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巖
摘要:當今社會,乘坐飛機出行已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雖然飛機被認為是較為安全的交通工具,但事故一旦發生就會嚴重威脅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近年來飛機事故以及消防救援隊伍在事故后所采取的救援措施越來越受到廣大民眾的關注。針對飛機事故特點、救援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與逃生救生方法進行了簡要探析,以求在施救過程中切實保護救援人員的安全,同時,最大限度不造成二次傷害。
關鍵詞:空難;救援;逃生
中圖分類號:D631.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3)01-0043-03
飛機在我國早已成為遠距離運輸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相對安全的交通工具,空難事故在我國很少發生,但是一旦發生就很容易造成人員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2022年3月21日MU5735航班從昆明飛往廣州途中墜毀事件再次引起人們對飛機事故的關注,據不完全統計,21世紀以來我國發生的飛機交通事故如表1所示。由于事故少且國內外研究不多,消防救援隊伍處置此類事故的經驗少,如何有效提高飛機事故救援能力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 飛機事故特點
1.1? 事故成因復雜多樣
飛機內部儀器種類繁多且精密復雜,任何部件的故障都有可能引發事故,如起落架失靈、系統故障、發動機熄火等。而且飛機在運行的過程中會受內外部環境影響,包括機械故障、金屬老化、空中撞物、天氣干擾、乘客的不安全行為、易燃易爆的物品、非法干擾等等。
1.2? 事故突發性強
飛機之所以被稱為比較安全的交通工具是因為飛機在起飛前不僅會進行全方位的檢查,還會針對天氣、駕駛員等情況進行分析。充分的檢查與計劃意味著事故的發生通常無法預測,更不可能預估發生時間與地點,所以事故發生往往十分突然。
1.3? 人員、財產損失大
空難事故的發生往往伴隨著巨大的撞擊、燃燒甚至爆炸,會帶來大量的人員傷亡。同時,飛機本身、裝載的貨物和人員傷亡等直接或間接帶來的經濟損失也巨大、無法估量。
1.4? 易引發次生災害
飛機事故無論發生在人口密集的市區,還是發生在交通要道、森林、草原等,由于失事飛機高速墜落撞擊,以及機載燃油的泄漏燃燒,不僅會直接引發機毀人亡等嚴重后果,甚至會造成地面建筑、設施的嚴重破壞以及人員傷亡,造成交通堵塞,甚至引發森林、草原火災等次生災害。
1.5? 社會影響大
飛機事故一旦發生就會給遇難者家屬、親人帶來巨大的悲痛,如果有幸存者也會造成難以磨滅的心理創傷。在社會上引起重大影響,甚至引起國際上的爭端[1]。
2 飛機事故救援措施
消防救援隊伍作為處置此類事故的主要力量之一,面對空難事故時需要掌握一定的處置措施。事故發生后,消防救援隊伍要第一時間掌握迫降位置趕赴現場,了解迫降類型、進行現場偵察、做好救援準備、調集力量、開展救援行動。
2.1? 飛機迫降類型
飛機著陸根據位置不同分機場迫降、飛行途中迫降。其中機場迫降又分硬迫降和軟迫降。硬迫降,即在機場跑道或滑行道迫降。軟迫降,即在機場跑道邊上的草坪上迫降。飛行途中迫降分野外迫降和水域迫降。野外迫降,即在農田、山林、沙灘等地進行的迫降。水域迫降,即在江、湖、海面進行的迫降。
2.2? 現場偵察
偵察首先要查明迫降飛機的型號、航班、國籍、載客量、油箱容量和載油數量。然后查明飛機迫降的原因、迫降成功的條件,如果迫降失敗將會造成的后果。如若在飛行途中迫降時,要查明迫降的地點、迫降的場地環境、迫降的結果以及人員傷亡情況和有無次生災害。
2.3? 迫降救援準備
在機場實施迫降以前,一切救援行動和保障工作都要到位。條件允許時,飛機應盡量耗盡燃油再迫降。第一,警戒力量到位。公安、武警到達指定地點,除飛機迫降的正前方留有缺口外,其余地段布置警戒。第二,消防力量到位。機場消防隊大型消防車到達指定地點待命,隨時準備出擊。公安、消防調集特勤隊伍到達指定位置,隨時準備展開行動。第三,救護力量到位。醫療救護力量到達指定地點,建立救護站,做好應急救人準備。第四,其他各應急救援聯動力量到達指定地點,待命準備,參與救援行動。
2.4? 力量調集
