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浙江理工大學
專業: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
畢業動向:創立獨立品牌
人來人往,“衣服”來“衣服”往,在準設計師郭冬麒的眼睛里,來來往往的是一個個關于衣服也關于人的故事。郭冬麒上過關于觀察人的專業課,無數張行人的照片,傳遞著快樂、悲傷、平靜的故事。如今,他創立了自己的獨立服裝品牌,投身于熱愛的事業里,用衣服去講述更多關于人的故事。
還記得第一件從設計到制作自己獨立完成的衣服嗎?
肯定記得。那是一次課堂作業,主題是設計制作一件中世紀時期的衣服。我設計制作了一條復古連衣裙,類似于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里女生們的衣著風格。那是第一次,我擁有了將筆下的設計變成實物的成就感。
關于服裝設計師的職業規劃,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高中時期,我完全沒想過自己要做什么,但喜歡畫畫是確定的。后來讀了服裝專業,我就試著去走近它,搞懂它。大一,我去商場專柜兼職,觀察人群,琢磨商品。大三,原本打算出國,但后來試著用出國費用創業,看看能不能靠自己的能力在市場上存活。人生的目標不一定一開始就存在,但在不斷嘗試中,會漸漸清晰起來。
你說去商場觀察人群,服裝和人群的關系是怎么樣的?
我們現在做服裝非常關注人群,以前因為信息不夠流通,服裝更多體現的是設計師主觀的想法。比如設計師做了一件適合高挑身材的衣服,大家通過廣告被吸引過來,但其實這件衣服并不適合自己。現在大家接觸信息的渠道很多,更知道自己適合什么,好的審美是怎樣的。所以設計師歸根結底要回歸到用戶身上,去了解他們是一群怎樣的人,有怎樣的需求。大學里,我們有一門課程的內容是觀察人,主要是讓學生跑到各大城市里,拍攝街上的行人,在拍滿手機容量之后,經過分析挑出三五十個人,總結出同一風格的核心人群。這門課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觀察人的角度。
設計服裝的時候,你最主要考慮的因素是什么?
目前,我正在創立戶外運動類的服裝品牌。設計中,我會優先考慮服裝的版型和實穿性。衣服本身帶有工具屬性,穿起來必須舒適,版型和面料都要達到這個要求。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再附加自己的時尚感、藝術表達,這件衣服的設計才能落地。
如今服裝品牌很多,銷售渠道也豐富,你覺得你的品牌要怎樣抓住客戶?
想要用一個品牌抓住所有消費者,是非常不現實的想法。我們在品牌策劃的時候,會先預測誰是特定的客戶。我的品牌消費人群是喜歡戶外運動的年輕人,我會從這批年輕人開始,組建社群,通過社群獲得信息,了解動向。
你是怎么傳達自己的品牌理念的?
講好品牌故事,讓別人記住你的故事。設計師把自己要傳達的理念放在產品里,這樣產品就有了生命力和產品力。如果,你呈現的僅僅是一件衣服,是很難讓人記住它的,但如果這件衣服有屬于自己的故事,就有了記憶點。品牌也是一樣,講好品牌的故事,讓人記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