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林


神農架是中國特有的珍稀動物—— 金絲猴的主要分布區。金絲猴自然分布于四川、陜西、甘肅的部分地區和湖北省的神農架。它們主要棲息在海拔1 700—3 100 米之間的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集中分布在保護區西片的東部區域。種群1 200 余只。
金絲猴 金絲猴的特點是毛質柔軟,鼻子上翹。金絲猴主要有緬甸金絲猴(怒江金絲猴)、川金絲猴、滇金絲猴、黔金絲猴和越南金絲猴5 種。除緬甸金絲猴和越南金絲猴外,其余幾種金絲猴均為中國特有的珍貴動物。
金絲猴群棲息在高山密林中,以漿果、竹筍、苔蘚等植物為食,也喜歡吃鳥蛋等食物。因為金絲猴的棲息地海拔很高,溫度較低,所以金絲猴進化出綿密的長毛,用來御寒。金絲猴的五個品種均為紅色物種名錄中的瀕危品種。
生活在神農架的金絲猴主要是川金絲猴。除腹、臀、四肢內側毛發為白色外,川金絲猴全身其他部位均為金黃色,肩背至尾臀部的披背長毛,呈灰褐色。川金絲猴與人類同源,至今仍保留著許多與人類相似的習慣。例如,川金絲猴四肢末端的形狀與人類的手足相似;嬰猴啼哭的聲音與人類幼嬰的啼哭聲相近;母猴抱嬰姿式與人類相同。

神農谷是神農架最具有代表性的地點之一,位于神農架林區炎陵縣東部45 公里的萬洋山處。神農谷的高差很大,最高處的海拔為2 115 米,最低處則只有420 米,高差接近1 700 米。正是這種特殊的地勢造就了神農谷的美景,讓整個神農谷山、水、石、林俱備,雅、趣、奇、險兼有,成為人們度假休閑的好去處。同時,神農谷的負氧離子濃度遠遠高于其他地區,楠木壩珠簾瀑布處的負氧離子更是達到了每立方厘米6 萬個的驚人數量,堪稱世界之最,是一處名副其實的“森林氧吧”。

天燕風景區因北有燕子埡、西有天門埡而得名,是國家級森林公園、亞洲生物多樣性示范基地。天燕風景區以原始森林風光為背景,以神農氏傳說和淳樸的山林文化為內涵,集奇樹、奇花、奇洞、奇峰與山民的奇風異俗于一體,成為以反映原始悠古、獵奇探秘為主題的原始生態旅游區。
埡指的是兩山之間的狹窄處,在神農架有很多知名景點都用“埡”字來命名,天門埡就是其中一個。之所以叫天門埡,是因為附近常常云霧繚繞,游客走在其中就好像登上天門一樣。在天門埡的東北方向,有一個燕子埡,因為附近有燕子洞而得名。兩個景點由一座彩虹橋相連,起霧時走在橋上就像走在天宮之上。
天門埡所處的位置特殊、光影以及云霧的變化,讓這里出現了很多奇絕的美景,如撒云收雨、碧霞吐珠、端陽晨霜、中秋瑞雪等。

你聽說過神農架“野人”的傳說嗎?相傳,神農架內有“野人”出沒。盡管至今未能考證出到底是何種生物在神農架內生活,但就因為野人傳說,板壁巖成為神農架內的著名景點之一。
板壁巖位于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內,距離木魚鎮45 公里,除了是之前提到的“野人”出沒地,板壁巖還因為獨特的石林風景而廣受游客的喜愛。板壁巖內有很多造型奇特的巖石景觀:巨鋸巖就像空中的一把大鋸子;“神龜戲霧”景觀,遠遠望去就像云霧中真的有一只大龜;“玉兔戲金蛇”等景色更是妙不可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這里的石林景觀塑造得惟妙惟肖,令人嘆為觀止。
人們曾多次在板壁巖發現過“野人”留下的糞便、毛發、腳印和竹窩。最大一堆糞便重1.6 公斤,內含果皮之類的殘渣和昆蟲蛹等,讓人不禁猜想“野人”的飲食結構。最令人驚嘆的是“野人窩”。它的主體由20 多根箭竹扭成,人躺上去,視野開闊,十分舒適。迄今為止,人們尚未確認這些奇特的建筑是哪種動物建造的。期待有一天我們能夠揭開神農架“野人”之謎。
神農架不僅是旅游景區,還是自然保護區。正是因為有了神農架這樣的自然保護區,我們才能夠見識到更豐富的物種,領略到我們地球家園的偉大與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