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數字普惠金融發展能促進我國區域創新嗎?

2023-05-30 19:02:21董樹功楊峙林
金融發展研究 2023年3期

董樹功 楊峙林

摘? ?要: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不斷推動著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助力區域協同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運用北京大學數字普惠金融指數與地區專利申請數據,就數字普惠金融對我國區域創新的影響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區域創新水平具有正向的促進作用。同時,對覆蓋廣度、使用深度、數字化程度等分維度及東、中、西部分區域樣本的探究發現,不同維度的數字普惠金融指數對區域創新的作用存在差異,數字普惠金融對東、中、西部創新的驅動作用也存在異質性。機制檢驗發現,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會顯著提升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水平,進而助力區域創新水平提升。

關鍵詞:區域創新;異質性;數字普惠金融;中介效應

中圖分類號:F83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265(2023)03-0069-10

DOI:10.19647/j.cnki.37-1462/f.2023.03.010

一、引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進一步提升我國創新能力,深化創新驅動發展勢在必行,以創新作為發展驅動力將有助于加快落實區域發展戰略,發揮各地區優勢,健全合作互利、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區域創新進程的順利推進離不開高質量的金融支持(楊偉中等,2020)[1],但在傳統金融制度和歷史條件的約束下,我國金融市場仍普遍存在要素配置扭曲的現象,導致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大量中小企業融資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從而影響了微觀主體為其創新項目融資的可能性,遏制了區域創新水平的提高(唐清泉和巫岑,2015)[2]。

數字技術的高速發展使數字技術與普惠金融的高度融合成為可能,聯結成新型金融服務模式,即數字普惠金融。根據《北京大學數字普惠金融指數(2011—2021)》,十年來我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水平持續提升,省級數字普惠金融指數年均同比增速達到28.15%。數字金融服務實現了金融商業模式、產品服務、組織架構等方面的不斷創新,豐富了金融服務提供主體,延伸了金融服務觸角,擴展了金融服務寬度,提升了金融服務效率,為解決普惠金融領域的諸多難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從理論上來說,數字普惠金融作為一種新興的金融業態,通過深化金融模式創新和優化金融產品供給,能為創新項目提供豐富的資金支持(聶秀華等,2021)[3],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新的機遇,為區域創新提供不竭動力,對于暢通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和培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具有重要意義。那么,數字普惠金融能否通過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進而提升區域創新水平呢?這一問題的回答對于理解我國數字經濟背景下普惠金融助力區域創新的內在機理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本文以2011—2018年我國31個?。ㄗ灾螀^、直轄市,以下簡稱省份)的面板數據為研究樣本,深入探究數字普惠金融對區域創新的影響,并分析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在其中發揮的渠道作用,以期為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有價值的經驗依據。

二、文獻綜述

近幾年,得益于數字技術的革新,普惠金融得以深化發展,互聯網技術帶來的數字力量在金融領域發揮了不可小覷的作用。學者們對數字普惠金融影響創新的效果進行了評價。謝絢麗等(2018)[4]研究了數字金融發展與企業創業之間的關系,認為數字金融的使用程度、深度及數字化程度均會促進創業活動的進行。王馨(2015)[5]認為,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降低了中小企業的融資約束,實現了金融資源的合理配置,對企業創新活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梁榜和張建華(2019)[6]認為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對民營及規模較小的中小企業的創新激勵作用更強,通過降低融資約束和減少債務融資費用來促進企業研發創新活動的開展。杜傳忠和張遠(2020)[7]從直接、間接兩個維度進行分析,認為數字金融發展不僅能夠直接促進區域創新,還能通過改善信貸、提升消費水平等途徑間接影響區域創新。同樣地,徐子堯等(2020)[8]經過實證分析發現,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區域創新能力具有顯著的正向提升作用,并具備地區異質性。此外,數字普惠金融還可以通過提升區域高等教育水平、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提高居民的平均工資水平間接地促進創新產出(鄭雅心,2020)[9]。

