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農藥殘留問題也日益突顯。酶抑制率法是發展較為成熟的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方法,本文分析了酶抑制率法的特點,探討了提高酶抑制率法進行果蔬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準確性的建議。
關鍵詞:酶抑制率法;快速檢測;農藥殘留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high, and the problem of pesticide residues is also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enzyme inhibition rate method is a relatively mature method for rapid detec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zyme inhibition rate method and explores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the enzyme inhibition rate method for rapid detec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fruits and vegetables.
Keywords: enzyme inhibition rate method; rapid detection; pesticide residues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農藥殘留問題也日益突顯。農藥具有防治農作物病蟲害,促進農作物豐產豐收等優點。農藥在推動農業發展的同時,也對人體健康產生了一定危害。為了確保將“問題”果蔬控制在餐桌之外,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使用不可或缺,特別是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憑借著檢測成本低和操作簡便等優勢,在蔬菜、水果大量上市前的初篩環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2]。
在果蔬種植過程中農藥殘留超標主要集中在以下4個方面。①部分種植戶仍在使用國家明令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劇毒、高殘留農藥。此類農藥毒性大且殘留期長,甚至會對種植用地造成嚴重污染。②部分種植戶忽視了農藥濃度的使用比例,認為使用低毒農藥不會有農藥殘留超標問題,從而出現過量使用低毒農藥現象。③無視農藥的使用范圍和安全間隔期規定。有的種植戶沒有嚴格按照農藥的標簽標識的使用范圍和安全間隔期使用農藥,擴大農藥使用范圍、不到安全間隔期時間就采收蔬菜,從而導致果蔬中農藥殘留超標。④在蔬菜種植過程中忽視其他環節,也有可能造成農藥殘留超標的情況發生。例如,將發酵后的雞糞作為蔬菜肥料使用,但是為殺滅雞糞中的蟲害,有的農戶會使用劇毒農藥,從而致使蔬菜農藥殘留超標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目前,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是蔬菜種植過程中被普遍使用的殺蟲劑。自2002年起,甲胺磷、甲基對硫磷、毒死蜱等66種農藥被陸續規定為在蔬菜和果樹等農作物中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的農藥,其中,有很多種農藥是有機磷類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自2024年9月1日起,甲拌磷、水胺硫磷、甲基異柳磷、滅線磷這4種有機磷類農藥也將禁止銷售和使用,由此看出,對蔬菜中這兩類農藥殘留量進行檢測顯得尤其重要。
對農產品農藥殘留量進行測定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實驗室常采用儀器分析,如利用色譜、色譜-質譜聯用等檢測技術方法對農產品農藥殘留量進行檢測分析。這些檢測技術出具的結果十分精準,但因需要高昂的成本且很難在現場進行檢測等因素,在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中未能得到廣泛推廣。相比較而言,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因應用簡便、使用成本低、靈敏度高等優勢,在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得到廣泛使用。酶抑制率法是目前發展較為成熟的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能針對蔬菜和水果中的有機磷類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進行快速篩選測定。
1 酶抑制率法的特點
1.1 酶抑制率法的檢測原理
酶抑制率法僅適用于對樣品中有機磷類農藥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量進行快速篩選測定。其檢測原理是在特定條件下,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能夠抑制膽堿酯酶的正常功能,且抑制程度與樣品中兩種農藥的濃度呈正相關。正常條件下,酶能催化神經傳導代謝物(乙酰膽堿)進行水解,水解物與顯色劑產生顯色反應,生成黃色物質。使用速測儀對待測液吸光值隨時間的變化值進行測定,得到抑制率。通過抑制率數值即可判斷出被測樣品中有機磷或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是否超標。
1.2 酶抑制率法的優點
①檢測過程所需時間短,且樣品前處理過程比較簡單,單個蔬菜、水果樣品檢測所需時間僅約
30 min,大大節約了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分析時間。②儀器設備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能夠滿足對樣品進行現場檢測的工作需求。③操作過程簡便,易于掌握,對操作人員不需要太高的技能要求,通過短期培訓基本可掌握儀器的操作方法。④經濟適用、成本低。目前,市面上有幾十種功能相同或相近的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儀器設備,所以速測儀器的購買、運行、維護的成本與高精農殘檢測設備相比均比較低,適合在基層日常檢測工作中廣泛使用。⑤可同時對樣品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兩大類農藥殘留進行檢測。
