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玉米一樣的天氣中
黏玉米一樣的天氣中
我寫信給你
寫玄武巖中的橄欖石
寫吹盡狂沙的負罪感
寫白云的鏡像女人的腰
如果有這么一天
石頭的重量
雞蛋的脆弱
恩怨分明的山水
都成了單人床上衰老的情人
我就把自己的名字
寫在變黑的鹽上
在白紙上寫下一條河流
當我在紙上寫下一條河流
大地就傾斜了
當我抓起一把泥沙
真的感覺到了萬物的顫抖
為此,我把腰再一次彎下
彎下去
像天空正在尋找它無限的影子
我愛上了這顫抖
如迎面而來的棒喝
也像回到故鄉時肉身的空虛感
它教會了我致敬站在船頭的父親
向他一樣在黑暗中保持仰望
在陽光下低頭
過好這只螞蟻的一生
我相信
在被稱為廢墟的大地上
我看見黎明的悲哀、黑暗的坍塌
和那些掙扎著回到天空的大鳥
當我開始相信
每一只飛到我陽臺上的鳥
都是一聲祈愿
我看見
太陽升起
照亮了那些彎腰割麥的人
他們汗水發光
淚水渾濁
聲音分叉
有一個是我的父親
晨讀課
我問喜鵲
為什么它能早醒來
它說? 黑夜讓它
有肉身的不安
相對那燕雀之身
非黑即白的顏色過于具體
它的空腹之鳴
充滿了欲望的渾濁
它山窮水盡的期待
像十月懷胎
旅行日志
訂了一張單人床
睡了一張雙人床
雙份的孤獨擠出一份想象
左傾的90度右傾的零點
向上的弧度向下的轉折
都讓我的幸福有了孤獨的彎曲
季節性河流
這是我的感覺
在平原上
在時間延長線上
讀一匹馬比看一匹馬
疲憊
那是因為
季節性河流像發情的貓
正拴在村前那株衣帽不整的樹上
坐在墻頭的真相是這樣的
老楊樹上的五個空巢
并沒有讓它的樹枝傾斜
是第六個正在搭建的鵲巢
讓村里人
談論這棵樹的語氣
像談論俄烏戰爭與中東和平
也像在議論
某個城市浮動不居的房價
和兒女們30年的房貸
灶膛里的字思維
是你說
動詞不用水就臭了
推開城門一樣的名詞
動一下我的椅子
我們就可以提前下班
回家是個祈使句
形容一件事燙手
很多人都喜歡轉折
就像人遇見狼
首先想到活命
為了活命
他用掉了一張報紙
和燒酒中那些蔚藍的隱喻
(王之峰,回族,河北黃驊關家堡人。中國地質科學院高級工程師。河北省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自然作家協會會員兼評論家藝委會副主任,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出版詩集《王之峰的詩》、詩歌評論集《鹽的虛無》。)
編輯:耿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