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之川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新時代的教育迫切需要用新發展理念統領,即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 發展理念。
創新是引領教育發展的第一動力。教育重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創新思維, 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大膽嘗試,創新創造。
協調是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堅持協調發展,除了協調好教育外部的各種關系外,更重要的是 協調好教育內部各參與主體的關系。比如,課程標準、教材編寫、教學指導與考試評價的關系,立德樹人教育 總目標與各學科學習的關系,各學科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與核心價值的關系等。
綠色是教育事業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綠色發展除了通過生態文明教育建設綠色文明校園,實現人與自 然和諧共處,培養綠色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外,還必須解答什么才是教育的“綠水青山”這一問題。一是滿足人 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渴望,切實提高教育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二是促進教育公平,讓教育改革發展成果 更好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熱點問題;三是落實各學科課程標準提出的核心素養,如 語文要培養“文化自信”“語言應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數學要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用數 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等。守住這些,也就守住了教育的“金山銀山”。
開放是教育事業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新時代、新科技改變著人們的“地球觀”和教育觀,實現人類文明 之間的和諧共存和互學互鑒。堅持開放發展,一方面,要引導學生通過更加密切的互動交流,促進對我國各 民族、世界各國知識文化的認知,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開闊全球視野,樹立世界眼 光,為人類和平與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要加強校際協同、城鄉統籌、科教結合,以強帶弱,互促共 進,構建家校共育、校內外協同的良好教育生態。
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本質要求。堅持共享發展,就是要樹立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 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意識。教育現代化絕不是某個地區、某個學校的現代化。教育工作具有社會性, 家庭、學校、社區不是相對孤立的“孤島”,而是彼此聯系、互相補充的“環島”。教師的舞臺不僅在書房、講臺, 還要與各學科、各年級教師實現資源共享,與家庭、社區實現經驗共享,與社會實現成果共享。
新發展理念是相互聯系、有機統一的整體,如果有一個落實不到位,其他方面也會受到影響,因此需要教 育工作者在教育實踐中自覺踐行。
(責任編輯:趙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