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瑞 蔡衛東 李克明



摘 要:引進優秀水果品種,可以促進地方水果產業的良性發展。近年來,新梨七號因具有風味濃甜、豐產性較好、抗病性強的特點,被大面積推廣。濟南市歷城果樹管理服務總站于2006年春從煙臺引進新梨七號品種,在歷城南部山區進行嫁接試驗,結果表明,該品種在歷城南部山區表現適應性強、性狀穩定、結果早、連續結果能力強、豐產穩產等特點。經濟效益顯著,已成為南部山區群眾增收和品種更新換代的主要品種。
關鍵詞:新梨七號;引種高接;歷城山區
濟南市歷城南部山區屬低山丘陵區,山丘面積占全區總面積的60%以上。土壤以棕壤褐土為主,全年平均氣溫13.40 ℃,無霜期210 天,作物生長期260天,日照時數2640小時,年降雨量700毫米左右。良好的地理環境和適宜的氣候為果樹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梨是歷城南部山區重要的果樹資源,不僅栽培歷史悠久,且資源豐富,既有老資源泰山白梨、香水梨等,也有引進的幸水、愛宕、綠寶石、新高等新品種[1]。長期以來,由于在品種引進推廣、品種更新等方面存在著重引輕推等問題,導致品種多、亂、雜,難以形成產業優勢[2]。為此,于2006年引進了新梨七號新品種,并在南部山區仲宮、錦繡川進行嫁接試驗。經過十幾年的連續推廣觀察,該品種表現適應性強、性狀穩定、結果早、連續結果能力強、豐產穩產等特點,經濟效益顯著,已成為南部山區群眾品種更新換代的首選品種,發展面積迅速擴大。
1 引種地點
引種地點位于濟南市歷城區仲宮辦事處劉家村,項目區為石灰巖山地梯田,陰坡、無水澆條件。海拔150~160 米,土壤厚度60~120厘米,pH值6.5,土壤有機質含量0.7%~0.9%;年平均降雨量700毫米,無霜期175天。
新梨七號梨是新疆塔里木農墾大學以庫爾勒香梨為母本、早酥梨為父本雜交培育的中早熟梨品種。2006年春季引進接穗,選擇樹齡在10~15年生的成齡梨樹(泰山小白梨)為試材,采取多枝高接(插皮接或插接)的方法進行改接換頭,如圖1所示,存活率90%以上,如圖2所示[3]。當年連片改接20余株,2007—2008年改接120余株,并擴大到鄰村的傲而、商家、稻池、東西路、于家等村。結果證明,改接當年樹冠基本恢復,第2年結果,結果株率達100%。2008年8月2日區科技局組織專家測產,平均株產24.5千克,折合每畝產量980千克(按40株計算),超過了預期目標。第3年平均株產達71.17千克,折合每畝產量2 846.8千克。2010年7月通過了歷城區科技局的項目驗收,各項指標均超過了項目設計的各項指標要求。自2011年以來,除個別植株因立地條件、管理不善等因素導致樹勢衰弱、產量下降外,株產量一直穩定在80~120千克。市場價格穩定在7~10元/千克,個別年份價格超過12元/千克,且供不應求。由于效益顯著,群眾爭相引種,已成為濟南市南部山區梨品種改良的首選品種。
2 觀察結果
2.1 植物學特性
新梨七號樹姿較開張,一年生枝紅褐色,新梢綠色,上部有白色茸毛,皮孔白色,近圓形,中等大小,葉片卵圓形,平均葉長11.4厘米、寬6.9厘米;葉柄長2.5~3厘米,葉尖銳尖,葉基圓形,葉緣細鋸齒,葉面光滑,嫩葉淺紅色,成熟葉深綠色。花冠中等,花蕾和花藥粉紅色,花瓣白色,花粉量較大[4]。
2.2 果實經濟性狀
