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露露
“差生文具多。”
我上學的時候,初次聽到這句話,不以為然:“成績不好和文具有什么關(guān)系?這是把學習差的原因歸結(jié)到身外之物上,以逃避人的主觀不作為。”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fā)現(xiàn)這句話用來形容我自己真的是太貼切了,忍不住慚愧。
要運動減肥了,好,先買一塊運動手表;
要安排年度計劃了,好,先買一本漂亮的本子;
要開始閱讀了,好,先買一堆書,再買各種文具……
這樣的現(xiàn)象層出不窮,讓我想忽視都不行。但哪怕意識到了這種不對的行為,我也會用古人的話安慰自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可是,往往是工具備好了卻遲遲等不到行動:運動手表成了擺設(shè),漂亮本子在角落里落灰,書擺在書架里連塑封都沒拆……它們都在向我發(fā)出無聲的控訴,黑色的怨氣在周圍纏繞,終于讓我不得不直面這個問題。
我被迫開始思考:這是為什么呢?拋開意志力不夠這類常見的原因,我發(fā)現(xiàn)是因為我獲得成就感的方式變了!
當我做好了年度計劃時,我就好像已經(jīng)按計劃完成了任務(wù),并獲得了成就感;當我買到了運動手表,我就好像已經(jīng)完成減肥大計,并獲得了成就感;當我買了書和各種文具,我就好像已經(jīng)完成了閱讀計劃,并獲得了成就感……
可是,我沒有。我欺騙了“我”,這種成就感就是陽光下的泡沫,是虛假的存在!這種虛假的成就感就像刷短視頻時獲得的短暫快樂一樣,它不能豐富我的精神。
我開始控制自己“買買買”的想法,給每項打算做的事情做減法,把這種“文具”當作獎勵放在這項任務(wù)完成之后。當我邁出第一步時,我發(fā)現(xiàn)接下來的過程就變得容易起來。
要減肥,打開瑜伽墊開始鍛煉,一次運動就完成了;
要讀書,打開書本閱讀第一句話,不知不覺就把文章讀完了;
要寫作,打開“簡書”寫下標題,一篇隨筆很快就完成了!
雖然文章寫著寫著就偏題了,但我完成了,不需要筆記本,也不需要各種文具,只需要一部手機。
其實,很多年輕老師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比如說,學校希望年輕的體育老師成立一支校籃球隊,體育老師卻提出了很多硬件設(shè)備的需求。結(jié)果,硬件設(shè)備都到位了,體育老師不知道哪里去了。校長說,年輕老師一定要好好努力,抓住年輕的機會。可是,年輕老師經(jīng)常以沒有人引領(lǐng)自己、沒有機會外出學習為由,自我荒廢了好多年。
我們總是把行動放在一切準備就緒之后。可是,當別人真為你準備好一切后,你卻跟不上腳步了。真正的積極向上者,真正愛好學習的老師,是沒有什么阻擋得了他的。
過去,我在村小里教書,破舊的學校哪來什么操場?然而我的同事帶著學生在村子里的水泥路上進行短跑訓練,也能讓學生跑出村子,代表鎮(zhèn)里去市里參加比賽。一個剛開始連乒乓球都不會打的老師,居然成為學校的乒乓球教練,而且每年都能帶學生在市里參加乒乓球比賽并頻頻獲獎。還有,這個連音樂教室都沒有的學校,老師居然可以帶出學生到市里參加歌唱演出和比賽。
說實話,這些案例對那些一開始就提出很多條件的老師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諷刺。一個真正具有行動品質(zhì)的人,不會等待一切都準備好了才開始出發(fā),而是在還沒有準備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行動了。神奇的是,只要他一開始行動起來,很多問題就都會迎刃而解。
“差生文具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就是缺乏行動精神。那么,“文具”到底要不要呢?當然也是要的,只是說相比較而言,行動比“文具”更重要。
如今這個時代,“文具”其實早就在那里了。
對熱愛學習的老師來說,這是一個好時代。網(wǎng)絡(luò)上有太多的資源,可以讓你盡情地享用。你喜歡聽哪個特級教師的課,就可以搜索他的課,而且可以連續(xù)聽,一分錢也不要。更方便的是,你只要打開手機,一切都掌握在你手中。
過去,你在一個窮鄉(xiāng)僻壤的學校,身邊沒有人和你一起學習、共同進步,你可能會感到很孤獨。現(xiàn)在呢?有各種學習的微信群、各種讀寫的共同體,你會遇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熱愛學習的老師,交流、探討隨時都可以進行。
如果你熱愛學習,你希望成長,那就行動吧。
歸根結(jié)底,最好的“文具”就是你的行動。
(作者單位:浙江省瑞安市桐浦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