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
“你保護自己的瓜地沒有錯,但是為了保護瓜設置張開的網子誤傷了小鳥,我就得管。”襄陽安能熱電集團退休老黨員黃秋生,在襄陽是出了名的愛管“鳥事”。
熱愛攝影的黃秋生喜歡端著相機拍各種小鳥,一拍就是近30年,漸漸成了自學成才的鳥類專家。黃秋生對鳥類的熱愛影響了很多攝影愛好者,他們紛紛加入愛鳥護鳥的隊伍,并成立了襄陽野生鳥類保護協會黨支部。
襄陽市樊城區吳崗村村民陳瑞家庭困難。駐村第一書記方湘安發現陳瑞家后山上的竹林里有白鷺、夜鷺、池鷺等7種上千只鷺鳥在此棲息繁衍,是襄陽地區已發現的規模最大的鷺鳥棲息地。方湘安找到黃秋生,“觀鳥扶貧”的想法一拍即合。兩人帶著支部的黨員,把陳瑞家的二樓平臺改造成觀鳥棚,每年春末和夏季鷺鳥在此棲息繁衍時,黃秋生就組織召集鳥友在此拍鳥。
每到這時,陳瑞一家忙得不亦樂乎。鳥友們每人交30元餐費,陳瑞的母親在家做飯為鳥友們提供午餐,農家產的蜂蜜、青菜,散養的土雞,都成了鳥友們喜歡的土特產。看著這些“白鶴子”能帶來收益,村民們更加愛護這些小精靈,陳瑞一家的生活也有了保障。
南漳縣九集鎮易家灣村的金國玉養了200多只鴨子,天一亮鴨子就跑進附近的清涼河嬉戲。但每年冬天總有些“野鴨子”來搶食吃。
“老鄉,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可不能趕啊。”黃秋生在追著鴛鴦一路拍到清涼河,看到金國玉拿著棍子想趕走“野鴨子”時連忙阻止。
作為襄陽市老年大學生態攝影班的老師,每期的實踐課上,黃秋生就會帶著學員來南漳清涼河拍鴛鴦。來了就不能空著手回去,金國玉家的鴨子、鴨蛋都成了搶手貨,學員們個個都是滿載而歸,金國玉樂得合不攏嘴,每年都盼著鴛鴦早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