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 周珊
網格是基層社會治理的“神?末梢”。為了進一步激發網格活力,金閶街道以白蓮社區為試點,創新探索“321”網格工作法,通過實施三崗聯動、落實兩條準則、厘清一份清單,實現人員整合、條線融合、資源聚合,社區管理和基層社會治理效率均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崗聯動,將問題隱患化解在網格
“我剛才在巡查時,看到金門路這家樓上懸空著一個煤氣瓶,安全隱患蠻大的。”近日,白蓮社區第四網格副網格長李美玲一大早就跑到社區反映情況。接報后,社工立即趕往現場進行核實,并拍照取證后將信息報送到街道應急管理局。當天,街道應急管理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派出所等多部門聯合行動,?執法人員現場確認,是租戶在使用煤氣做飯,不存在合租房或無照?營等情況。執法人員立即拆除了煤氣瓶,并對當事人進行了安全教育。
自今年2月以來,白蓮社區繼續創新網格化治理新路徑,組建社區安全、城管衛生和網格條線聯動組,由社區居委會副主任擔任聯動組組長,?同社區安全干事和網格干事,形成A、B、C三崗同責制度,做到人人都是網格員、安全員和衛生員。同時,進一步細化社區網格員工作職責分工,每天上午9點到10點進行網格內安全和衛生巡查工作,發現問題立即報備到微信群或者聯動組員,對其進行快速高效處置,將問題隱患化解在網格中。正是基于全新優化的網格化治理路徑,金門路煤氣瓶隱患得以在半天之內高效化解。
兩條準則,將條線工作優化在網格
家住機械新村的退役軍人史繼德開心地炫耀:“我們社區服務周到啊,薛瑜是我們新村的網格長,我們互相之間都很熟悉,他陪我來辦證,我很放心。”為了積極有序推進退役軍人優待證申領工作,白蓮社區將條線工作與網格工作有效銜接,由網格員主動承擔起腿腳不便的退役軍人辦理業務時的全程陪護,幫助他們完成拍攝、登記等全流程環節。當網格員把辦理好的優待證送到老兵們手中時,老兵們都連連點贊這貼心服務。
自網格化治理工作推進以來,社區始終堅持“條線帶網格、網格輔條線”和“一社工一網格”這兩條準則。對于服務對象數量大、參與人數多的條線工作或者活動,根據服務對象家庭住址劃分到每個具體網格,由條線工作人員和該網格的網格長、網格員一起?同作戰,充分發揮條線人員的專業優勢和網格員對網格的熟悉了解,以“條線帶網格、網格輔條線”的形式推進條線工作高效落實。同時,根據各網格特點,將每位社工劃分到各個網格中,形成“一社工一網格”的特色工作優勢,確保每位社工都能深入網格,掌握最真實的社情民意,確保社區工作的開展,能夠最大程度地體現民意。
一份底冊,將關心關愛落實在網格
“王師傅,您最近身體如何啦,上次摔跤后有沒有去醫院看看?”第三網格網格長周亦婷在網格巡查時見到住在附近的王金寶和老伴,趕緊問候了起來。?來前段時間,王師傅在和老伴散步時不慎摔倒,社區值班人員趕緊前往現場進行處置,所幸老人并無大?,此后便成了白蓮社區特殊人群底冊庫的黃色人群,網格員會定期上門或者電話了解身體情況,做好詳細記錄,每次巡查結束后,會將內容整理到社區特殊人群底冊庫內。
從去年年底開始,社區以轄區特殊人群名單為基本,進一步優化形成網格特殊群體人員關愛名單,詳細記錄每個網格內老黨員、退役軍人、勞模、殘疾人、低保等各類人群基本信息,并根據年齡、居住方式、家庭情況等形成“紅黃綠”三色底冊,根據服務對象的身體情況和生活狀況,對三色底冊人員實施不同程度的關心關懷。其中,“紅色”為重點關愛人群,每天聯系不少于1次;“黃色”為次重點關愛人群,每周聯系不少于3次;綠色為一般關愛人群,每周聯系不少于1次。同步,根據網格員的情況反饋,不定期更新底冊信息,調整服務對象的關懷等級,將關愛通過網格輸送到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