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霞
繪本是豐富課程資源的重要途徑,在平常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挖掘英語繪本中的資源,用于課堂教學,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從而促進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把繪本融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呢?筆者認為,PEP教材的各個板塊,課外閱讀等都可以融入繪本教學。我們還可以創(chuàng)編、設(shè)計繪本用于教學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繪本教學,鞏固延伸
學生經(jīng)過一節(jié)課的灌輸式學習,積極性難免降低,思維活躍率也不高,如果這時候能加入相關(guān)主題的繪本拓展,學生的積極性必定高漲。
(一)延伸詞匯教學,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授詞匯時往往注重詞匯的發(fā)音和學生的掌握程度,大多以機械地跟讀和朗讀為主,缺乏趣味性,若能把詞匯教學融入繪本學習中,在繪本提供的情境中自然習得單詞,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更能為學生提供模仿表達、口語交際的素材。在學習三年級上Unit 6 Meet my family的人物稱呼詞匯后,筆者給學生們選擇繪本Toms family作為拓展資源,Tom一家的家庭關(guān)系與一般的家庭關(guān)系相近。繪本以Tom的口吻向孩子們介紹: “This is my father. This is my mother. This is my...”。之后,讓孩子們角色扮演,以Tom的身份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這樣,既鞏固了father, mother, baby brother, uncle, aunt等課堂新授詞匯,又激起了學生們學習的興趣。
(二)融入對話教學,提高閱讀能力
小學英語PEP教材,對話篇幅小,教師教學是大多注重學生句型的掌握,對于語篇的閱讀和拓展關(guān)注的很少。繪本句型復現(xiàn)率高,讀起來朗朗上口。把繪本教學融入對話教學中,結(jié)合圖文,對學習內(nèi)容進行深化和豐富,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擴大學生的閱讀面。
在教學Do you like pears?時,筆者給學生們選擇繪本A very hungry snake。這個繪本是一個二拍子的作品,每兩頁這只好餓的小蛇就會有一個非常有趣的造型,第一幅是找,第二幅是吃。筆者給圖片配上了有趣的故事:“a red apple, a yellow banana, a white rice ball, a brown pineapple, purple grapes, tall apple trees...”筆者主要用已學過的顏色類和水果類單詞進行描述。引導學生說出句子“I like the red apple. I like the yellow banana. I like...” 幫助學生自學故事。緊接著脫離圖片及文本,要求學生復述故事。最后結(jié)合本單元重點句型“—Have a / some... —OK / Thanks. I like...”讓學生將故事改編成對話,如:“—Have some grapes, little snake? —OK, I like grapes.”這一步步由淺入深的教學步驟,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將學生的興趣延長,印象加深,文本內(nèi)容得到進一步鞏固,英語思維也得到更好地拓展和訓練。
(三)滲透語音教學,培養(yǎng)英語語感
繪本的詞匯,復現(xiàn)率高,并且具有一定的節(jié)奏和韻律。教師可以挖掘繪本中詞匯和句子的語音、語調(diào)、連讀、重音、爆破等語音知識,用于英語教學,通過聽、說、讀等多種途徑,讓學生感受英語的發(fā)音規(guī)律,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語感。如四年級下Unit 4 At the farm語音課“or”的教學,筆者選擇繪本Yorks Horns作為拓展資源。首先由游戲the best shooter導入,復習含有“or”的詞匯,如:forty, sport, short, storybook等。讓學生找出單詞中發(fā)音相同的兩個字母“or”,理解“or”的第一種發(fā)音規(guī)則,即發(fā)
/??/音。然后筆者出示繪本的主人公York的信息:Im very busy. I read a word. I watch a worm. I play with Worf. I have so much work.從而引出含有“wor”的單詞,如:work, word, worm等,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or”的第二種發(fā)音規(guī)則,即發(fā)/??/音。最后出示繪本故事,讓學生聽故事、講故事,在熟悉的語境中再次感受字母的發(fā)音。學生看著有趣的繪本故事,聽著生動的配音,表現(xiàn)出了很高的積極性,最后還能獨立講述故事,高效率地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二、繪本閱讀,拓展視眼
兒童文學博士徐丹說:“繪本最厲害的地方就是讓孩子在無壓力的狀態(tài)下愛上閱讀?!币虼?,教師應(yīng)帶著孩子一起走進繪本的世界,感受繪本世界的奇妙,與植物對話,和小動物一起歷險,感受飛翔的刺激,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提高孩子們的閱讀能力。
(一)以圖為引,提高探究能力