既有關于數字普惠金融與創新的研究取得了較為豐富的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在數字普惠金融激勵創新的內在機理方面,現有文獻多從微觀視角展開,分析數字普惠金融通過影響企業融資成本、銀行競爭等進而作用于企業創新的機制,較少有研究從宏觀視角出發研究數字普惠金融促進區域創新的內在機理。當前實現共同富裕已成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任務,而共同富裕的實現離不開區域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張敏等,2022)[10]。因此,研究數字普惠金融對區域創新的激勵效應,對于充分發揮數字金融的“普惠性”優勢、促進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其次,隨著信息技術與產業的融合發展,數字經濟對區域創新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金環和于立宏,2021)[11]。然而,鮮有文獻關注數字經濟發展這一關鍵因素在數字普惠金融促進區域創新中發揮的渠道作用,從而忽視了數字信息化時代下數字普惠金融通過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對區域創新的間接影響。最后,現有文獻在分析數字普惠金融發展與區域創新之間的關系時,多基于樣本整體進行考察,而忽視了因不同地區初始要素稟賦條件特性而呈現出的地區異質性,從而不利于厘清數字普惠金融對不同地區創新水平的異質性影響(聶秀華等,2021)[3]。鑒于此,本文選取2011—2018年我國31個省份的面板數據,研究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區域創新的影響,分析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在其中發揮的渠道作用,以期進一步厘清數字信息化時代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促進區域創新的內在機理。此外,通過對數字普惠金融指數衡量角度的細分、區域樣本的劃分,研究覆蓋廣度、使用深度及數字化程度等多個細分指數對區域創新發展產生的不同程度的作用,以及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水平對不同地區的差異化影響,分析造成異質性的可能原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

三、理論機制與研究假設

(一)數字普惠金融發展與區域創新

我國區域創新水平差異與地區間資源配置效率和資源利用率差異有關,創新資源投入不足是導致區域創新水平停滯、創新發展受阻的原因之一。傳統金融服務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帶來了資源配置的失衡與資源利用率的損耗,加劇了區域創新發展的差距,限制了創新水平的提升。同時,創新活動具有研發周期長、資本投入大、不確定性強的特點,傳統金融服務的資金配置具有較高的門檻,不利于創新型中小企業獲得資本。即使是通過傳統金融服務獲得資金的企業,也因其企業規模、可抵押資產擁有量等方面的限制,不得不提高融資成本,這增加了企業經營的成本和不確定性。中小企業創新活動面臨的融資約束會抑制創新項目的開展。此外,區域創新還受到區域地理條件的限制,一些研發主體可能由于其地理位置不在金融服務機構的輻射范圍內,而難以獲得傳統金融服務的支持。

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傳統金融服務在信息不對稱方面的問題,數字金融服務平臺能夠整合市場各方面信息,降低信息的獲取成本,實現資源的有效分配,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同時,數字普惠金融能夠豐富創新型企業的融資渠道,打破傳統金融服務產生的融資約束,進一步減少企業的融資成本,使中小企業更易得到創新資金,開展創新活動,進而提高區域創新水平。此外,數字普惠金融具有更強的地理穿透性,可以打破地域的限制,使得各類生產要素廣泛而自由地流動,增強創新主體所在地與其他地區的經濟聯系,促進各個地區、各個行業展開合作和技術共享,優化資源配置,為區域創新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1: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區域創新活動具有促進作用。

(二)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不同維度與區域創新

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同螞蟻金服集團組建的聯合課題組,編制了“北京大學數字普惠金融指數”,這一指數體系除形成總指數外,還從不同的衡量維度對數字普惠金融進行了刻畫,包括覆蓋廣度、使用深度與數字化程度等(郭峰等,2020)[12],能夠準確地刻畫我國普惠金融的發展現狀。其中,覆蓋廣度主要體現了居民實際擁有的移動賬戶數量,數字化程度體現了數字支付的金額及交易量,而使用深度體現了居民實際使用的數字金融服務種類及使用總量。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前期主要是追求覆蓋廣度和數字化程度的提升,中后期則致力于提升居民的使用深度。通過觀察數字普惠金融總指標,可以發現我國各省份數字普惠金融指數均值在2011年為40.00,到2018年已增加至300.21,可見該時間段內我國數字普惠金融實現了迅猛發展。郭峰等(2020)[12]通過對比第一期(2011—2015年)指數與第二期(2016—2018年)指數發現,數字普惠金融指數項下使用深度的增長已經成為推動數字普惠金融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全國各省份數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指數的均值從2011年到2018年已由46.93增加到287.50,說明我國的數字普惠金融發展進入了深度拓展的新時期。相對而言,僅僅是移動賬戶數量或支付金額的增多并不能顯著推動區域技術創新水平提高,只有充分發揮數字普惠金融對多層次金融服務的賦能效應(即使用深度),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區域創新。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2:相較于覆蓋廣度提升和數字化程度深化,數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的增強對區域創新發展具有更強的促進作用。