果實卵圓形,果個中等大,平均縱徑8.1厘米、橫徑7.7厘米,果個較均勻,平均單果質量202.2 克,最大單果質量356.1 克。萼片宿存、直立,未套袋果果面綠色,陽面有條形紅暈,果面平整光潔,果點近圓形、中大且密;套袋果果面黃色,無紅暈,果面平整光潔,果點小且密,顏色較淺;果實套塑膜袋后,果實綠色,陽面保留有條形紅暈,果面光滑,果點中大而密;套紙袋果實果點少,果面黃色,潔凈美觀;果柄長2.5~3厘米,果皮薄,果梗基部部分肉質化,萼片殘存[5-6]。果肉白色,肉質酥脆多汁,石細胞極少,果心較小,口感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3%~12.5%,去皮果實硬度在4~4.6千克/厘米2,品質優。果實較耐貯藏,常溫下可貯藏40 天左右,在自然通風窖中可貯藏到來年3月份。由于皮薄,耐運性差,因此,果實外運建議套一層塑料網套。
2.3 生長結果習性
樹勢強健,樹姿開張,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生長量大,高接樹樹冠擴大迅速,易于整形。大樹高接當年新梢最大生長量可達2 米以上,枝條較開張,當年可形成腋花芽并結果。高接樹枝條生長直立性強,5月份對新梢進行摘心,二次枝生長旺盛,分枝角度大,當年可形成50厘米以上的二次枝4~5個。成花能力強,早果性好。連續結果能力強,豐產穩產。采前落果輕。當地一般7月中下旬即可采收,一般可持續到9月上旬,貨架期長,便于分期采收。
2.4 物候期
經過連續觀察,新梨七號在濟南市南部山區3月下旬萌芽,4月上旬開花,花期在10天左右,未套袋果實5月上旬出現紅暈,7月中下旬果實成熟,11月上旬落葉,生育期210天左右。
2.5 適應性
新梨七號在濟南市南部山區表現生長結果穩定,適應性強,耐瘠薄,抗旱能力強。梨黑星病、輪紋病、梨木虱等病蟲發生較其他品種輕,抗病能力較強,未發生嚴重的病蟲害[7-8]。適合在濟南市的廣大梨產區推廣栽培。
3 主要栽培技術要點
3.1 合理修剪
高接前兩年的修剪應以輕剪、緩放、多留枝的措施為主,以盡快促進樹冠恢復和花芽形成。在生長季節對生長角度好的枝條應及時摘心,促發分枝,增加枝量;冬季對延長枝進行適度短截,疏除直立枝、競爭枝、密擠枝、重疊枝,回縮細弱枝,其余枝可緩放,促發短枝,培養結果枝組。
3.2 肥水管理
以秋施基肥為主,即在每年的9月上中旬,沿樹干外緣挖5~6條長120厘米、寬20 厘米、深30 厘米放射狀施肥溝,每株施優質腐熟牛糞120~150千克或腐熟雞糞50~80千克,果樹專用肥3~5 千克,與表土混合均勻后施入。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7月上旬每株追施果樹專用肥3~5 千克。生長期每隔15~20天噴1次葉面肥。不同生長時期可分別選用0.3%尿素、0.5%磷酸二氫鉀、600倍氨基酸微肥等,提高葉片功能,提高花芽分化質量。有條件的可分別于萌芽前、果實膨大期、封凍前各灌一次透水。夏季多雨季節要及時防澇排澇。
3.3 花果管理
新梨七號成花容易,自花坐果率中高,在配置授粉樹的情況下,坐果率高,為合理負載,必須嚴格疏花疏果,防止出現大小果,提高果實品質和商品果率。在開花前及時疏除過多的花蕾,在優勢部位留花,謝花后1~3周進行疏果,留果的原則:旺樹多留、弱樹少留,旺枝多留、弱枝少留,枝組多留果、下垂枝多留果、背上枝少留果,一般可掌握每隔10~20 厘米留一個果,葉果比可掌握在40∶1。
3.4 果實套袋
3.4.1 紙袋選擇 紙袋選擇山東龍口凱祥有限公司生產的內黑和內紅兩種雙層紙袋。也可選用塑膜袋。