繪本不僅僅在講述故事,還配有精美的插圖,這些插圖并不是與文字脫離的配圖,插圖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這些精美的圖片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所以,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預測、猜想故事的情節(jié)。選擇一幅關(guān)鍵的圖片讓學生細細地觀賞圖畫中的形象、色彩、細節(jié)等,感受或猜測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意蘊。如在進行繪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教學時,我們出示封面的插圖,讓學生猜猜這是一只怎樣的caterpillar?你是從哪兒觀察到的?讓學生們在觀察中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呈現(xiàn)一張肥胖的caterpillar圖片并設(shè)問:What happened? 這樣迅速調(diào)動了學生的知識儲備,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課堂氛圍特別活躍。
(二)以演輔讀,激發(fā)閱讀興趣
繪本閱讀時教師可以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充滿激情的面部表情來加以輔助,讓閱讀如同話劇一樣在學生的眼前栩栩如生地“演”出來。教師投入了感情,才能感染到學生們,激起學生的共鳴。孩子是最富有模仿力的一個群體,教師的示范就是他們最好的榜樣,有了那樣引人人勝的示范后,他們會用更積極的態(tài)度、更激昂的熱情來表現(xiàn)自己的演繹才能。他們會孜孜不倦地練習朗讀,試圖表現(xiàn)得比其他人更為出色。
(三)鼓勵創(chuàng)新,釋放學生天性
學習完繪本,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思考:在閱讀的過程中,你學到了什么?你最喜歡繪本中的哪個片段?為什么?繪本給了你什么啟發(fā)?你愿意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現(xiàn)你所學到的內(nèi)容?學生可以以朗讀、表演、續(xù)編、改編、海報或手抄報的形式來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如在學習完繪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后,筆者設(shè)問:Do you like caterpillars? 針對故事主角caterpillar進行小組討論,學生們的討論非常激烈,積極發(fā)表觀點和見解。一位學生說:“I dont like it because it is fat.”還有一位學生說:”I like it because it can turn to a beautiful butterfly.” 多么真實而質(zhì)樸的童言!通過閱讀繪本,孩子們不斷進行著思維的碰撞,認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天性得到了極大地釋放。
三、繪本改編,培養(yǎng)興趣
我們的學生學習英語缺少語言環(huán)境,他們從有限的教材中接觸不到地道的英語。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挖掘各種拓展性素材輔助教學,讓學生感受英語語言的魅力,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繪本創(chuàng)編就是一種卓有成效的方法。
教師需要自己創(chuàng)編貼近教材的繪本,使繪本為教材服務(wù)。在教學三年級上Unit 5 Lets eat 詞匯課時,筆者創(chuàng)編了Dora the explorer繪本。繪本取材于孩子們耳熟能詳?shù)膭赢嬈簮厶诫U的朵拉,講述的是Dora的grandma 生病了,Dora帶著點心去看grandma。故事伊始,筆者先讓學生猜測Dora的籃子里裝著什么,從而引出本課的新詞匯:bread,eggs,milk,juice。 學完這些詞匯后筆者又設(shè)置了catch the balloons和請小烏龜幫忙過河這兩個關(guān)卡。Dora通過閱讀氣球上的新詞抓住氣球以達到鞏固詞匯的目的。在過河時,Dora必須先喂飽這些饑餓的小烏龜,這樣就自然而然地引出句型:“Have some bread. Have some juice. Eat some eggs. Drink some milk.”。通過重重考驗,Dora最終成功來到grandma 的家。這樣的繪本設(shè)計符合小學生心里發(fā)展的規(guī)律,能夠緊緊吸引學生的眼球。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在故事中掌握了新的詞匯和句型,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和高漲的積極性。
又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ou”發(fā)音時,筆者創(chuàng)編了繪本Cows house。繪本講述了一只mouse到Cows house尋找食物,被cow趕回家的故事。筆者首先呈現(xiàn)Cows house,讓學生感受“ow”“ou”這兩組不同的字母組合相同的發(fā)音。緊接著呈現(xiàn)一只mouse在偷吃pound cake,教學“ou”的發(fā)音。小老鼠被奶牛發(fā)現(xiàn)后被趕出house,在逃跑的過程中,筆者設(shè)計了小老鼠過河的環(huán)節(jié)。學生根據(jù)“ou”的發(fā)音規(guī)則拼讀石橋上的每個單詞,最后把小老鼠送回家。之后筆者又設(shè)計了幫小老鼠整理房間的環(huán)節(jié),給這些相同發(fā)音的不同字母歸類。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隨著故事情節(jié)很好地掌握了“ou”的發(fā)音,也能區(qū)分含有相同發(fā)音的不同字母組合的單詞。這種學中玩、玩中學的教學方法,不僅極大地提高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繪本不僅是運用知識的過程,還是發(fā)展能力和體驗情感的過程。利用繪本為支架,為學生搭建語言、語句的基本框架,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為學生英語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引領(lǐng)學生在繪本的輔助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提升,最終達到教學目的,體驗學習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