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鋒
吳芳與李林經朋友介紹相識,相處兩個月后便領證結婚了。婚后兩人之間的矛盾逐漸顯現出來,最后干脆分居,誰也不愿意看見對方。2021 年底,兩人感情確已破裂,到婚姻登記機關協議離婚,之后進入為期30天的離婚冷靜期。一個月后,兩人辦理離婚登記,離婚協議約定吳芳放棄婚內一切財產,凈身出戶。
2022年初,李林發現,吳芳常在朋友圈秀自己開的汽車,可是兩人結婚期間并沒有買車,他向好友打聽得知,吳芳是在離婚冷靜期內買的車。
李林越想越覺得不對勁,認為吳芳買車用的錢是婚內共同財產,且吳芳已經簽訂凈身出戶協議,因此這輛汽車應當歸自己所有。于是,他向法院提起離婚后財產分割訴訟,要求將吳芳在離婚冷靜期內購買的汽車認定為婚內財產,并歸其所有。
吳芳辯稱,這輛車是她在離婚冷靜期內購置的,當時兩人的感情已經破裂,購車款是她向朋友借的,與李林沒有一點關系。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法院認為,吳芳購車時雙方還沒有登記離婚,所取得的財產仍然是夫妻共同財產。2022年4月,依照雙方離婚協議約定,法院判決汽車歸李林所有。吳芳不服判決,向江西省上饒市中級法院提起上訴。
上饒市中級法院認為,吳芳的購車資金不是來自婚姻存續期間的家庭收入,購車目的也不是為了家庭所需,而是自用,且有充足證據證明吳芳的購車款是向朋友所借,這輛車應當認定為吳芳的個人財產,而非她與李林的婚內共同財產。2022 年6月,中級法院改判這輛汽車歸吳芳所有。同時,吳芳購車所借的11萬元債務應當認定為個人債務而非婚內共同債務。
民法典規定,夫妻雙方申請離婚登記,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30日內,任何一方不愿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期限屆滿后30日內,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離婚冷靜期制度是民法典首創,離婚冷靜期完善了我國的離婚制度,在防止輕率離婚,促進合理安排子女和財產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其立法目的在于給予離婚雙方冷靜思考的時間。
如果夫妻雙方最終離婚,那么一方在離婚冷靜期內借款所購買的財產屬于哪一方呢?本案主審法官表示,離婚冷靜期對于婚姻關系的存續或終結具有特殊意義。一方面,離婚冷靜期內,雙方還沒有正式辦理離婚登記,在法律意義上,雙方還是夫妻關系;另一方面,雙方進入離婚冷靜期時,已經對可能離婚的后果有著明確的預期,該冷靜期有別于雙方以前的婚姻存續期。
對于離婚冷靜期內所取得的財產,是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還是個人財產,應當結合離婚冷靜期的特殊性予以認定。如果該財產是用家庭共有資金購買,當然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如果財產是一方對外借款購買,則應當認定為這一方的個人財產,由此所形成的債務也應當認定為個人債務。
在這個案子中,吳芳的購車款來源明確,是借款而不是夫妻共同財產。如果款項來源不明確,則有可能導致不同的判決結果。建議確定要離婚的雙方,在離婚協議中應將冷靜期內取得財產和產生債務的問題也予以明確,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摘自《中國婦女》)(責任編輯 辛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