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夢霄

銀行理財子公司再擴容。
2022年七月底,齊魯銀行發布設立理財子公司公告,至今已快5個月,理財子公司的籌備進展如何?齊魯銀行公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該行正在積極推進理財子公司申請籌備相關工作,準備申請材料,推進系統建設,具體事項尚需取得監管機構的批準。
近兩年來,隨著國有行和股份行理財公司基本成立完畢,中小銀行成為申設理財公司的主力軍,目前已有西安銀行、貴陽銀行等20多家中小銀行提出設立理財公司申請。
2022年7月28日,齊魯銀行發布設立理財子公司公告。
公告披露,齊魯銀行召開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發起設立理財子公司的議案》,同意公司全資發起設立齊魯理財有限責任公司(暫定名),注冊資本10億元,并授權高級管理層辦理相關具體事宜。
理財子公司注冊地擬為山東省濟南市,由齊魯銀行100%持股。經營范圍為:面向不特定社會公眾公開發行理財產品,對受托的投資者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面向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理財產品,對受托的投資者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理財顧問和咨詢服務,以及經監管機構批準的其他業務。
齊魯銀行表示,此次投資是公司落實監管機構最新要求、促進理財業務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公司理財業務的體制架構,強化理財業務風險隔離。設立理財子公司符合監管政策導向和國內外銀行業發展趨勢,亦符合公司自身戰略發展規劃,有利于公司提升綜合金融服務水平,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價值創造和整體抗風險能力。
據《金融理財》了解,此前,齊魯銀行在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亦曾表示,正在積極推進理財子公司申請籌備相關工作,具體事項尚需取得監管機構的批準。同時,加大現金管理類產品整改力度,有序調整產品結構,確保2022年末整改完畢。
目前,山東已有青銀理財、光大理財等2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齊魯理財獲批籌建后,將成為山東省第3家理財子公司。
與其他申請理財子公司的城商行相比,齊魯銀行的理財業務規模并不具備優勢。近年來,監管按照“成熟一家、批準一家”原則,有序批設銀行理財公司。截至目前,共有31家理財公司獲批籌建(包含開業),其中包括6家國有大行、11家股份制銀行、8家城商行、1家農商行以及5家合資銀行。其中,8家由城商行發起設立的理財子公司分別為寧銀理財、杭銀理財、徽銀理財、南銀理財、蘇銀理財、青銀理財、上銀理財和北銀理財。
以北京銀行為例,2021年非保本理財存續規模為3555.64億元。同期,齊魯存續理財產品92期,理財產品余額為僅684.88億元,且全部為凈值型理財產品。
年報數據顯示,2021年,齊魯銀行的利息凈收入為74.85億元,占據營業收入逾70%;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9.47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為9.32%,同比提高1.38個百分點。其中委托及代理業務手續費收入同比增長51.97%,主要是理財業務發展帶動手續費收入增加。不過,上述委托及代理業務手續費收入僅占總營收的5.38%。
中信建投曾測算理財業務受限對中小銀行營收影響。按彼時樣本測算的結果,理財業務受限對中小銀行營收的沖擊不超過2%。若考慮轉代銷后獲得的中收增加,影響會更小。銀行要想持續發展理財業務,設立理財子公司是必經之路。目前,理財市場已呈現出以理財公司為主、銀行機構為輔的格局。
據了解,齊魯銀行的理財業務起步較晚。2020年,齊魯銀行才推出“泉心財富”品牌,上線“泉心權益”平臺,推出T+0 開放式理財。目前來看,齊魯銀行的理財業務布局仍然停留在"凈值化"層面,投資風格單一,產品設計的豐富性、資產配置的多元性等均有待提升。
事實上,地方中小銀行已掀起申設理財子公司的熱潮。2021年12月,貴陽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董事會同意設立貴銀理財。2021年10月,西安銀行發布公告稱,擬出資設立西銀理財。
據中信建投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楊榮統計,目前已有重慶銀行、長沙銀行、威海市商業銀行、朝陽銀行等20多家中小銀行提出申請設立理財公司。
蘭州銀行高管2022年5月在2021年業績說明會上曾表示,探索發起設立理財子公司,是該行理財業務下一步發展規劃之一。
此外,河南、湖北等多地發文表示,支持地方法人銀行設立理財公司,涉及中原銀行、鄭州銀行、湖北銀行、漢口銀行等。
“從未來看,設立理財子公司可能是中小銀行繼續開展理財業務,自主發行理財產品的必要條件。中小銀行通過設立理財子公司,對其發展理財業務將產生正向影響。”楊榮表示。
但隨著理財子公司數量增加,未來競爭將進一步加大。
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陽表示:“未來理財子公司發展趨勢將呈現三方面特點:一是競爭重心由牌照獲取轉向經營管理;二是差異化發展趨勢更加明顯,理財子公司更加注重產品特色;三是更加強調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理財資金投向與國家發展戰略深度契合。”
除此,杜陽還補充道,理財子公司還需構建與權益類理財產品相匹配的風控模型,通過金融科技等技術手段,解決風險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等難題,有效壓降相關產品的風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