(三)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水平與區域創新

梳理現有文獻發現,一方面,數字普惠金融既能夠促進金融資源的合理配置,引導資源向高效率、高潛能的企業集中,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又能為企業創新活動營造良好的技術基礎條件,從而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提升區域的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吳非等,2021)[13]。另一方面,數字經濟本身就是技術創新的一種綜合性產品,是技術創新水平和能力提升的反映(寧朝山,2020)[14]。在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背景下,數字經濟對促進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推進各領域新興技術創新以及優化區域創新布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徐輝和邱晨光(2021)[15]通過實證研究發現,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對區域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均有顯著促進作用,是影響區域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3:數字普惠金融發展通過影響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來對區域創新產生促進作用。

四、研究設計

(一)模型設定

本文在參考謝絢麗等(2018)[4]研究的基礎上,設定基準模型如式(1)所示,分析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區域創新的影響。參考溫忠麟與葉寶娟(2014)[16]的研究,設定的中介效應模型如式(2)與式(3)所示。

其中,[lnpatentit]為地區[i]在[t]時期的區域創新水平。[FIit]代表地區[i]在[t]時期的數字普惠金融指數,在分析不同維度數字普惠金融指數對創新產出的影響時,將覆蓋廣度、使用深度和數字化程度三個指數依次作為解釋變量進行回歸。[deit]代表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水平,[eduit]、[consumeit]、[industryit]、[openit]為控制變量,分別代表地區[i]在[t]時期的人力資本水平、居民消費水平、產業結構及對外開放水平。[λi]為地區[i]的個體固定效應,[εit]、[υit]、[μit]分別為模型(1)、(2)、(3)的隨機擾動項。

(二)變量設定

本文選取2011—2018年我國31個省份的面板數據為研究樣本,其中,專利數據來自國泰安數據庫,數字普惠金融指數數據來自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其他數據來自各年度《中國統計年鑒》、國泰安數據庫、EPS數據庫。

1. 被解釋變量:區域創新水平。參考鄭雅心(2020)[11]的研究,運用各省份每萬人國內專利申請量(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及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量之和)衡量該地區的創新能力。

2. 核心解釋變量:數字普惠金融指數。使用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同螞蟻金服集團聯合課題組發布的“北京大學數字普惠金融指數(2011—2018年)”衡量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水平。

3. 中介變量: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參考已有研究(徐輝和邱晨光,2021;劉軍等,2020;趙濤等,2020;周勇和張婷琳,2022)[15,17-19],結合數據可得性,本文從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與數字經濟應用水平兩個維度選取指標(見表1),再通過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將各指標數據標準化后降維處理,得到綜合的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相關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

先對原始指標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具體公式如下:

其中,[X]為整個樣本區間內各指標序列的平均值,[σ(Xij)]為樣本區間內各指標序列的標準差,[Yij]表示第[i]個指標在[j]時期歸一化處理后的數據。在此基礎上,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將眾多指標綜合為數字經濟發展指數。設[λ1≥λ2≥…≥λp≥0]為樣本協方差矩陣的特征值,[c1,c2,…,cp]為相應的單位特征向量,且各向量之間彼此正交,其中[cj=(cj1,cj2,…,cjn)T],由特征向量重新組成[P]個新的指標變量,即[P]個主成分,各樣本主成分在一定約束條件下使樣本方差達到最大,且彼此之間的樣本協方差為零。設[Zi]表示第[i]個主成分,可設:

其中,對于任意[i],均有[c2i1+c2i2+…+c2in=1]。在主成分分析之前,先對變量進行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以判斷是否適合進行主成分分析。KMO結果為0.677,大于最低標準0.6,且Bartlett 球形檢驗中近似卡方數值較大,拒絕單位相關陣的原假設,說明可以進行主成分分析。