1.3 酶抑制率法的缺點
1.3.1 容易出現假陽性結果
酶抑制率法對檢測條件控制比較嚴格,檢測結果容易出現假陽性現象,造成檢測結果誤判。假陽性結果是由于酶的活性降低或滅活,導致底物不發揮作用,底物不能水解,不能與顯色劑結合。檢測樣品自身成分、檢測環境的溫度、操作人員操作行為等因素均可能對酶活性造成影響[3]。
1.3.2 呈現假陰性結果
受提取時間、緩沖液成分等因素的影響,檢測結果也會出現假陰性現象。假陰性結果是因為樣品中的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沒有被完全提取出來,導致檢測值比實際值偏低。此外,受酶制劑靈敏度的影響,部分農藥有檢出限值,樣品中農藥含量低于檢出限也會出現陰性結果。
1.3.3 檢測范圍的局限性
由于酶抑制率法檢測原理的局限性,只能對樣品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量進行快速測定,對于樣品中這兩大類農藥以外的其他類農藥,如擬除蟲菊酯類、有機氯類等農藥殘留則無法檢測。
2 提高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準確性的建議
2.1 規范抽樣過程
抽樣過程應嚴格遵循抽樣標準《蔬菜農藥殘留檢測抽樣規范》(NY/T 762—2004)的要求進行采樣,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抽取的樣品應能充分代表該批產品的特征,且樣品應該為成熟的或待上市的樣品;抽樣過程嚴格按規程操作,準確記錄樣品相關信息,認真填寫抽樣單;抽樣人員應了解所抽取樣品的生產、管理情況,確保抽取的樣品符合農藥安全間隔期規定;且需保證樣品在運輸過程中不得變質、損壞、污染等[4-5]。
2.2 嚴格遵守檢測試劑的適用要求
檢測實驗中所有試劑配制和貯存條件都有相應的要求,應嚴格遵守試劑說明書,注意試劑配制前后的貯存要求,避免試劑因配制或保存不當而失活。配制過程中必須使用蒸餾水或純凈水配制緩沖液,以減少對檢測結果準確性的干擾。為了使酶保持正常的活性,獲得準確的檢測結果,檢測室溫度應盡量維持在20~25 ℃。
2.3 樣品前處理過程應區別對待
檢測過程中應確保實驗室現場清潔,避免其他雜質對樣品造成污染,從而影響檢測結果。針對有明顯污垢的樣品,可擦拭表面的泥土和其他雜質后再進行下一步操作,但不能用水清洗樣品;針對葉綠素含量較高的蔬菜樣品,在制樣過程中則不宜切得太碎,以免影響檢測結果。針對含植物次生物質等對酶的活性有影響的樣品,如蒜、蔥、蘿卜、芹菜、韭菜和蘑菇等,容易產生假陽性結果,為了降低樣品自身成分對結果的干擾,應根據情況采取增加平行檢測次數、整株蔬菜浸提等方法進行處理。
2.4 個別水果和蔬菜等樣品的取樣方式
一般制樣過程遵循“食什么部位取什么部位”的原則。通過多年檢測實驗,總結出個別特殊的蔬菜和水果等樣品取樣方式,詳見表1。
2.5 避免檢測設備、檢測用易耗品等對結果的干擾
檢測人員應重視對儀器設備的養護,為避免濕度因素對檢測設備的影響,實驗室的相對濕度應保持在45% RH~65% RH。為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儀在進行實驗時應先進行預熱,并按儀器要求進行定期校正,或由相關部門進行定期校準。為避免交叉污染,檢測時應使用專用移液器。同時,注意檢測試劑的使用應遵循“只出不進”的原則,從容器中吸出后的試劑不能再放回容器中,以免對試劑造成污染。檢測過程中使用的易耗品,如試劑反應盤、試管等應及時清洗,且必須使用蒸餾水或純凈水進行清洗,也不能同時將它們置于容器中清洗,以免造成相互污染、損壞等。
2.6 提高檢測員的操作水平
在實際檢測過程中,每個操作細節都可能對檢測結果產生影響,規范地進行每一步操作,才能使檢測結果更加準確、科學。檢測人員應經過系統地培訓才可進行實驗操作。檢測人員在進行檢測過程中一定要規范操作流程,如加入試劑時,應保持移液器豎直,當移液槍頭有試劑時,切勿將移液器平放或倒置,以免對移液器造成污染,從而污染其他試劑或樣品,加底物與上機之間的間隔要盡可能短等,因此要求檢測人員應熟練掌握操作流程。總之,檢測人員應不斷總結經驗并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能夠預判出每個操作步驟可能對檢測結果存在的影響因素,盡量避免人為誤差對檢測結果的不利影響。
2.7 對陽性樣品檢測結果的處理
根據國家推薦標準《蔬菜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量的快速檢測》(GB/T 5009.199—2003),大連市金普新區區級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出現陽性檢測結果處理方法為檢測結果抑制率≥50%,判定為疑似陽性樣品,對疑似陽性樣品應重復檢測5次以上,樣品陽性重現率≥80%,判定為不合格樣品;樣品陽性重現率<80%,為合格樣品。有條件的情況下,對于不合格樣品應通過定量分析實驗進行進一步檢測,確定具體農藥品種和含量。
3 結語
綜上所述,酶抑制率法是一種準確性較高的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在大量蔬菜水果上市前的初篩排查環節中起著重要作用,可廣泛應用于基層檢測機構、種植基地、農貿市場等場合,然而該檢測技術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只要重視產生誤差的原因并盡量減小誤差,規范每一步的操作步驟,也可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隨著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酶抑制率法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也將得到不斷優化和調整,在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何歡.酶抑制率法測定蔬菜中農藥殘留試驗分析[J].新農業,2022(18):6-8.
[2]黎小菊.探討酶抑制率法檢測蔬菜中農藥殘留結果影響因素[J].農村科學實驗,2020(16):99-100.
[3]劉順宇,郭淑貞,林雙娣,等.酶抑制法在農藥殘留快速檢測過程中的應用分析[J].湖南農業科學,2017(7):85-87.
[4]李欣,李繼森.提高果菜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準確性意見[J].農家科技,2014(3):148.
[5]楊清如,李琳,劉續威,等.新鮮果蔬有機磷農藥快速檢測技術研究進展[J].當代化工,2019,48(12):2919-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