飛機在野外迫降,接警后要及時調集有生力量前往救援。分別調集公安、武警隊伍趕赴迫降現場,實施現場警戒。就近消防站和消防增援力量前往事故現場,救人滅火展開行動。醫療救護力量前往事故現場,實施救護、轉院、收集遇難者遺體等。其他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前往現場協同救援。
2.5? 救援行動
邊滅火邊救人。要迅速組織消防車從機體四周展開滅火救人行動。如果消防車不能進入現場,應攜帶小型滅火器具進入現場滅火,以便更好地搶救人員。在滅火的同時要打開飛機艙門和緊急疏散口,組織機內人員向外疏散。利用機體破裂處向內噴射開花水流,掩護機內人員撤離,并防止人員缺氧窒息。在有條件時,可以登高破拆向內射水。在滅火后,對機內遇難者要進行搬運轉移[2]。
現場控制,搶運物資。在滅火救人的同時,要對事故現場實施警戒保護。疏散周邊圍觀人員和滯留車輛,封閉進出公路,維護現場秩序。將機內物資和旅客行李登記包裝,運送至安全地帶。
協助有關部門清理現場。現場黑匣子應由專業技術人員負責取出。救援人員負責收集現場及周圍物資,清理跑道,修復設施,若事故發生在野外,應設法轉移搬運機體同時做好現場的防疫和消毒處理工作。
3 飛機事故逃生、救援方法
3.1? 充分利用飛機應急設施
登機門和服務艙門。登機門和服務艙門是逃生和救援的重要通道,由客艙內開啟艙門,其步驟如下:按門上箭頭的方向,逆時針旋轉門上手柄180°,把門移到客艙里接著往外移,把門推開,當門啟動到平行于機體的位置,通過在門上鉸鏈處設置的門閂裝置,使門被固定在重新開啟位置。
登機梯。登機梯就是飛機上可供賓客上下使用的裝置。它靠飛機自身提供動力,屬于電動。登機梯存放在登機門下面的隔艙里,分為內部控制與外部控制兩種方式。
應急救生滑梯。應急救生滑梯應用于出現緊急情況,需要快速撤出飛機的情況。其為橡皮和尼龍裝置,可以充氣,儲存于前、后登記門及廚房服務門底端內。當滑梯鋪開時,充氣自動開始,假如出現滑梯被戳穿的情況,還可以轉換成平板滑梯使用。
應急出口。應急出口主要包括駕駛艙內兩塊滑動玻璃窗、登機口和翼上撤離口。滑動窗可以被壓在把手內的松鎖裝置開啟,通過在出口上方設置的彈簧手柄,可以在飛機外、內兩側開啟應急出口。
3.2? 飛機破拆技術
進機方法分為以下幾種:第一,從主要入口進入。主要入口通常位于整體機身左側。每個門均可以在外面開啟并附有操作指南。第二,從應急出口進入。所有民用型飛機都裝配了逃生應急出口。既可由內部也可由外面操縱,通常設置于飛機翼上,是脫險的方便渠道。第三,破拆進入。破拆時以整個機身上有標識的方框處為破拆點(Break-in),一般為標紅色框,并用紅色“CUT IN HERE”加以標識。方框處為特別選擇,是進入民用型飛機的最佳位置,亦可沿著窗框直接進行切割。
消防隊員在找到飛機入口處之后,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把乘客轉到安全的地區。在正常出口極難打開時應破拆,破拆前要先檢測可燃氣體濃度,倘若沒有到達可燃氣體爆炸濃度的下限,消防員就可以破拆;如果到達可燃氣體爆炸的下限,破拆工作不能直接進行,必須在泡沫和開花水槍的防護下完成破拆。緊急救援時,一旦發生火災事故,一定要優先滅火;救援力量足夠時,在滅火同時應兼顧救援。
3.3? 飛機各部位火災撲救
地面飛機火災。主要靠泡沫消防車撲救,通過不斷噴灑高質量泡沫(一般用中等或高倍數泡沫),飛機表面會形成泡沫覆蓋層,從而控制和撲滅火災。
機身尾部客艙的火災。消防員從居中位置艙門進入機身,利用開花水槍截住火勢的擴散,使被困人員不受火勢傷害并通過艙門及應急出口撤離到安全區域。同時開啟尾部艙門或者砸開舷窗進行排煙降溫。機身外水槍陣地設置在后艙門與舷窗的開口處,避免火由開口向外擴散。
機身中位客艙的火災。消防員從前后艙門同時進入機身內部,用開花水槍阻擋火勢向前位客艙和尾部客艙蔓延,掩護乘客從前艙門和尾艙門撤離到安全地帶。在下風向遠離機翼處砸開舷窗散煙,并伸入水槍,多點攻擊火焰,在內外水槍配合下消滅火勢。同時采用泡沫及開花水槍對機身及機翼進行降溫,以免高溫輻射引起兩處的下方油箱發生爆炸。
機身前位客艙的火災。消防員進入前艙門及中位艙門,使用開花水控制火勢蔓延,掩護被困人員從中位艙、尾艙門和應急出口撤離至安全場所。假若火勢兇猛,前位艙門進攻受阻,并且火勢已過前位艙門,嚴重威脅駕駛室時,應在靠近駕駛室艙處擊碎兩側舷窗,將水槍從舷窗口伸入機身內,用開花水阻止火勢蔓延,保護駕駛室,并配合內部水槍射手內外夾擊,撲滅火災。
駕駛室內的火災。消防員從前艙門進入機身內部,用開花水冷卻駕駛室與客艙之間的隔墻,以免火勢蔓延至客艙,掩護乘客和機組人員從前、中、尾部艙門和應急出口撤離飛機。
3.4? 人員救生技術
