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璇 田原
2022年12月10日—12月14日,由湖北省委組織部、共青團湖北省委牽頭舉辦的全省高層次人才國情省情研修班在省委黨校舉行,來自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用人單位的65名高層次人才,進行了為期5天的研修培訓。
院士輔導、專題教學、分組討論……培訓內容豐富,學員們收獲頗豐。大家一致認為,通過此次研修,增強了服務湖北改革發展、助推民族復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嚴謹治學、科研報國的積極性和進取心。
在政治學習中堅定理想信念
舉辦高層次人才國情省情研修班,是以實際行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重要思想,落實黨的二十大、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加強人才思想政治引領的具體舉措。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突出了人才的“引領驅動”作用。
“舉辦此次研修班,展現了省委求才惜才、重才愛才的情感溫度,也體現了實施人才強省、科教興省戰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工作力度。研修班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主要內容,引導學員加深對國情省情的了解,提升‘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省委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表示。
這是一次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思想認識的大課堂。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何光耀、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教授姜濤,分別圍繞黨的二十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作了全面、系統、深入的解讀,號召學員立足實際,擔當作為,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荊楚篇章中建功立業。
“既有政治高度,又有理論深度,還有實踐維度,這真是一次難得的‘充電’之旅。”“全面系統地學習了黨的二十大精神,感覺非常及時、非常解渴。”……授課專家深入淺出的講解、生動鮮活的語言引發了學員的共鳴。
在交流研討中明確前進方向
2022年12月13日晚,一場關于“如何立足崗位,支持湖北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大討論在省委黨校如火如荼地進行。
“我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保障能源資源安全的要求為指導,加強深地儲能技術研究,凝練我國深地儲能產業化關鍵技術及應對措施,為確保我國能源資源安全和‘雙碳’戰略實現提供科技支撐。”中科院武漢巖土力學所研究員王同濤說。
“未來,我們會重點開展重大疾病的分子診斷與精準治療科研創新工作,致力于在相關研究領域取得標志性成果,引領行業技術進步,并切實推動診療領域成果轉化。”湖北大學副教授葉曉雪說。
“我作為玉米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研究工作者,需要繼續努力,圍繞玉米產量性狀的遺產解析和高產優質玉米新種的創制,開展創新性研究,為提高農民收入、支撐湖北農業現代化貢獻力量。”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劉磊說。
“生態環境保護是推動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題中之義,作為生態環保鐵軍,我們將守牢流域安全底線,加強科技創新驅動,協同推進減污降碳增綠,持續改善生態環境,為美麗湖北建設貢獻科技力量。”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工程師易川說。
“我們每一位海外歸國人員都應自覺承擔歷史使命,結合自身經歷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為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貢獻一己之力。”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池小東說。
思想在碰撞中升華,共識在交流中凝聚。通過學習研討,學員們相互砥礪,進一步堅定了目標方向,凝聚了奮進力量。
在新征程中弘揚科學家精神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此次培訓,科技報國、科技創新、科學家精神等關鍵詞頻頻被提及。
研修班《湖北省科技創新政策》《將大國重器拿在手里——中國信科自主創新與轉型發展之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專題教學和案例分析課程,幫助學員們進一步了解了政策形勢,堅定了加速推動科技自立自強的決心。
中國工程院院士樊明武在題為《在創新中成長》的專題輔導中,結合自身的科研經歷,闡述科研工作者要胸懷個人理想,更要砥礪國家情懷。
聽完樊院士的講述,華中科技大學副教授孔武斌感慨道:“相比現在,當年的條件何等艱苦,但是老一輩科學家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依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科研成就,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樣的科學家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一生。”
結業儀式上,共青團湖北省委有關負責同志勉勵學員,要堅持弘揚科學家精神,始終做至誠報國的愛國者、深研篤行的實干家、服務發展的排頭兵和光榮傳統的傳承人。
湖北的昨天燦若星辰,湖北的今天生機盎然,湖北的明天充滿希望。大家表示,回到工作崗位后,將把本次學習成果轉化為提升思想境界的標桿、推進事業前進的動力,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踏實的作風,開拓創新、砥礪前行,為湖北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