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羊羊
穿衣是人類最基本的物質需求,也是個人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生活中的服裝搭配反映了個體對生活的再創作,我們希望通過著裝彰顯自己獨特的性格氣質,同時獲得他人的認可。
日常生活中,穿衣是個人的審美,更是對生活的表達,也與個人所處的時代和社會背景密不可分。回望人類的穿衣史,“穿衣”這件事的自由度并不大,自主權也并不多,反而更多地體現出職業身份與階級性。例如,工人大多穿著灰色系、藏青色系的工服,而銀行女職員則以白襯衫搭配過膝裙。隨著時代的進步,如今的職業服裝有了更多花樣,新聞主播正裝的色彩更加明亮,程序員、設計師等幕后職業對服裝的要求也更為寬松,于是有了穿著短褲上班的程序員以及穿著運動服跑業務的女企業家。路上穿著各色瑜伽褲的女孩們,公園和博物館里穿著Lolita、馬面裙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常見。可見,現代生活的穿衣有了更多自由。
著裝作為我們形象的一部分,雖然穿在自己身上,卻是展示給別人看的,“以貌取人”更是人的習慣。因此,合乎場合和身份的穿衣也成為公共生活的基本要求。想象一下,如果醫生穿著帽衫給你看病,律師踩著拖鞋幫你起草合同,你一定會懷疑他們的專業度和責任心。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穿衣是個體社會身份的外在標簽,也是職業身份刻板印象的形成標志。由此可知,穿衣不僅是私人生活的審美體現,更是公共生活領域的重要話題。
雖然自由是我們至高的價值追求,但社會生活中的自由一定是有前提條件的,穿衣自然也不例外。關于“穿衣到底是為了悅人還是悅己”的討論并不矛盾,因為公共生活的穿衣本來就是展現給別人看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也是自我調適的過程,唯有自己滿意,才能穿出自信。無論是學生還是職場人,在公開場合都需要用衣著打扮來表達內心的聲音,那么怎樣才能獲得穿衣自由?
穿衣自由源于對自我的了解和內心深處的自信。消費浪潮之下,年輕人的穿衣時尚受到明星效應、品牌效應的影響。很多人喜歡跟風選擇潮牌、名牌,認為酷炫的服裝才是個性的體現。選擇潮牌的做法本身沒有錯,但是衣服和人相匹配才是舒適且自由的狀態。按照家庭的經濟條件、身份和身材去選擇服裝是關鍵,即便是基礎款服飾也可以穿出落落大方、干練出挑的效果。
服裝的顏色和風格能彰顯性格偏好,粉色系的甜美、大地色系的柔和、黑色系的冷峻都能呈現不同的效果。因此,穿衣能幫助我們進行自我表達。比如,想展現松弛和健美的外在形象,可以選擇oversize的衛衣配運動褲;想營造溫婉淑女的氣質,合身的連衣裙便是不二選擇。
穿衣風格是我們在公共場合展示自我的信號,影響著他人看待我們的目光及對我們的預判,恰如創作需要他人的反饋和審視,也需要自我的滿足和認同,得體又不失個性的穿衣才是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