學術報告,肯定泉山區三年多來依托中央電化教育館智能研修平臺創新開展智能教研應用試點的出色成績,希望今后“基于區校協同的智能教研實踐共同體”項目能夠充分發揮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組織優勢,努力在問題導向、機制創新、模式探索、資源建設、教師成長、均衡發展等方面取得系統成效。
此次聯合江蘇、內蒙古、廣東、青海等地學校和部門創建基于區校協同的智能教研實踐共同體,既是推進教研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具體行動,也是提升基礎教育質量的有力之舉,對指導跨區域教學實踐、促進教師發展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徐州市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以平等開放的原則相互研討,以海納百川的胸懷相互借鑒,以合作共贏的理念相互連通,探尋具有普遍適用性的有益經驗和做法,更好地促進各地區教育協調發展、創新發展、開放發展,推動徐州教育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徐教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