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丁
美術是一種藝術,是一種美化事物和裝飾事物的技術,是通過線條和色彩組合在一起的創作。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學習的初始階段,教師在展開教學時,需要結合多樣化的教學來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可以結合美術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操,引導學生進行美術的學習,感受美術學習的快樂,感受線條和色彩搭配的美感,潛移默化地在課堂的知識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新課標背景下,教育部對于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有了更多的要求,不僅希望學生能夠在美術的學習中具備一定的思想意識,能夠通過美術的學習來豐富自己的創新性。同時還希望學生能夠在美術中獲得欣賞與評價的能力,感受藝術感帶給自己的洗禮,豐富學生的意識,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作為一名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師,需要積極響應新課標背景下的教學要求。通過多樣化的方式來不斷豐富美術教學內容,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教學興趣和教學思想,讓學生可以全面地展開美術知識的學習,脫離傳統教學觀念,從刻板的教學變成生動的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思想意識與行動能力,讓學生具備藝術賞析和藝術創作的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學習的基礎建設時期,也是思想啟蒙的關鍵。教師在美術教學時,需要創新學生的思想,開發學生的大腦,讓學生能夠積極響應美術創作。在學習美術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綜合素質。
一、運用故事教學,讓傳統文化激活學習欲望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對未知事物具有一定的學習興趣,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對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大致了解,教師若一直采用傳統的授課模式可能會給學生帶來單一的教學感受,這樣并不能很好地對學生進行知識教學,會逐漸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為此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環境,以學生能夠接受且喜愛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教學。故事教學法是一種生動的教學模式,可以借助故事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難懂的知識點,幫助學生在故事中感受到藝術的情感和美術的文化,同時對傳統文化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能夠掌握一定的傳統文化,對傳統藝術和現代藝術發展有不一樣的認知,為此教師在展開美術教學時,可以結合講故事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內心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比如,《星空的聯想》是小學美術的教學內容之一,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內容來展開多樣化的教學,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教學體驗感。美術需要故事與想象,這樣可以全面展開拓展與教育。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展開教學內容,關于星空的故事有很多傳統的文化,教師可以利用一些中國傳統的文化故事來展開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據說嫦娥吃了西王母給的仙丹,輕飄飄地飛到了月亮上,住在那兒的廣寒宮里,至今還過著寂寞的生活,陪伴著嫦娥的只有那只一年到頭都在為嫦娥搗藥的玉兔。后來,也不太清楚從什么時候開始,月亮上又來了一個叫吳剛的人,只知道他是在修仙時犯了戒律,被罰到這里來砍桂花樹的。可是,桂花樹是棵仙樹,吳剛怎么砍得了呢!當他把斧子剛提起來,樹上的裂口又立即合攏起來了,就這樣,他就只能永遠在月亮上做著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 通過這個小故事,可以給學生更多的暢想,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星空的思考與感受之中,之后教師還可以引入梵高的畫作來展開星空的介紹,讓學生感受到星空的美麗與浩瀚,感受星空的神秘與藝術創作的快樂。之后教師再展開知識點的講解時,學生便可以很好地接受與理解,明白其中蘊含的內容和思想,對星空也有一定的暢想。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在故事的學習中感受到美術的藝術感,提升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欲望,學生可以帶著故事情節和屬于自己的想象展開美術知識的學習和探索,進而逐漸提升教學的效果,讓美術和傳統文化有效結合,拓展學生的視野,達到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美術教學要求。
二、引入游戲教學,讓傳統文化豐富美術課堂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游戲是學生十分喜愛的內容,教師可以結合游戲環節展開美術的教學,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不斷地思考與學習,積極融入美術的學習環節中,進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小學生可以快樂接受美術內容,提升美術教學的質量。在游戲設置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傳統文化內容來豐富游戲環節,讓學生可以在游戲玩耍的過程中掌握美術知識的內涵,逐漸感受學習的快樂,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影響學生,讓學生健康快樂地學習美術,在玩耍中掌握美術,在參與中獲得傳統文化思想。