本文采用主成分法并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則提取出5個主成分,這5個主成分的累計方差貢獻為81.841%,說明提取的主成分能夠充分有效地解釋原始指標中包含的信息。根據各主成分對應的權重系數(即方差貢獻率)對各主成分得分進行加權匯總,即可得到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水平。

4. 控制變量。參考已有研究(徐子堯等,2020;鄭雅心,2020;王亮和劉凌燕,2022)[8,9,20],本文選取如下控制變量:人力資本水平,用該省份每萬人中高等學校在校生人數衡量,人力資源對創新活動具有重要影響;居民消費水平,以該省份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總指數表示,消費水平的提高可能會拉動區域經濟的增長,進而對區域創新活動產生正向影響;產業結構,以地區第二、三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來衡量;對外開放水平,以地區進出口總額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值來衡量。表2為變量、符號及描述性統計結果。

五、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基準回歸

本文對2011—2018年我國31個省份的面板數據進行回歸分析,研究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我國區域創新水平的影響。在進行回歸分析前,進行Hausman檢驗發現固定效應模型更符合本文的樣本特征。表3為根據模型(1)進行線性回歸得到的結果。

表3第(1)列是核心解釋變量為數字普惠金融指數時的估計結果,第(2)—(4)列則將解釋變量分別替換為覆蓋廣度、使用深度和數字化程度等細分指標進行回歸。從第(1)列可以看出,解釋變量(lnFI)的系數為0.5642,在5%的水平下顯著為正,即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水平每上升1%,會帶來區域創新水平0.56%的增長,可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我國區域創新水平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初步證明假說1成立。根據列(1)的控制變量回歸結果,人力資本水平、居民消費水平及產業結構對區域創新發展均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可見地區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將有助于人力資本的積累,為地區創新活動的開展提供重要支持;地區消費水平的提升則可能拉動區域經濟增長,刺激創新需求;第二、三產業成為對創新產出具有主要貢獻的力量,區域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將持續推動創新型企業的誕生。但對外開放水平對區域創新具有負向作用,這可能源于對外開放水平較高的地區會通過進口滿足對一些無法自給自足的創新型產品的需求,不利于激勵地區自主研發,由此抑制了區域創新水平的提升。

從表3中第(2)、(3)和(4)列可以發現,數字普惠金融的三個子維度——覆蓋廣度、使用深度及數字化程度同樣對區域創新水平的提高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具體來看,覆蓋廣度對區域創新水平的影響在5%的水平上顯著為正,數字金融覆蓋范圍越廣泛,其服務的客戶群體就越多,越有利于以更高的效率實現要素分配,為中小企業進行創新活動營造有利的金融環境。使用深度在1%的水平上對區域創新水平具有正向影響,使用深度的增強使得中小企業的創新融資需求得到多渠道的滿足,緩解了企業創新活動面臨的融資約束問題。數字化程度的提升也提高了區域金融服務的效率,大大降低了金融普惠的成本,同時其具有的便利性也為小微企業獲得創新融資提供了關鍵支持。雖然三個子維度均可以提升區域創新水平,但相對而言,數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對區域創新的影響更強,這是由于,使用深度代表居民和小微企業實際使用的數字金融服務種類及使用總量,其水平的提升意味著區域內的小微企業更加充分地享受到了多層次、差異化的數字普惠金融服務,更容易得到創新資金,開展創新活動,從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了區域創新水平。綜上,假說2成立。

表3第(5)、(6)、(7)列是將我國31個省份分為東、中、西部①分別進行回歸的結果。通過分析核心解釋變量的系數差異可以發現,東、中、西部地區在地理位置、資源稟賦、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數字普惠金融與區域創新發展之間的關系也呈現差異化的特征。核心解釋變量的系數從東部到西部依次減小,分別為0.5098、0.5044、0.4872,可見數字普惠金融對東部、中部區域創新水平的作用較強,而對西部地區的正向作用較弱。盡管西部地區近年來受到國家政策的扶持,但相較于東部、中部地區,在地理位置和人力資源方面仍處于弱勢地位,這將導致數字普惠金融在西部地區的推廣面臨障礙,同時也不利于數字普惠金融的深入使用和企業的創新。

