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輝
王輝,字熠之,號云水居,別號天成樓。
1963年生于山東濟南,畢業于山東師范大學藝術系美術專業,先后進修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國家畫院。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沈鵬工作室書法創研班成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北京詩詞學會書畫專業委員會專家、顧問,山東省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濟南詩詞學會副會長。

劉熙載《藝概》言:“書與畫異形而同品”,所謂以書入畫,書畫同源,但能夠書畫兼善者,絕非等閑之輩,倘能夠滿腹錦繡,即興題詠,那更是鳳毛麟角。眼前的王輝先生就是這樣一位精通詩、書、畫,有著全面修養的藝術家。
初識王輝先生無不欣賞他的溫文爾雅、雍容氣度,加之談吐不俗,豪爽曠達,讓人如沐春風、一見如故。
“詩書畫這些藝術門類,要點在于造化于心,好的作品是造化與心靈的完美契合,一言以蔽之就是——我寫我心” 問及他40多年學藝、從藝、授藝之旅,他侃侃而談。
王輝的書法集五體之長,通書法演變史,其甲骨文用筆如刀,骨力遒勁。金文篆書以鐘鼎碑碣為宗,隸書得《石門頌》《禮器碑》之神韻,糅之以漢簡,渾厚樸拙,有高古之氣。他對“二王”情有獨鐘,用功尤勤,得其神韻。楷書初學虞世南,后學褚遂良,圓潤清麗,自成一家。草書集“顛張狂素”于一體,又各取所長,結體變化豐富而皆具法度,意氣酣暢。章草用筆方正有圓,沉穩舒展,靈動優游之姿躍然紙上。作為沈鵬先生弟子,他秉承教誨,并注重轉益多師,兼收并蓄。其作品在《書法導報》《書畫報》等刊物作過專門報道。
在花鳥畫方面,王輝以青藤、八大、吳昌碩、任伯年及潘天壽、李苦禪等大家為師,特別是對吳昌碩、任伯年手摹心追,堅持不懈。

畫鶴則“低昂各有意,磊落如長人”,畫鳥則造型逼真、賦色雅致,畫魚則空靈生動、機趣滿滿……尤其那梅蘭竹菊四君子,以形寫神,寓意于象,筆墨氣韻在虛實之間,生發不窮。既可品味“采菊東籬下”的悠然自得,又可體會“一樹梅花一放翁”的高標絕俗,或樸素逸致,或剛毅挺拔,畫家的生活理想審美情趣盡在其中。
在山水畫方面,他取法宋元,對明清諸家也涉獵頗深,在石濤、黃賓虹上用工較勤。以書入畫,筆墨渾厚灑脫,意境深遠。古為今用,布局風格多變,富有新意。
現場觀其創作,就是一場藝術之旅和視覺盛宴,畫室書香墨韻,茶香四溢,手中的毛筆揮灑自如,鉤皴點染、濃淡干濕、陰陽向背、疏密虛實……一幅幅山水畫,諸峰時隱時現,忽近忽遠,籠罩在云氣氤氳、雨意迷離的萬古空濛之中,心物相融之際,真乃“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布局巧妙,格高意遠,時見留白,給人無窮的想象空間,所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遠觀,那群峰競秀、斷岸千尺令人震撼;細看,云封霧障中的似有若無、令人神凝意遠的萬疊青巒,則讓人感覺身臨其境了。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滌,自然丘壑內營”。泰山、黃山、峨眉山都有他采風寫生的足跡,“功夫在畫外,愛山水、觀山水,畫山水才有靈氣”,他給學生們如此傳授心得。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藝術創作本質上是一個發現并創造美的過程,優秀的書畫家無不是美的發現者、創造者,而這一過程看似尋常而最奇崛。
王輝多年對二王書法臨習有深刻的感悟,但在筆法上仍有很多疑惑和不解,一直縈繞心懷。在故宮看完《蘭亭序》唐摹本真跡后,他當晚忽然夢見王羲之傳授其筆法,醒來寫下一首詩《記夢》:“學書容易作書難,墨池筆冢窮華年。但從夢見羲之面,始信凡骨可成仙” 。從此,他對筆法幡然領會,境界大開。

為了畫鳥,他養了一只八哥,這只八哥很聰明,會背誦三首唐詩,每日清晨都能聽到悠揚的鳴叫聲:“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仿佛是激勵著他在藝術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努力,走得更高更遠。8年以后,這只鳥兒離他而去,令他心痛不已,他以這只鳥兒的口吻寫下:“生之絢爛欲何求,向往天空愛自由。待到明年鵲橋日,報君更上一層樓。——庚子七夕愛鳥乘風西去作此詩”。讀來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他花鳥畫里的那些逼真靈動的形象,無一不是這只鳥兒的身影。在他的筆下,有著對生活與藝術的熱愛與思考,飽含著對自然萬物的人文關懷。
他的即興詩大多展現性情,或為寄興,或為紀游,或為自書,或為題畫,靈感自至,有“酒入豪腸筆若狂,詩家曾幾問千觴。興酣搖落青蓮意,借得仙風入盛唐” ,又有“興來揮墨筆生風,依稀懷素又重生。滿紙云煙收不住,不知有我更無僧”。詩仙李白,草圣懷素,穿越千年喜遇知音。
“詩讀千家誦,壇開百里香。幽蘭傳雅韻,翠竹拂云長。趵突清泉涌,斟醇玉斝漿。何當秋露白,重振子瞻堂”。在這首《詠秋露白》中,他思接千載,贊竹詠泉,借當地昔時名酒“秋露白”,追憶千年大文豪蘇東坡先生。
王輝的藝術成就不僅僅得益于他自幼習書的深厚功底,也不只是得益于他長期的豐富的藝術創作與實踐,還有他對于藝術構成背后蘊含更深層次的哲學思想的研究與感悟。

他酷愛哲學與美學,多年來對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有著深刻的研究,精讀中西方歷史上哲學大師的經典著作,博學多思,有系統的藝術史理論和豐富的創作經驗,所以他總是能以哲學和美學高度審視詩書畫,追問“美之為美”的本質與原理,其筆法、章法,筆墨與構圖等方面皆具辯證思維,作品中的審美情趣與意境,都能體現出他的美學高度與修養。
“融合中西方美學,更要立足于我們自己民族的文化與藝術,這是文化自信,更是作為藝術家的使命和擔當。”他始終保持一種開放的眼界與心態,與時俱進,敢于突破,努力使自己的藝術理論和創作都能不斷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他說“凡是真正的藝術家必然是哲學家。”藝術本身就是對生命的一種超越,也是一種回歸,因為“藝術是生命的形式”。他對藝術與人生有著深刻的理解:“追求藝術的人生,就是追求一種更有意義價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更有智慧的人生。”
詩文書畫,相為表里。王輝其詩、書、畫無不合為藝之大道,源自思想之妙悟,性情之修養。
我寫我心——“俱道適往,著手成春”,真可謂人如其名——熠熠生輝,神韻天成!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vary in form but share the same quality.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come from the same source, but those who are good at both are extraordinary. Not to mention few can master the arts and has the power of improvisation. However, Mr. Wang Hui is a well-cultivated artist and is versed in poetr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nd has a well-rounded cultivation.
The key to the art of poetry,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lies in creating from heart. In short, a good work is a perfect match between creation and h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