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顯錢
近視是眼球在放松的狀態下,平行光線經過眼球屈光系統后,在視網膜上不能清晰成像,聚焦在視網膜之前的現象。屈光度為600度或以上的近視眼為高度近視。高度近視者的眼球前后直徑變長,發生視網膜脫落、黃斑變性、玻璃體渾濁等并發癥的風險提升。高度近視者若不能做好自我保護措施,罹患以上并發癥,嚴重者甚至可能失明。
-高度近視的誘因-
1.遺傳
高度近視存在遺傳傾向。在遺傳因素影響下,患者發生近視的年齡較小,近視度數可快速超過600度,發展為高度近視。
2.幼年近視進展迅速
嬰幼兒眼球較小,眼軸較短,多存在生理性遠視。隨年齡增長,眼軸會逐漸增長,直至6歲可達到正常視力。幼年時近視發展過快者,成年后近視可能高于600度,甚至達到2500~3000度。
3.近距離用眼
近視眼與近距離用眼關系密切。從事近距離用眼工作如文字工作者,患近視眼的可能性較高。
-高度近視的危害-
1.引發多種并發癥
(1)視網膜脫落:發生高度近視后,患者的眼球、視網膜被拉長,導致視網膜變薄、變性,加上玻璃體牽拉變性影響,可令玻璃體出現液化混濁,進而降低視網膜定壓作用。此外,眼球受傷或眼球受到震動,均可導致視網膜破裂,生成裂孔。此時液化玻璃體可進入裂孔,導致視網膜脫離。
(2)飛蚊癥:隨年齡增長,高度近視者發生飛蚊癥的風險提升。
(3)青光眼:高度近視者眼球玻璃體結構逐漸改變,可進一步提升眼壓,增加青光眼的發病風險。
2.損害身心健康
高度近視可致患者眼瞼松弛、眼球突出。因此很多青少年患高度近視后會出現自卑情緒。此外,高度近視不利于運動,可影響青少年身體發育,進而損害其身心健康。
3.影響學習或工作
發生高度近視后,若不佩戴眼鏡,可對青少年的日常學習、生活產生影響。若佩戴眼鏡,受近視度數過高的影響,其鏡框較沉、鏡片較厚,極易導致視疲勞,導致患者難以集中注意力,令學習效率、工作效率降低。此外,高度近視會限制學生在升學和就業時的選擇,可能影響未來的職業發展。
4.導致弱視或斜視
高度近視極易導致弱視、斜視。若雙眼度數不同,度數差大于250度,可致雙眼看到的物像難以重合,患者極易發生固定性弱視或斜視。
5.其他不良影響
(1)病理性高度近視在單純性近視的基礎上,還易出現嚴重的眼底病變和視覺損害。
(2)患者常存在視物遮擋感,可導致視野改變和缺失,可能出現黃斑變性、裂孔、出血,出現視物變形癥狀。
(3)病理性高度近視者可能出現色覺異常癥狀,常見黃色、藍色等色覺異常。若累及黃斑區域,還可導致紅色色覺異常。
(4)患者存在光敏感性低問題,且佩戴眼鏡矯正視力后,光敏感性更低,同時暗適應能力異常,甚至出現夜盲癥狀。
-加強視力與健康防護-
1.及時驗光配鏡
受高度近視視力差的影響,患者不戴眼鏡時視物困難,需將物體放在距眼睛較近處方可看清。這樣做會持續收縮性壓迫眼外肌,進而使眼軸進一步變長,增加近視程度。因此,高度近視者要定期到正規醫療機構驗光,并在發現近視度數變化后重新配鏡。
2.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
輕度近視對日常生活、工作影響較小,可參與大部分工作,但高度近視者要慎重就業,盡可能減少日常工作對視力的影響,降低眼底病變的發生風險。高度近視者不可從事高強度體力勞動,精細手工類、電子計算機類、強光照射類、理化因素刺激類、偵查類、航空航海類、消防類等對視力要求嚴格或對視力損傷大的職業。
3.規避劇烈運動
高度近視患者的眼軸較長,眼球壁較薄,不可開展劇烈運動,如不可從事蹦床、打籃球、跳水、拳擊等體育活動,以規避外力撞擊對眼部的影響。
-具備條件者可考慮手術矯正-
1.角膜手術治療
目前臨床常用的角膜手術術式包括準分子激光角膜磨削術(LASIK)與準分子激光切削術(PRK)等,上述手術多用于近視度數停止增長者。經手術轉變角膜曲度,可矯正屈光不正,但不適用于高度近視并發癥或病理性眼底病患者。
2.晶狀體手術治療
高度近視者選擇晶狀體摘除術治療,可矯正屈光不正,但要注意規避術后黃斑囊樣水腫、視網膜脫落等并發癥風險。近年來,我國醫療技術高速發展,超聲乳化術與晶狀體植入術等新型手術方案逐漸用于高度近視患者的治療。晶狀體手術對于高度近視者的治療效果良好,適用于超過1200度的高度近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