3.4.2 套袋時間 新梨七號的套袋時間應選擇在謝花后35~40天開始(5月下旬),在10 天內結束。套袋前2~3 天及時噴1次殺菌劑,有條件的澆1次水。套袋后的果實如圖3所示。
3.4.3 摘袋時期 鑒于新梨七號皮薄、質脆,宜出現碰、壓、刺傷及鳥的危害,應在采收前20 天左右摘去外層袋,保留內層袋至采收裝箱;有條件的可在采收后去掉內層袋套一層“軟塑料網膜”,以減少碰、壓、刺傷,減少經濟損失。套塑膜袋的不需要去袋,采收后可直接裝箱。圖4為新梨七號豐產狀。
4 病蟲防治
近年來,梨木虱、康氏粉蚧、草履蚧、紅蜘蛛、梨小食心蟲、梨莖蜂、黃粉蚜、梨輪紋病、黑斑病等病蟲害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在防治上應重點抓好發芽前刮除老樹皮,及時噴1遍5波美度石硫合劑;開花前后噴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劑3000倍液防治蚜蟲、梨木虱、葉螨和草履蚧等,對梨莖蜂的防治可及時剪除帶卵的枝條或在花期利用梨莖蜂成蟲假死的習性,于清晨搖動樹枝待其落地后殺死。果實套袋前5~7 天噴1次殺蟲、殺菌劑,通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劑4000倍液,套袋完成后每隔15天左右噴1次殺蟲、殺菌劑,可交替使用阿維菌素、波爾多液、多菌靈、氯氰菊酯等[9]。
5 小 結
經過10多年的連續觀察,新梨七號梨在歷城南部山區表現為性狀穩定,適應性強,山地、平地均生長良好,易成花,自花結實率中等高,連續結果能力強。果實在7月中下旬采收上市一直延續到9月上旬,貨架期長。果實皮薄,風味脆甜,耐運輸性差但較耐貯藏(常溫下可貯藏40天左右),目前已成為南部山區更新換代的首選優良品種。
參考文獻
[1]? 姜喜,張琦,吳翠云,等.梨品種庫爾勒香梨和新梨7號結果習性的研究[J].中國果樹,2006(3):9-12.
[2]? 成艷霞,于東海,劉以剛,等.新梨七號梨品種在山東陽信的表現[J].中國果樹,2008(3):55-56.
[3]? 成艷霞.‘新梨七號梨高接換頭優質豐產管理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7,33(3):188-189.
[4]? 劉宏.新梨七號在江蘇徐州的引種表現及栽培技術[J].果農之友,2020(12):9-10.
[5]? 張守仕,喬寶營,黃海帆,等.新梨七號在鄭州的引種表現及栽培技術[J].落葉果樹,2020,52(3):31-32.
[6]? 魏樹偉,勞建中,周彤,等.栽植密度對‘新梨七號梨樹生長結果的影響[J].果樹資源學報,2021,2(5):27-29.
[7]? 趙樹軍,郜建麗.新梨七號梨在河北泊頭的引種表現及栽培建議[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17(11):10-11.
[8] 張蒙蒙.新梨七號不同采收期及貯藏環境對果實品質的影響[J].新疆農墾科技,2017,40(4):16-19.
[9]? 連劍文.晉北梨區主要病蟲害的發生現狀與防治措施[J].果農之友,2021(12):48-50.
作者簡介:張宗瑞,男,山東歷城人,工程師,從事經濟林生產管理工作。電話:15688874705
*通信作者:蔡衛東,男,山東平陰人,高級工程師,從事經濟林生產管理工作。電話:13655313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