比如,教師在美術知識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小游戲的活動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激發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你畫我猜”是一種和美術相關的小游戲,也是能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這種能夠與傳統文化結合的教學內容來展現美術內容。教師可以引入一個傳統文化的教學主題,通過“你畫我猜”的游戲方式來讓每一位學生都融入到游戲環節中。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小組的分配,讓學生有一個小團體進行相互的配合與學習,之后每一個小組都需要上臺來展開“你畫我猜”的游戲比拼,有一部分學生需要繪畫,有一部分學生需要進行猜畫的內容,而美術繪畫的內容是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可以是歷史文明的一些物質底線,也可以是中國民族的某些展現,通過不同的繪畫內容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藝術的思考與探究。在傳統文化中,包含了古詩詞、民族戲曲、國畫、書法、燈謎、行酒令等各種內容,這些內容都可以讓教師融入到美術實際游戲環節之中,通過“你畫我猜”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進行創新,同時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美術,思考如何通過美術來展現生動的傳統文化。在實際的游戲環節中,學生能夠更好地投入自己的經歷,感受美術帶給自己的快樂,進而逐漸提升自己的美術意識與實踐意識,在游戲中更好地學習與成長,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而達到小學教學的基本要求。
三、引入美術實踐,讓傳統文化拓展創造能力
美術知識是一種具有實踐能力和藝術創作性的科目,在實際的生活中美術具有較多的創作點,應用于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地方,在大街小巷、城市建設、服裝設計、居家裝置等中的一切事物,都蘊含著多元素的美術內容,有時尚風、古典風、國外文化 、傳統文化等元素,這些美術的創作與展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無線歡樂和視覺體驗。為此,教師在展開美術實踐創作的環節中,可以通過藝術與傳統文化的結合來引導學生進行綜合學習。在美術實踐中,學生需要一個物質載體來展現自己的美術技能和思想創新,而傳統文化具有許許多多的物質載體,能夠給學生帶來很多的創作靈感。教師需要在學生實踐過程中,通過引導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更好地觀察生活、觀察傳統文化,通過兩者的結合來更好地拓展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認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與成長。
比如,教師在展開《染色游戲》的教學時,可以通過實踐的方式來展開美術的訓練,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的熟悉美術繪畫的方式,了解染色的方式和過程,突破自身的思想束縛,以實踐的方式來給學生創新的機會。在染色的教學中,主要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折紙的基本知識,感受傳統文化的精美。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了解折紙染色的方式,如何通過折紙來制作精美的飾品,同時教給學生感受色彩之美的能力,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來進行創作與實踐。在教學前,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蠟染是什么。蠟染是我國傳統民間印染工藝之一,是一種藝術作品,能夠很好地表現物質的美感,線條流暢,裝飾性較強,圖案大多采用連鎖,是比較完整且精美體彩以花鳥蟲魚等圖形為素材來進行創作。而折紙是我國民間流傳的一種紙工藝,采用紙片經過折疊與組合,做出不同的形狀,能夠表現不同的情感與事物,是人們比較喜愛的裝飾作品。教師在對學生展開這類的教學時,需要先進行知識的講解,之后再通過實踐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與理解。教師可以先幫助學生理解傳統文化,之后展現一些傳統文化的作品,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其中的藝術,最后通過時間的方式來升華教學主題,讓學生動手參與到美術作品的制作之中,感受美術知識,感受傳統文化,投入自己的精神與注意力,讓自己與美術融為一體,潛移默化地拓展學生的欣賞能力與動手能力。
四、借助作品展示,讓傳統文化豐富美術靈感
藝術作品需要賞析與學習雙面結合的過程。教師在對小學階段的學生展開美術教學時,不僅需要對學生進行美術知識的講解,還需要給學生提供一些作品賞析的機會,通過作品賞析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美術知識,感受藝術情感,讓學生能夠陶冶情操,豐富認知。這樣,學生才能在日后的美術學習中感受更多的藝術與文化,同時能夠更好地觀察生活,在生活中了解文化,在文化中提升美術創作思想,獲得創作靈感。
比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彩泥世界快樂多》的教學時,可以通過教學和賞析的方式展開綜合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方式來為學生展現一些彩泥的世界,讓學生看看彩泥是如何制作的,同時彩泥的作品是什么樣子的,通過采集的作品展示以及相關的內容講解來幫助學生進行美術知識的學習。當學生對美術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知后,會主動發現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感受學習的快樂,感受美術作品的神奇,能夠具備一定的美術藝術感,進而逐漸提升教學的質量,在美術作品的賞析中獲得快樂。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生動的環境下展開抽象的美術講解,將藝術思想傳遞給學生,在視頻的生動教學下拓展學生的美術技術。最后教師在展開彩泥藝術制作時,學生也會學習其中的背景內涵、美術技術以及創作靈感,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將美術知識與藝術有機結合在一起,在學習中獲得屬于自己的感受與快樂,讓美術教學變得有趣且多彩。
總之,小學階段的學生需要認真學習美術知識,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讓學生可以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可以靈活學習,在生活中觀察事物,感受生活中的藝術。在美術和傳統文化的結合中,學生可以更好地展開知識的學習,感受中國和世界的傳統文化,吸收文化的精髓,進而達到美術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