(二)內生性處理

1. 工具變量法。本文的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內生性問題:殘差項中可能存在既影響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又影響區域創新的因素,還可能存在一些并不隨時間改變但會影響區域創新水平的地區特質,盡管本文已經設置了相關的控制變量,但地區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經濟發展水平等變量仍可能被遺漏。為此,本文借鑒傅秋子和黃益平(2018)[21]的研究,運用“各省份省會城市或直轄市與杭州市的距離”作為工具變量,這一變量與區域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水平相關,但對區域創新發展并不直接發揮作用,符合工具變量選取要求。為了便于對回歸結果進行分析,我們對“各省份省會城市或直轄市與杭州市的距離”進行取倒數處理,得到實際納入回歸模型的工具變量distance。本文在模型(1)的基礎上加入了工具變量,并通過了Wald檢驗,確保了工具變量選取的合理性。工具變量模型第一階段回歸結果如表4所示。其中,第(1)、(2)、(3)、(4)列分別表示內生變量為數字普惠金融總指數、覆蓋廣度、使用深度及數字化程度時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distance的系數顯著為正,表明distance越大,即各省份省會城市或直轄市與杭州市的距離越小,數字普惠金融發展越好,工具變量的“相關性”假定得以驗證。

表5為第二階段回歸結果,第(1)列的核心解釋變量為數字普惠金融指數,第(2)—(4)列則將核心解釋變量分別替換為覆蓋廣度、使用深度和數字化程度等細分指標進行回歸。從估計結果來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我國區域創新水平具有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這一結論在考慮了內生性之后依然成立。

2.解釋變量滯后一期。為了消除因解釋變量內生性問題造成的回歸結果偏差,本文將解釋變量進行滯后一期處理,回歸結果如表6所示。從估計結果來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我國區域創新水平具有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這一結論在將解釋變量滯后一期后依然成立,證實了估計結果的穩健性。

(三)穩健性檢驗

1. 剔除直轄市樣本。在我國,直轄市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與區域經濟中心,相較于其他地區具有明顯的經濟、政治與區位優勢,故本文將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及重慶市等四個直轄市的數據剔除,并將回歸結果與原回歸結果對比,檢驗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區域創新的正向作用是否仍然成立。

對比表7與表3的回歸結果,可以發現核心解釋變量的系數仍然顯著,數字普惠金融指數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對區域創新具有促進作用,雖然系數略有下降,但正向作用依舊明顯。覆蓋廣度、使用深度及數字化程度三個細分指標系數值有所下降,但仍然顯著。同時,使用深度仍為三個子維度中對區域創新正向作用最大的維度。由此可知,本文結論具有穩健性。

2.系統GMM估計。由于殘差項中可能存在既影響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又影響區域創新的因素,使用FE估計或者OLS估計會導致估計結果出現偏誤,本文選擇更為有效的系統GMM估計,結果如表8所示。從估計結果來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區域創新水平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這一結論在使用系統GMM估計后依然成立,進一步證實了估計結果的穩健性。

3. 替換被解釋變量度量方式。考慮到不同省份人口規模、經濟體量等的不同,為了提升度量指標在不同省份之間的可比性,我們采用總專利數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值、總專利數與地區總人口數量的比值兩種方式替代度量區域創新水平,并進行穩健性檢驗,結果見表9。第(1)、(3)、(5)、(7)列是采用總專利數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值作為被解釋變量時的回歸結果,第(2)、(4)、(6)、(8)列則是采用總專利數與地區總人口數量的比值作為被解釋變量時的回歸結果。從估計結果來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我國區域創新水平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這一結論在替換被解釋變量度量方式后依然成立,進一步證實了估計結果的穩健性。

(四)中介效應檢驗

在前文一系列實證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式(2)與(3),本文以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作為中介變量進行中介效應檢驗,結果見表10。