出口的選定。一是正常的陸地迫降,出口都可以正常使用。二是前輪與主輪均斷裂,機翼出口無法使用,因為發動機觸到地面,會導致著火。三是前輪折斷,出口都可以正常使用,但是需要考慮到后機門的離地高度和滑梯長度。四是飛機尾部拖地,出口都可以正常使用,但應考慮到前機門的離地高度和滑梯長度。五是飛機主輪一側斷裂、機身側滑,機翼出口靠地的一側不可用,因發動機觸到地面會導致著火。六是水上迫降,翼上出口通常不使用,其他的出口取決于飛機的浸水狀況。
逃離方向及時間。陸地迫降后應引導人員向上風向逃離,遠離飛機至少100m以外;水上迫降后應引導人員向側下風向逃離,并遠離燃油漂浮區或燃燒區。
各出口的救人方式:第一,應急出口陸地撤離。觀察機翼出口情況后,將該出口開啟,分配救援人員在機翼靠近出口的地方,幫助人員撤離。地面救援人員在機翼底部的地面上協助人員從機翼滑到地面,并在距離失事飛機100m以上的上風向位置設置安全區域,安排醫療救助人員和保障物品。第二,應急出口水上撤離。觀察機翼出口情況后,將該出口開啟,告知人員給自己的救生衣充氣。將救生船搬運到機翼上后投入水中,引導人員進入救生船。迅速向側下風向前進,注意避開燃油漂浮區或燃燒區。在陸地上設置安全區域,安排好醫療救助人員和保障物品。第三,正常出入口陸地撤離。觀察出入口情況,打開滑梯,地面預留兩名救援人員對滑梯進行固定。引導被困人員向上風向的安全區域集結,在安全區域安排好醫療救助人員和保障物品。第四,正常出入口水上撤離。觀察出入口情況后,將該出口開啟,告知人員給自己的救生衣充氣。將救生船投入水中并引導被困人員進入救生船。迅速向側下風向前進,注意避開燃油漂浮區或燃燒區。在陸地上設置安全區域,并安排好醫療救助人員和保障物品[3]。
參考文獻:
[1]皇甫玉璽.論飛機失火的原因和救援措施[J].科技創新導報,2020,17(20):6-7+15.
[2]李海坤.淺談消防部隊在空難救援中的作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7):253.
[3]于曉芳.民用飛機火災預防與救援對策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17,3(7):88.
Research on emergency rescue and
escape methods of aircraft accidents
Tian Yan
(Jinnan District Fire and Rescue Brigade, Tianjin 300350)
Abstract:Nowadays, air travel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mode of transportation for people. Although airplanes are considered a relatively saf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once an accident occurs, it will seriously threaten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At the same time, aircraft accidents and the rescue measures taken by the fire and rescue teams after the accidents have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public in recent year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ircraft accidents, precautions in the rescue process and escape methods is carried out. It is hoped that the safety of rescuers will be effectively protected during the rescue process, and at the same time, secondary damage will not be caused to the greatest extent.
Keywords:air crash; rescue; esc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