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鏈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濟南這一城山水孕育出了無數文人雅士,文武雙全的愛國民族英雄、詞人辛棄疾就是其中之一。
辛棄疾原字坦夫,后改為幼安。曾謂“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故別號稼軒。他是地道的濟南人,故居就坐落在濟南市遙墻街道四風閘村。這是一個只有百十戶人家的普通村莊,因村邊一塊刻有“辛棄疾故里”的石碑,讓人得知這便是辛棄疾的故鄉。如今它不僅是緬懷先賢的重要場所,也是濟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在一個初春的早晨,我乘公交車幾經輾轉來到這里。只見村南有一片仿古建筑,這就是辛棄疾故居。整座建筑為仿宋風格,布局為三進院落,四周皆由花園環繞,古樸凝重之感撲面而來。
故居大門朝南,為四柱三門的石坊,巍峨壯觀。石坊上有當代著名書法家武中奇先生題寫的“辛棄疾故居”5個大字。穿過石坊,有一座仿宋六角亭,亭內立一石碑。石碑正面雕刻著“稼軒公遺像”,背面是《宋兵部侍朗賜紫金魚袋稼軒歷仕始末》石刻,是根據江西省鉛山縣鵝南辛氏宗譜原件刻制。碑亭后面是聳立于松柏叢中雄偉的辛棄疾雕像,高2.8米,是用歷城區特產的“繡川綠”花崗石雕刻。辛棄疾身披戰袍,腰挎寶刀,神情肅穆,昂首凝視遠方。
辛棄疾出生于“代膺閫寄”、重出處講氣節的濟南大族,受家族愛國思想的教育和影響,又目睹人民的災難,青年時代就立起建功立業的壯志。22歲時,他聚眾兩千,揭竿而起,加入了耿京抗金大軍,并任掌書記。他曾單兵獨騎追殺竊帥印、叛變投敵的小頭目義端和尚,又率騎兵突襲金營,生擒逆賊張安國。耿京義軍失敗后,辛棄疾先后出任江陰(今江蘇江陰一帶)建康(今南京)通判。他賦詞明志,高歌“鵬翼垂空,笑人間蒼然無物”“要補天西北”“談笑護長江”(《滿江紅》),表達了捍衛祖國疆土的雄心壯志。他撰文《美芹十論》上書孝宗,并作《九議》,呈送宰相虞允文,論述了對抗金的戰略戰術等問題,提出了治軍恢復大計。
辛棄疾在南宋40余年,把畢生精力和熱忱都用在收復失地,統一中國,創造一番英雄業績上。他在滁州、江西、福建、鎮江等地任地方官吏,實施惠征薄賦、以工代賑,彈劾污吏,政績顯著。尤其是在湖南任安撫使期間,他興修水利、開辦學校,創建湖南飛虎隊,飛虎隊在抗金斗爭起到了重要作用。即使遭誣陷落職,賦閑20余載,他也失意不失志,矢志匡復。
因南宋朝廷腐朽偏安,致使辛棄疾報國無門,壯志未酬。這位“氣吞萬里如虎”的民族英雄,于開禧三年(1207)溘然長逝,終年68歲。66歲那年,他寫下了《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中寫道:“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已是風燭殘年的辛棄疾豪情不減,字里行間洋溢著殺敵報國的熱忱和向往。
第一進院內除碑亭、辛棄疾雕像外,兩側還分立著碑廊。有明代大書法學家董其昌及當代書法家啟功、沈鵬等寫的辛詞40余方碑刻。
穿過堂屋是第二進院,映入眼簾的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寫的“稼軒故里”石碑。此碑采用曲阜優質純青石,通高3米,碑后是3座展廳,正中主展廳是辛棄疾紀念祠。楹柱掛對聯“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為當代著名文學家郭沫若1959年題書。主展廳內陳列著辛棄疾的半身銅像,四周綜合運用書展、繪畫、攝影、木刻、雕塑等藝術手段,生動地展示了辛棄疾文武雙全的一生。展廳中還有辛棄疾唯一的傳世書法作品《去國帖》的影像復印件,極為珍貴。東西兩廳分別是沈鵬題寫的“一代詞宗”和啟功先生題寫的“義膽忠魂”匾額。東展廳展出的是當代書畫家的書法藝術刻石原件,西展廳是用工筆繪畫的形式,圍繞幾個重大主題,展現了辛棄疾一生曲折經歷和創建的豐功偉績。
由展室旁的側門進入第三進院,有兩座大殿,是議事廳和仿宋民居。院內還仿建了辛棄疾客居江西所鐘愛的瓢泉景觀,蔚為雅致。
徜徉在辛棄疾故居,目睹了辛棄疾波瀾壯闊的一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以滿腔愛國之情馳騁彊場、殺敵報國、奮斗不息的精神。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以手中之筆作武器,滿腔悲憤化作詞章,以“橫絕六合,掃空萬古”之勢,寫下了長短句600余首,與蘇軾共創豪放先聲,為豪放詞派樹立了一座空前的藝術高峰,為中國文學史增添了璀璨奪目的華章。他的詞慷慨悲壯,情真意切,真摯感人,催人奮進;他的詞還有鮮明的藝術個性,風格多樣,極富磅礴氣勢,又不乏“稼纖綿密”(劉克莊《辛棄疾稼軒集序》),為“世所共珍”(徐元杰《梅野集》);他的詞閃耀著不可磨滅的光輝,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
已近中午,我仍在故居里流連,歷史的長河在眼前無聲地流淌。這故居,是辛棄疾生命中的一大棲息地,回響著一個飄搖的時代,安放著一個偉大的靈魂。這靈魂崇高、純潔、厚重;這靈魂在低吟、在悲嘆、在吶喊。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詩人那博大的胸懷里跳動著一顆憂國愛民的赤城之心。
To the west of the Yellow River, there are generations of famous people springing up. Jinan with splendid mountain and water landscapes is home to numerous literary figures and sincere patriots, like the great poet Xin Qiji.
Xin Qiji, literary name Jiaxuan and courtesy name Youan, advocated to exercise due diligence. As a native of Jinan, his former residence is located in Sifengzha Village, Yaowang Sub-district. The design of the entire site follows the style of Song Dynasty buildings, with three courtyards surrounded by gardens. Nowadays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Xin Qiji becomes an important place to remember the scholar, and also a base for patriotic education in Ji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