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新 夏遠慶 樸仁瑛
長白山藥食兩用物產作為資源稀缺的品質特產,涵養能力、營養構成和安全系數極具識別度、特異性和功效優勢,亟需社會充分認知、科學研發和規范應用,需要不同學科團隊的跨界協作和系統標準,以確認并保護長白山藥食兩用物產特產的生物效價、資源品質和時空存續。
森林生態(簡稱森態)概念,重新詮釋并標記了長白山藥食兩用食材優異的資源品質和產業價值。森態長白山藥食兩用食材作為資源物產的重要載體和品質模板,因得天獨厚的種源條件和生長條件,其涵養蓄積、營養品質和安全質量具有顯著的時空傳承、地理特色和物源優勢。充分認識長白山特色物產的資源品質,建立藥食兩用物產科學研發和規范應用的運行體系,將推動和帶動資源賦能與生態反哺,形成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良性循環。
1.森態、長白山和藥食兩用的概念和交集
地球生物圈主要由三大生態系統構成:森林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其中森林生態作為陸地自然生態的主體和可再生資源, 通過功能完整的生物庫、基因庫、蓄水庫、碳貯庫和能源庫,為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提供可持續的保障和屏障。“森態”概念,由全國宣傳文化系統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經營管理人才馮彥原創提出,是對森林生態系統及環森林環境優勢的綜合立體描述,是對優勢生態資源及其特色物產的高標賦能和價值提升,是繼 “三品一標”(“綠色”“有機”“無公害”和“地理標志”)之后對食材食品提出的創新性、前瞻性高端品質定位和標準體系構想。環森林生態環境優勢及生物多樣性,構成了獨特的“森態長白山”概念,并由此衍生了全新的“森態”體系概念。
長白山是首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自然保留地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定的國際A級自然保護區,是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里且集中連片、地緣標準的大型生態區,地處北緯38°-47間,整體位于世界黃金緯度帶北緯45核心區域。長白山水土涵養肥沃,火山巖黑土細膩豐美,富含人體所需多種礦物質與微量元素,是世界三大黑土帶中最大板塊。長白山物華天寶、生態豐富、環境凈化,是自然與人文難以復制的歷史積累、時空存續和品質模版。
中國素有以藥食同源理論為基礎開展“食養、食療、食補”的養生傳統。藥食兩用物產現在的正式簡稱是食藥物質。國家衛健委在國衛食品發〔2021〕36號文件——關于印發《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管理規定》的通知中,將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簡稱為食藥物質,并定義食藥物質是指傳統作為食品,且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中國藥典》)的物質。管理規定第五條明確了食藥物質的納入要求:
(一)有傳統上作為食品食用的習慣。
(二)已經列入《中國藥典》。
(三)安全性評估未發現食品安全問題。
(四)符合中藥材資源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生態保護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
長白山,因天然的森林生態環境優勢和豐富的食藥物質資源優勢,既是森態體系的品質樣板,又是食藥物質(本文從食材特產資源的角度,以下應用藥食兩用物產的傳統簡稱)的優質寶庫,具有無以復加的藥食兩用物產、物源及特產資源品質和價值空間。長白山藥食兩用物產具備國家衛健委食藥物質的入選條件和創新、發展、持續森態體系的效益基礎。
2.森態長白山藥食兩用物產的資源優勢
森態長白山藉由深厚底蘊和運化能力,均衡光、熱、水、氣、土,形成深山、奇林、鮮果、凈水、低溫之境,是歷史人文和天地蘊化的綜合結晶。清朝為保護長白山資源,封山近300年,設立多處“貢山”“貢江”“貢界”,人參、茸鹿、椴樹蜜等藥食兩用物產,經過長期時空、社會、自然的進化培育,形成了區域人文特有的歷史積淀和應用體系。森態是比綠色和有機更為稀缺的物產資源,是以長期存續醞釀為先天條件的自然饋贈,概括了長白山林體環境及環林環境的時間、空間、本源、現狀、形態、走勢、效能等綜合信息表達,對藥食兩用物產品質定位、保護和管理具有積極意義和深遠影響,是對優質資源物產的價值體系、存續架構和認證標準的綜合認知和重新評價,是對“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的深入理解和精準著力。
