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意
《2022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指出:我們要聚焦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引導學生明確人生發展方向,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022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基于義務教育培養目標,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細化為本課程應著力培養的核心素養,體現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要求。
《2022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作為學校美育載體的藝術課程包括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五個學科。這五個學科以藝術實踐為基礎,以學習任務為抓手,有機整合學習內容,構建一體化的內容體系。在義務教育階段尤其以音樂和美術學科從始至終貫穿,是藝術學科最基礎學科。音樂學科美育更強調實踐性,對學生進行音樂智能的提升,在體驗中不斷感受音樂、表達情感,是音樂美的享受、心靈的凈化,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等,具有審美性、情感性、實踐性、創造性、人文性等特點,音樂課程圍繞的音樂核心素養總目標進行實施。尤其在審美感知音樂作品、藝術表現音樂內涵、創意實踐音樂想象、文化理解音樂人文等方面,新課程標準給音樂課程建設指明了新方向。
第一在審美感知方面,以培養學生審美感知能力、獲得審美體驗為重點,從藝術美到自然美、生活美和社會美的感知,旨在培養學生具有一雙能發現和欣賞美的眼睛和耳朵,側重指向有關審美感知的核心素養。在音樂藝術作品審美體驗中,必須從音樂作品出發,采取不同年齡特點方式,進行唱游、節奏游戲、情境聆聽、故事導入、角色體驗等多元智能方式加以體驗。
第二在藝術表現方面,在音樂藝術作品審美體驗基礎上,對音樂作品在演唱、演奏、綜合表現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呈現,可以是朗誦、說唱、角色扮演、器樂演奏、舞蹈、游戲等等。
第三創意實踐方面,以培養學生運用媒介、技術和獨特的藝術語言進行音樂創作、表現的能力,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目標,側重指向有創意實踐的音樂核心素養。
第四文化理解方面,主要以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感受和理解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堅定文化自信,了解不同地區、民族和國家的歷史與文化傳統,形成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文化價值觀為目標,側重指向有關音樂文化理解的核心素養。
在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四維總目標下,音樂學科根據學科特點和育人要求,分學段擬定了學段目標,其中低(1-2年級)、中年段(3-7年級)在小學,高年段(8-9年級)在中學,分學段設置了不同學習任務,將學習內容嵌入學習任務中,以結構化的方式整體呈現,并在教材中以不同單元主題呈現,每個主題可以結合不同學科的知識進行融合,課程內容包括“音樂欣賞”“音樂表現”“音樂創造”和“音樂表現”四類藝術實踐,涵蓋十四項具體學習內容,具體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
學習內容體現了如下特點:
一是音樂課程的實踐性:以音樂為本,親身體驗實踐,凸顯音樂藝術實踐的重要性,每個音樂體驗過程都需要親身經歷、感同身受,深入實踐才能引起共鳴,有感而發。
二是音樂課程的基礎性:將音樂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作為音樂課程學習的最基本學習內容,不是不要基礎,而是更關注音樂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掌握并能有效運用它們,這是培育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關鍵,唯有基礎打牢,才能更好地表現和創意并傳承優秀音樂文化。
三是音樂課程內容的綜合性:音樂作品的學習,都融入了作品與個人觀點和相關文化,通過作品學習,需要了解不同文化身份的創作者、表演者、傳播者和參與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張。它們背后的音樂文化都具有深刻的社會性,需要綜合學科知識的聯系,必然突破各個學科的局限,成為一種與其他學科相互融合的綜合性實踐活動。
音樂學習內容以上特點,要求我們音樂學習一定要情境生活化加以體驗實踐。新課標的要求和多元智能理論是息息相通的。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音樂智能的提升是和其他智能并行的。他指出多元智能理論在個體身上表現為相對獨立存在著的、與特定的認知領域和知識領域相聯系的八種智能。這八種智能分別是語言智能、音樂智能、數理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自我認識智能、人際交往智能、自然觀察智能。它們相對獨立,同時并存,相互補充,統合運作。加德納認為,一方面,智能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組能力;另一方面,智能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獨立的方式存在的。學校在發展學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時,必須留意每一個學生都擁有某些方面的智能特別突出;而當學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進度時,要引導學生運用其強項學習,而不是讓學生因此受到責罰。運用多元智能理論進行音樂課程學習,孩子們能更積極、高效地投入學習,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
我們借鑒和融合了世界先進的三大音樂教育進行教學。達爾克羅茲教學法認為:“音樂學習的起點不是鋼琴、長笛等樂器,而是人的體態活動。” 它充分強調音樂學習中運動智能的發展。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即原本性的音樂教育,它是同動作、舞蹈和語言聯系在一起的,以節奏為基礎,結合身體律動,唱、奏、動、聽綜合教學的音樂教育,八種多元智能都得到加強。柯達伊教學法,其教學法主要內容是首調唱名法、柯爾文手勢、節奏唱名、節奏和唱名的簡記法,它是語言智能、動覺智能、交流智能和音樂智能的結合很好的范例。多元智能理論是對素質教育的最好詮釋,運用多元智能理論提高小學生音樂素養,正是小學音樂教育對培養具有核心素養“全面發展的人” 的具體實踐。
多元智能理論融入音樂課程提高小學生音樂素養在課題實踐中開展,充分發揮了多元智能理論的作用。
以人教版二年級第二單元《大頭娃娃》(唱歌課)為例,多元智能方法實現了本課音樂核心素養四維目標:1. 審美感知,能準確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2. 藝術表現,能用不同的智能方式表現歌曲的四個樂句;知道頓音要唱得短促、輕快;為歌曲設計演唱時的力度變化。3. 創意實踐,能合作創意展示大頭娃娃舞。4. 文化理解,了解大頭娃娃舞這種民間舞蹈的由來,培養對民間音樂的興趣,堅定文化自信。
具體教學過程,課堂以師生音樂旅行團旅行為線,以游戲任務闖關為步驟,多元智能方法應用為載體展開。
(一)導入:今天的音樂課旅行來到鄉村過新年,我們先認識一下正月村莊表演明星是誰?是大頭娃娃,可愛的他們扎著小辮子,正在搖頭晃腦地跳舞呢!
