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弘陽
體能又被稱為體適能,是指身體各個部位在遇到突發事件時的應變能力,包括著耐力、平衡性、柔軟性等等。對于人們體適能的發展應該從幼兒階段開始,為幼兒們今后的身體素質提升奠定基礎,也是為幼兒們今后的健康生活做好準備。因此,幼兒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采用戶外混齡自主游戲來促進幼兒體適能的發展,以此來幫助幼兒實現全方位發展、打好身體基礎。同時這也能夠助力幼兒實現個性發展、促進幼兒智力發育,對于幼兒今后的成長有著很好的助力作用。
《幼兒園工作規程》對于幼兒體育教學的目標有著明確的規定,要求幼兒體育教學時以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為目標,所以單純地提升幼兒身體素質是不完善的。幼兒教師需要注重對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而戶外混齡自主游戲就是幼兒教完成幼兒體育教學目標最好的幫手。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最大的特點便是打破了傳統單一班級活動的模式,讓更多不同年齡階段、班級的幼兒加入到了游戲活動當中,從而為幼兒們打開了與不同年齡段幼兒進行交流、交友的大門。戶外混齡自主游戲不僅能夠幫助幼兒們提高身體素質、促進其體適能發展,還能夠助力幼兒們更好地提升交流技能,認識到更多的朋友,從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在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當中,教師處于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幼兒們才是游戲中的主角。幼兒教師的責任便是引導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們參與到游戲活動當中,讓他們能夠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來完成游戲活動。
一、幼兒體適能發展現狀
就目前而言,我國幼兒教師在對于幼兒體適能發展方面的訓練會提前有目的性、計劃性地進行體育活動設計,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是幼兒教師會在保障幼兒活動安全性以及身心健康的基礎上來設計相關的體育教學活動,其目的便是以促進幼兒體適能發展為主,本質上是對于傳統幼兒游戲活動的創新改革。其次便是直接選擇能夠促進幼兒體適能發展的相關體育活動,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與之匹配,從而發揮出體育活動的教學效用,促進幼兒體適能的發展。
二、戶外混齡自主游戲對幼兒體適能的作用
戶外混齡自主游戲對于幼兒體適能的發展有著較大的幫助,科學研究表明,在進行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的過程中,大班幼兒往往會對于游戲內容、規則提出一些優化措施,甚至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提出一些適當的挑戰活動,這些活動往往能夠幫助小班幼兒在活動中變得更加靈活,實現體適能的發展。不僅如此,在進行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的過程中,幼兒教師還可以鼓勵不同年齡之間的幼兒進行互動交流,這樣也有助于幼兒體適能的發展。
戶外混齡自主游戲除了能夠促進幼兒體適能的發展之外,對于幼兒認知發展也會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因為在面對不同年齡段、不同認知特點的幼兒時,幼兒們之間往往會存在一定的認知沖突,在沖突得到合理化解決之后,幼兒們就會將沖突轉變為自己的新知識,以此來推動幼兒的認知發展,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成長。
三、戶外混齡自主游戲開展的策略
(一)確保幼兒活動量
幼兒教師在設計開展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時,要想能夠真正促進幼兒體適能的發展,就需要保障幼兒們的活動量。在幼兒教學當中,幼兒們的體育活動時間有限,往往只有上午和下午各一個小時的運動時間。因此,幼兒教師在帶領幼兒們進行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時,應該利用一些戶外器械與場地來協助幼兒進行動作訓練,通過這種方式讓幼兒們快速找到自主游戲的方向,加速幼兒們融入到戶外混齡自主游戲過程當中,以此來達到促進幼兒體適能發展的目的。
例如幼兒在帶領幼兒們進行“猴子爬樹”的戶外游戲時,教師便可以將百變條作為一棵樹,讓幼兒們用手和腳來進行模擬摘水果。如果幼兒們想要摘得更多的水果,就需要攀爬更多次才能夠得到。這樣就可以有效練習幼兒們的上肢力量,增加幼兒們的運動量。除此之外,幼兒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材料來助力幼兒們進行合作訓練。例如通過健身環來將所有幼兒連在一起,教師作為引導者來引導幼兒們做同樣的動作,包括前進、下蹲以及跳躍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幼兒們更好地增加活動量,并且能夠增強班級凝聚力,對于幼兒體適能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助力作用。因此,幼兒教師只有確保幼兒的活動量達到標準,才能夠助力幼兒實現體適能的發展,為幼兒們之后的學習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整合體育活動形式
幼兒教師在帶領幼兒們進行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時,需要認真結合幼兒們的實際情況來挖掘出具有教育價值的相關內容,繼而將其加入到自主游戲當中,最終達到豐富幼兒戶外混齡自主游戲內容的目的。例如幼兒教師在進行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時,不能夠過多地安排一些集體活動,因為這樣雖然可以拉近幼兒們之間的距離,但是會壓制幼兒們的天性,讓幼兒們的個性發展受到阻礙,無法發揮自己的能力。因此,幼兒教師要合理地設計一些自主游戲內容,并且給予幼兒們充足的時間來完成自主游戲,從而可以讓幼兒們在活動中獲得快樂,促進幼兒獨立性、創造性以及自主性的培養。
