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彩虹 龔瑤 康磊
心血管疾病是一大類疾病,包括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先天性心臟病、瓣膜疾病、心律失常等。大部分可通過堅持用藥取得較佳的控制效果,延緩疾病進程。同時,因心血管疾病的誘因繁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受情緒、飲食、環境、氣候等多種因素影響,易導致病情加重,甚至猝死。尤其是春季,為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
心血管疾病概述
心血管系統由心臟和血管共同組成。心臟將血液輸送至全身動脈,再經由毛細血管進行營養物質、氧氣、代謝廢物等交換,之后血液進入靜脈,由全身靜脈輸送回心臟。當心臟和與之相連的血管出現病變,如心臟供血不足、心律失常、心肌肥厚、心臟血管疾病等,均可影響心血管系統的功能。
心血管疾病主要因高血脂、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所導致心臟和周圍血管發生缺血或出血性疾病,是全身性血管病變或者系統性血管病變在心臟和周圍血管的表現,屬于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的常見疾病,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即使現代醫學治療手段和檢查手段相對完善,仍有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因錯失最佳救治時間窗而死亡。有關統計顯示,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500萬人,居死亡原因的首位。大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因得到及時救治而延長生命,但仍可引起神經功能損傷,從而導致生活不能自理,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增加家庭及社會的負擔。
心血管疾病有哪些
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臟血管和周圍血管疾病的統稱,最常見的是高血壓,包括原發性高血壓以及繼發性高血壓。如果心臟表面的冠狀動脈出現了狹窄,稱為冠心病;如果心臟內部的瓣膜出現了狹窄或關閉不全,稱為瓣膜性心臟??;如果心臟肌肉出現了肥厚或者擴張性的改變,稱為心肌??;如果心肌出現了炎癥損傷,稱為心肌炎;如果心臟的節律出現了問題,稱為心律失常,包括早搏、房顫、傳導阻滯、心動過緩。心臟外又包括主動脈和肺動脈。其中,主動脈疾病包括主動脈夾層、主動脈瘤;肺動脈疾病包括肺栓塞、肺動脈高壓。
此外,心血管疾病早期多無癥狀,若經體檢及時發現,或可通過早期保守治療,取得較好的控制效果;若發現較晚,則需采取對癥、外科手術等綜合治療措施,多需長期用藥控制病情。
春季高發的原因
冷熱交替刺激
春季溫度變化快,早中晚溫差較大,當心血管病患者突然在受到寒冷刺激后,會引發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從而增加心臟負擔,導致病情加重。對于溫度適應能力較差的中老年患者,還可能誘發心肌梗死。此外,心臟病發作可能會引起血壓波動、心絞痛發作、急性心衰發作誘發心源性休克、心臟驟停等致死率較高的疾病,需引起重視。
缺乏運動
比起戶外運動,中老年人更喜歡室內的娛樂活動(如棋牌等)。由于外出鍛煉次數逐漸減少,會增加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導致患者機體免疫力下降、脂肪堆積,可引起病情加重。且室內娛樂活動多需久坐不動,可增加血栓風險。若是在棋牌活動中突然興奮、情緒激動,可使患者血壓飆升,誘發心肌缺血和心梗,甚至卒中。
肺部感染
春季霧霾問題嚴重,大量的粉塵、細菌飄浮在空中,加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免疫力低下,使得呼吸道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增加患者肺部感染的風險。一旦發生感染,可使患者交感神經系統活性增強,長時間增加心肌耗氧,進而誘發心血管疾病。
預防措施
高血壓作為心血管最常見疾病,對人體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且患者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謝紊亂,以及心、腦、腎和視網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因此,高血壓是心血管病患者需進行干預的主要病種之一。
大量調查結果顯示,氣溫波動大時,機體為保持體溫恒定,會減少散熱,毛細血管收縮,使得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如果再有緊張、焦慮、急躁等應激情緒存在,很容易導致血壓的升高,誘發心血管疾病。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春季應采取以下措施控制血壓。
(1)藥不能停:遵醫囑用藥,不能因自我感覺良好而隨意更改藥物劑量和時間,甚至停用藥物。如果停藥后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告訴醫生。
(2)健康的飲食起居:首先注意保暖,春季早晚溫度較低,如天氣過于寒冷應減少戶外活動,可在室內適度運動。運動時間應避開6:00~11:00,因為此階段患者的心血管壁最為脆弱,最佳運動時間可選擇在16:00后,同時注意運動強度。若必須到戶外活動時,應佩戴好口罩和圍巾,避免過度吸入霧霾和冷空氣刺激面部。另外,老年人的飲食應以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為主,同時增加維生素含量豐富的蔬菜、水果,以及含鉀豐富的食物,以補充因長期使用降壓藥、抗血小板聚集等藥物而造成的低血鉀狀態。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類、咖啡等。
(3)勤測血壓和心率:冷空氣會刺激皮膚引起血管收縮,引起血壓波動,有部分老年患者會出現頭脹、頭暈等癥狀,但有的會因無明顯癥狀而忽略心血管疾病的存在。因此,春季應勤測血壓和心率,定期復診,以便更好地了解身體狀態,提前調整做好預防。
(5)保持情緒穩定:憂慮、悲傷、煩躁、疲勞、興奮等情緒都會引起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而促使血壓升高。若感到焦慮、煩躁、抑郁等,可采取練書法、打太極拳、聽音樂等方式放松心態。
結束語
隨著我國正式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各種老年慢性病疾病的發病率隨之上升。心血管疾病為常見慢性病,治療周期長,大部分患者需終生用藥。尤其在春季,心血管病患者會受一系列因素的影響,誘發疾病突發,此時更應做到堅持用藥、健康生活、勤測血壓和心率、保持情緒穩定,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控制病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