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洪濤
編者按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教育系統的首要政治任務,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2022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決定》發布,要求認真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宣傳工作。為此,本刊從今年1月起特開設《學習筆談》專欄,推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河南教育在行動”策劃,在我省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的熱潮,推動黨的二十大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在教育系統落地、落實、見效。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們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發展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逼巾斏绞薪逃w育局高度重視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其作為當前的重要工作去落實,以學促知、以學促行、以行促效,努力抓公平、促改革、提質量,進一步增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不斷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塑造“美好鷹城看教育”的品牌。
一、強化學習,深入研究,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認識到位
一是深刻領悟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大是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的大會,科學謀劃了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具有較強的思想性、戰略性、前瞻性和指導性。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用實際行動努力做好新時代教育教學工作。
二是深入解讀黨的二十大報告。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釋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是黨和人民智慧的結晶,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三是準確把握關于教育的新思路、新戰略、新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教育、科技和人才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一同部署,著重強調了教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作用,是黨對教育發展戰略,對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理念的新突破。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確??平膛d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
二、多措并舉,全員參與,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到位
一是著力抓好學習培訓。平頂山市教育體育局高度重視,組織全市廣大干部職工和師生通過不同方式收看了黨的二十大開幕式。局黨組積極發揮頭雁作用,帶頭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學習,制訂詳細的學習計劃,突出學習重難點,帶動平頂山市教育系統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通過貫徹落實“五種學習方式”及“第一議題”“三會一課”制度,我們借助學習強國平臺、網絡干部培訓、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等進行深入學習,力求學深學透、融會貫通,形成了“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良好氛圍。
二是廣泛開展宣講巡講。我們結合主題教育活動,采取多樣的方式,對全體黨員干部和廣大師生開展宣講活動,以師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分層次開展,實現全覆蓋;組織平頂山市教育系統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教師代表等成立宣講團,深入開展校園巡講;結合領導干部上講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堅持領導帶頭,以實際行動帶動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學習;結合大家的思想和工作實際,真正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講透徹、說明白,讓廣大師生都聽得懂、能落實,不斷增強宣講的實效性。
三是有機融入教育教學。我們將黨的二十大精神有機融入思政課教學和專業課教學,用黨的光榮傳統、優良作風和輝煌成就、歷史經驗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組織開展關于黨的二十大精神課題研究,形成一批有影響力的課題研究成果,結合專家學者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解讀,強化日常運用,加強正面引導。
四是精心組織新聞宣傳。我們精心策劃、集中報道平頂山市教育系統廣大師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情況,對引發的熱烈反響、產生的積極評價及具體舉措、實際行動進行全方位宣傳。我們通過多種形式和手段,如設計制作宣傳展板、印制發放宣傳單等,使宣傳活動接地氣、動人心,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堅定信心,奮勇前行。同時,我們有效利用官方網站、官方微信、微博、抖音等網絡宣傳平臺,開設網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專欄,制作新媒體產品,不斷展現全市教育系統的新面貌和新作為,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三、真抓實干,踔厲奮發,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位
一是提高站位興辦教育。我們堅持實施“三全育人”鑄魂工程,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大力開展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活動,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實施思政課教師能力提升工程、思政課集體備課制度,持續推進領導干部上講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師生面對面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有針對性地回答一些綜合性、深層次的理論和認識問題,引導全市教育系統廣大黨員、教師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
二是著眼全局謀劃教育。著眼鄭洛平“新三角”建設戰略全局謀劃教育,聚焦“四城四區”建設,圍繞“一主兩優四新多支撐”制造業新體系,大力打造一批富有優勢和特色的重點專業和特色專業集群,進一步優化發展電氣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相關專業。深入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城鎮小區配套園治理“回頭看”工作,持續開展普惠性民辦園認定。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科學調配義務教育資源,優化和擴充城鎮教育資源,加快推進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程和局屬重點項目。持續加大辦學硬件投入力度,大力推進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等項目,擴大學位供給,積極改善辦學條件。指導各高中學校制訂多元特色發展規劃,遴選6所市級多樣化發展示范校。深入實施中等職業學校標準化建設,支持高等教育創新發展。
三是以人為本發展教育。打好“雙減”攻堅落實戰,持續做好校外培訓治理,提高校外培訓監管行政執法能力,依法規范民辦教育健康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支持發展貧困地區教育。持續抓好學校防汛減災、校園周邊綜合治理等各項工作,營造和諧穩定的教育發展環境,筑牢校園安全防線。
四是把握規律提高教育。落實落細《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實施方案》,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推進校園體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設,創建一批國家級、省級、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和體育特色學校。深化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推進“縣管校聘”改革制度化、常態化,實現全覆蓋。深化教師隊伍梯級發展,加快高水平“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持續開展學科教研中心組和學科教研基地建設,積極謀劃學校發展,改革課堂教學,打造高效課堂。開展“雙減”背景下教育質量監測,建立教科研成果推廣轉化機制,深化教研改革。不斷拓展“三個課堂”在教育教學中的常態化應用,積極發展“互聯網+教育”,加快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遴選1個全市智慧教育示范區、2個示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