(設計意圖:愉快旅程導入激趣,視聽享受激發探究欲。)
民俗大頭娃娃介紹:民間有很多相關的傳說,大頭娃娃(羅漢舞)可以驅鬼,戴上這個慶祝以后,莊稼可以豐收,人民生活可以幸福。
(游戲一)特色模仿:夸張的笑臉表情和眼神,男女老少都有,表演神情到位:眉開眼笑,合不攏嘴。
學會表演表情,和村里人一起跳羅漢舞過新年吧。
(設計意圖:模仿角色,享受模仿秀過程的愉悅。)
(二)學習歌曲節奏
(游戲二)學擊鼓:現在讓我們聽聽歌曲《大頭娃娃》,跟著音樂拍節,感受一下大頭娃娃可愛的形象。
播放范唱,跟著音樂用X X X X X X X 聲勢體驗擊鼓強弱打節奏。
(設計意圖:身體運動智能韻律融入打節奏,樂在游戲中,享受鼓手樂趣。)
(游戲三)學笑聲X.X? XXXX? X.X? XXXX笑聲
啞劇表演笑聲,形態引導出不同姿勢至少三種造型,及笑聲頓音的唱法。
(設計意圖:在生活體驗中,感受頓音唱法,語言、運動、音樂智能緊密結合學習新知識。)
(游戲四)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朗讀,先看看節奏和歌詞,請同學們按照節奏讀一讀歌詞。注意,節奏中紅色的部分是附點音符,有附點八分音符和附點四分音符,要注意這里老師是怎么讀的。
邊拍節奏邊聲勢讀歌詞。
(設計意圖:在聲勢讀歌詞中,體驗語言、運動、音樂智能的緊密結合。)
(三)學習歌曲旋律。跟著錄音學唱歌曲。
1. 在44 66和33 55這幾個音上出現的小三角頓音,告訴我們在唱這幾個音的時候要有跳躍感,像小皮球向上彈一樣唱,你們來試試。
2. 跟老師一起完整演唱歌曲的旋律,請你們邊唱邊感受,這四句旋律中有沒有相同和相似的樂句。相同做不同處理在體態律動上。
3. (游戲五)表演唱并歌曲處理。歌曲的情緒是活潑的,我們怎樣能唱出活潑的感覺呢?
我們來為相同和相似的樂句加上一點力度變化試試。(完整演唱)
現在我們來跟著伴奏一起演唱這首歌曲,邊唱邊拍手并加入打鼓。
4. 表演唱進行游街綜合表演
(游戲六)觀眾的啞劇放鞭炮,擊掌和掛燈籠
(設計意圖:游戲五、六綜合運用語言、運動、空間、自我認識、人際交往智能,把音樂情境表現身臨其境,喜慶熱烈,同學們不知不覺應用了課堂音樂所學,喜愛民俗,心中根植中華優秀文化。)
(四)歌曲拓展
看表演大頭娃娃舞《豐收樂》三個游戲,同學們,今天我們唱的大頭娃娃,是我們國家很多地方在過節的時候所跳的一種舞蹈。我們來表演一段大頭娃娃的舞蹈游戲。一起過新年吧。
(游戲七)家門口的大頭娃娃:
分小組合作展示不同大頭娃娃游戲。
分角色:鼓隊、大頭娃娃表演隊、歡迎觀眾隊、歌唱隊。
聽音樂游戲開始,并進行互相點評!
(設計意圖: 游戲七是綜合創意表演,情境全方位多元智能融入表演,提升同學們音樂核心素養。)
(五)總結和作業布置
老師和同學總結,布置作業:回家畫大頭娃娃獎標并設計動作和樂器伴奏表演唱給家人慶祝新年。
《大頭娃娃》樂曲中表演出教室,同學們再見!
(設計意圖: 多元智能方法融合新課標要求,在情境實踐中體驗游戲樂趣,讓同學們對音樂審美感知,并掌握知識,繼承傳統、理解文化、藝術表現、創意實踐,不斷提升同學們民族自豪感和培育文化自信心。)
將藝術與生活相結合,讓藝術始終存在于我們的身邊,耳濡目染,讓學生們由此提高自身素質,這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我們課題研究的追求。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新時代的大美育課程體系,就是這樣的心靈體操,它立體、多元、豐富,充分彰顯和輻射出積極精神能量,激發我們課題組老師們致力實現教育初心和理想: “讓美永駐我們心間!”
*該文為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課題《運用多元智能理論提高小學生音樂素養的研究》課題批準號:FJJKZX21-253對《2022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的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