具體來講,幼兒教師要將戶外混齡自主游戲與不同的教育方式進行結合,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們進行自主性發展,為幼兒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幼兒教師可以將傳統游戲與現代元素進行有效結合,根據幼兒園的實際教學情況來探討游戲材料的可取性、游戲的價值等等。將其中可以參考借鑒的部分提出,從而對于目前幼兒園戶外混齡自主游戲內容進行改編創新,從而發揮出幼兒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的效用,為幼兒們體適能的發展起到正面積極的影響作用。例如可以設計開展區域活動游戲、功能區器械游戲以及社區游戲等等。
(三)加強教師指導能力培訓
幼兒教師作為幼兒教學的主導者,更是幼兒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的關鍵性人物,他們的素質、能力關乎到幼兒的成長以及體適能的發展。例如幼兒教師在進行混齡戶外自主游戲活動的設計時,需要對于游戲活動進行編排設計、器材選擇以及區域環境設置。幼兒教師的這些行為都會直接影響到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活動質量的高低以及對于幼兒體適能的發展。但是在當下,有很多幼兒教師的指導能力不強,雖然具備著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卻無法有效地應用在實踐當中。甚至有一些幼兒教師直接將一些網絡上的戶外混齡自主游戲套入到幼兒園體育活動當中,沒有考慮到其是否與幼兒園實際教學情況符合,最終的結果便是活動效果不佳,對于幼兒體適能發展沒有太大幫助。基于此,幼兒園負責人應該加強對于幼兒教師指導能力的培訓,從而保障幼兒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活動的順利開展,最終達到促進幼兒體適能發展的教學目的。
幼兒園負責人要想能夠有效提升幼兒教師指導能力,就應該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是邀請一些具有豐富指導經驗的幼兒教師來作為主講人來對于其他的幼兒教師進行培訓,將自己的指導經驗、方式進行分享,尤其是要培養幼兒教師的應變能力,在發現幼兒們出現不適或者是游戲過度的情況時,能夠及時制止或者是提前預防。通過這樣的培訓方式能夠有效幫助大部分的幼兒教師提升指導能力,讓他們在實踐中不斷嘗試、不斷提升。其次,幼兒園負責人可以讓多個幼兒教師組成小組,來共同涉及實施幼兒戶外混齡自主游戲,其中由一個具有豐富指導經驗的教師作為組長,從而帶領其余的幼兒教師進行實踐嘗試。在這樣的嘗試過程當中,幼兒教師們的指導能力可以得到顯著的提升,一旦出現問題組長也可以及時進行糾正,避免幼兒教師自己摸索和嘗試而對幼兒造成傷害。因此,通過這兩種方式可以有效幫助幼兒教師加強指導能力,對于幼兒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活動的設計開展起到保障作用,最終促使幼兒體適能能夠得到有效的發展。
(四)創設多種混齡戶外體育運動環境
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活動對于環境的要求較高,一旦環境不能達到要求,就會直接影響到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活動的開展。因此,幼兒教師在進行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活動的設計時,應該注重對于體育運動環境的設計,不能夠出現單一的環境,而是需要多元化的環境來滿足幼兒們的個性需求,助力幼兒們體適能能夠得到更好地發展,發揮出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的效果。
首先幼兒教師在進行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環境的創設時,應該對于幼兒園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體素質進行調查,繼而確定合理的身體素質發展目標,從而能夠根據幼兒身體素質發展目標來創設不同的運動環境。例如幼兒教師可以創設平衡類環境,從而發展幼兒平衡性,這類的區域包括尋寶區、鉆爬區等等。還有身體靈敏區域,其目的是為了發展幼兒身體靈敏度,這一類的區域包括滑輪區、攀爬區等等。除了根據幼兒們的身體素質發展目標進行區域創設之外,幼兒教師還需要根據幼兒園的場地情況來進行合理創設,否則即便是再適合幼兒的區域,沒有基礎設施和環境,也無法得到創設。因此,幼兒教師在創設環境時要考慮到幼兒園活動區域的大小、格局以及相關的場地設施等等,以此來劃分不同的環境區域,才能夠更好地助力幼兒完成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活動,促進其體適能的發展。最后,幼兒教師還需要根據器材的功能、擺放情況來創設環境區域。一般來說,戶外混齡自主游戲區域中的材料具有著真實性、低結構化、多元性以及層次性的特點。真實化以及低結構化可以讓材料貼近幼兒生活,滿足幼兒探索興趣。多元化以及層次化的材料可以兼顧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興趣愛好、探索需求等等。幼兒教師在了解到相關的器材功能之后,便可以根據器材的功能來創設不同的游戲活動,繼而根據游戲活動來擺放器材,創設出符合的區域活動。如果器材擺放雜亂無章,不僅會影響到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的開展,也會容易讓幼兒們在活動中出現損傷。因此,合理地創設多種混齡戶外體育運動環境可以有效發揮出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活動的教學效果,助力幼兒體適能得到有效發展,為幼兒們今后的學習成長打下堅實的身體素質基礎,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總而言之,發展幼兒體適能對于幼兒今后的成長有著重要意義,幼兒教師需要通過設計合理的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活動來為幼兒們體適能的發展奠定基礎,讓幼兒們在游戲活動中獲得快樂、得到提升,從而助力幼兒實現身心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