從第(1)列可以看出,數字普惠金融指數的系數為1.7069,在5%的水平下顯著,可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我國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根據第(2)列的回歸結果,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對區域創新發展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在控制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之后,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我國區域創新水平仍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同時,通過對表3和表10回歸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看出,當引入中介變量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后,數字普惠金融的邊際效應從0.5642降至0.2484,可以判斷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水平是數字普惠金融影響區域創新的中介路徑。根據溫忠麟與葉寶娟(2014)[18]的判別方法,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發揮了部分中介效應,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例為55.97%,說明數字普惠金融不僅能夠直接推動區域創新水平的提升,而且能夠通過促進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提高區域創新水平。綜上可知,假設3成立,即地區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將有利于當地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從而助力于地區創新活動的開展。

由表10中第(3)、(5)、(7)列可以發現數字普惠金融三個子維度——覆蓋廣度、使用深度及數字化程度同樣對區域數字經濟的發展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而根據第(4)、(6)和(8)列,在分別使用覆蓋廣度、使用深度及數字化程度來替代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水平時,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對區域創新發展均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同樣地,對比表3和表10結果可以看出,引入中介變量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后,覆蓋廣度、使用深度和數字化程度對于區域創新水平的邊際效應分別從0.6021、0.6712和0.1272對應降至0.3871、0.3375和0.0632,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例分別為35.71%、49.72%和50.31%,進一步驗證了假設3,即數字普惠金融發展通過影響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來對區域創新產生促進作用。

六、研究結論與政策啟示

本文從理論層面闡述了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區域創新活動影響的作用機制,并以2011—2018年全國31個省份的數據為基礎,運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回歸分析,實證檢驗數字普惠金融對區域創新的影響及數字普惠金融三個子維度指標對區域創新發展作用的異質性特征。研究結果表明:第一,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對我國區域創新水平的提升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且該結論在穩健性檢驗下依舊成立;第二,數字普惠金融的三個子維度對區域創新發展的影響具有異質性,三者對創新產出均具有促進作用但是強度不同,使用深度對創新水平具有最為顯著的正向影響;第三,區域異質性分析表明,數字普惠金融對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的創新發展均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但作用強度有所差異,對東、中部地區具有較強的影響,而對西部地區影響較弱;第四,中介效應檢驗結果表明,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會顯著提升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水平,進而助力區域創新水平的提升。

由以上結論,可以得到如下啟示和建議:第一,進一步助推數字技術與金融服務的深度融合,拓寬數字普惠金融的覆蓋范圍。要繼續發揮其普惠優勢,完善數字技術在支付、保險等金融服務中發揮的作用,鼓勵商業銀行、支付機構、保險機構、證券機構、財務公司、信托投資公司、金融租賃機構、小額貸款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深入基層,切實解決中小企業和弱勢群體融資難問題,彌補對西部地區中小企業發展支持的不足,為區域創新協同發展提供不竭動力。第二,數字金融使用深度的增長將成為數字普惠金融指數增長的重要驅動力。要推動數字普惠金融由“粗放式”發展向高效率、深入拓展式發展的轉變,通過深度挖掘數字金融的各項功能,使其在地區發展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改善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象。第三,區域數字金融發展差異性的根源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性,未來不同區域數字金融也應采取差異化發展策略。各地區應該結合自身特征,制定差異化的數字普惠金融政策:東部地區應充分發揮先天優勢與輻射作用,推動普惠金融的創新與升級;西部地區應借助政策傾斜優勢,發揮“后發優勢”,逐步縮小與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水平較高地區的差距;中部地區應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創新效率,推動區域經濟協調高效發展。第四,通過加強區域內資源流動和交流合作擴大數字金融的普惠力度,改善創新環境。各地區發展數字金融應當合理運用政策手段,實現資源、技術和人才的跨區域流動,深化區域間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空間效應促進區域創新的發展,真正實現數字金融的地區普惠。

注:

①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屬于東部地區;山西、內蒙古、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重慶屬于中部地區;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和廣西屬于西部地區。

參考文獻:

[1]楊偉中,余劍,李康.金融資源配置、技術進步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J].金融研究,2020,(12).

[2]唐清泉,巫岑.銀行業結構與企業創新活動的融資約束 [J].金融研究,2015,(07).

[3]聶秀華,江萍,鄭曉佳,吳青.數字金融與區域技術創新水平研究 [J].金融研究,2021,(03).

[4]謝絢麗,沈艷,張皓星,郭峰.數字金融能促進創業嗎?——來自中國的證據 [J].經濟學(季刊),2018,17(04).

[5]王馨.互聯網金融助解“長尾”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研究 [J].金融研究,2015,(09).

[6]梁榜,張建華.數字普惠金融發展能激勵創新嗎?——來自中國城市和中小企業的證據 [J].當代經濟科學,2019,41(05).

[7]杜傳忠,張遠.“新基建”背景下數字金融的區域創新效應 [J].財經科學,2020,(05).

[8]徐子堯,張莉沙,劉益志.數字普惠金融提升了區域創新能力嗎 [J].財經科學,2020,(11).

[9]鄭雅心.數字普惠金融是否可以提高區域創新產出?——基于我國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 [J].經濟問題,2020,(10).

[10]張敏,董建博,段進軍.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能夠促進共同富裕嗎?——來自準自然實驗的經驗證據[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43(05).

[11]金環,于立宏.數字經濟、城市創新與區域收斂[J].南方經濟,2021,(12).

[12]郭峰,王靖一,王芳,孔濤,張勛,程志云.測度中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指數編制與空間特征 [J].經濟學(季刊),2020,19(04).

[13]吳非, 胡慧芷, 林慧妍, 任曉怡. 企業數字化轉型與資本市場表現——來自股票流動性的經驗證據 [J].管理世界. 2021,37(07).

[14]寧朝山.基于質量、效率、動力三維視角的數字經濟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多維影響研究 [J].貴州社會科學,2020,(04).

[15]徐輝, 邱晨光. 數字經濟發展提升了區域創新能力嗎——基于長江經濟帶的空間計量分析 [J].科技進步與對策, 2021,(13).

[16]溫忠麟,葉寶娟.中介效應分析:方法和模型發展[J].心理科學進展,2014,22(05).

[17]劉軍,楊淵鋆,張三峰.中國數字經濟測度與驅動因素研究 [J].上海經濟研究,2020,(06).

[18]趙濤, 張智, 梁上坤.數字經濟、創業活躍度與高質量發展——來自中國城市的經驗證據 [J].管理世界, 2020,36(10).

[19]周勇,張婷琳.數字經濟對中國省域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 [J].經營與管理,2022,(02).

[20]王亮和劉凌燕.數字普惠金融與區域創新的交互影響及空間溢出——基于空間聯立方程和異質性SDM的實證檢驗 [J].金融發展研究,2022,(09).

[21]傅秋子,黃益平.數字金融對農村金融需求的異質性影響——來自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北京大學數字普惠金融指數的證據 [J].金融研究,2018,(11).

基金項目:天津市教委社會科學重大項目“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研究”(2020JWZD15)。

作者簡介:董樹功,天津寧河人,博士,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信用經濟、產業經濟;楊峙林,河北遷安人,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營業管理部,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為普惠金融、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征信理論與實務。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continues to promote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financial supply side and become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to help regio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Using Peking University's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Index and regional patent application data,an empirical analysis is conducted on the impact of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on regional innovation in China,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has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level of regional innovation. Meanwhile,the exploration of the sub-dimensions of breadth of coverage,depth of use,degree of digitization and some regional samples from the east,central and west of China found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role of digital inclusion indices on regional innovation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and heterogeneity in the driving role of digital inclusion on innovation in the east,central and west of China. The mechanism test find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level of regional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which in turn help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regional innovation.

Key Words:regional innovation,heterogeneity,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intermediary effect

(責任編輯? ? 王? ?媛;校對? ?WY,LY)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年人网|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日本影院一区|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啪啪| 欧美日韩免费|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网站| 天天操天天噜|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一本二本三本不卡无码|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在线看| 日韩高清成人| 色婷婷综合在线|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9九|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99国产精品国产|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6| 被公侵犯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东京热高清无码精品| 一级毛片网|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国产欧美性爱网| 欧美亚洲欧美|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青草91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福利小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色亚洲|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最新国产精品第1页|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在线一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91网站国产|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97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91精品视频|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中文字幕网|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欧美日本中文| 欧美一区精品|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亚洲无卡视频|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a毛片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人大臿蕉香蕉|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久久精品一卡日本电影|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精品国产91爱| 国产高清无码第一十页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四虎成人精品|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2021亚洲精品不卡a|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