2.1優越的生態環境成就藥食物產的安全系數
森林生態,固土保肥、吸收雜氣、滯塵滅菌、凈化降噪,對平衡人與自然共處的大氣、水、陸地等生物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長白山超過10萬平方公里的森林植被覆蓋,提供天然爆表的負氧離子和強大的空氣凈化;擁有四季分明的生物錯峰植育和生態周期休整規律;具有抗力干擾后的自我修復能力和再生彈性。穩定的交互作用和動態體系長期輻射邊地環境,對林體生物和環林農、牧業產生積極影響,賦予藥食物產物料安全系數,也為食品、特膳、特產等物產的生產和再加工提供了難以超越的先天品質優勢和良好規范基礎。
2.2豐沛的生態底蘊優化藥食物產的品質結構
森林生物通過生理代謝、生化反應、物理機械作用,調節、制約和改善林內及周邊的生物群落和生態環境。森態長白山特有的地理環境優勢和時空積累,增加了其生態物產的品質附加值,超長日照提供能量轉化、物質循環的可用光能,適宜雨量和富含營養素的黑土提供直飲山泉水和營養土壤,晝夜和季節溫冷變化提供天然的營養濃縮過程,在滿足物產蘊育生長需求的同時,經過物競天擇篩選,改良生態因子和植物化學物等營養成分,通過種間的能量流動和物質交換,形成不同食藥結構的物種差異和種間差異。豐富的物種物源,優越的營養構成,成就高等級健康食品保健品的特征成分和標記基因。
2.3物種多樣性促進藥食物產的進化、迭代和升級
無論垂直分布還是水平分布,長白山的生物多樣性、種質資源,都是全球同緯度帶最為富集區。長白山持續、完整、多樣的生物鏈條,以及源自動植物、微生物的環境反哺能力,孕育了穩定的生態安全、微生態循環和肥厚土層增值能力。森林生態系統每年生產有機物質占全球有機總產量的56.8%,森態長白山有同等的貢獻能力,甚至更優。種系差異是藥食物產進化優化、營養流動互補的源頭,生物群落會同生態環境持續迭代、沉淀,形成時間傳承和空間適應的良性循環,成就藥食庫體的資源總量和品質,為人群營養和膳食平衡提供充分的選擇空間,其中一些重要的功能微生物作為主要的共生功能體,本身即為藥食物產富于研發潛力的重要成分。
3.森態長白山藥食兩用物產的品種多樣性和應用愿景
國內曾做過測算,森林的生態效益大體為直接經濟效益的8-10倍。目前,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年經濟總值已達79.51億元,其中僅年生態效益總值一項即為13.77億元。
3.1長白山藥食兩用物產的品種多樣性
長白山保有歐亞大陸北半部十分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內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優越的森林生態孕育了最為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物種,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綜合體和世界少有的“物種基因庫”。已知野生動物有1225種,其中50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包括社會熟知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北虎、金錢豹和梅花鹿,以及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棕熊、水獺和蒼鷹等。其中藥用類15種,食用類14種,包括熊膽、獾油、哈什蟆等。已發現的野生植物有2277種,其中有36種珍稀瀕危高等植物。名貴藥用植物包括人參、黃芪、靈芝、木通、天麻、瑞香、黨參、細辛、紅景天、草叢蓉、不老草、平貝母、刺五加、五味子等,多為藥食兩用。多物種列入國家保護植物。
3.2森態長白山藥食兩用物產的應用愿景
長期以來,森態長白山以人參、茸鹿、蛙油、椴數蜜、雜花蜜為代表的藥食兩用物產和特產,雖生境特殊珍稀,生存范圍狹窄,卻作為廉價原料,為世界各地的高端產業提供優質蛋白源、植物化學物和各種生物活性物質。長白山森態物產,亟需規范的科學研發、價值認知、應用管理、標準認證、生態反哺、持續改進、良性循環的運作閉環,實現生態保護、社會進步、科技提升、經濟提速和產業賦能。
3.2.1建立藥食物產應用的專業運行團隊
森態長白山是動態變化與相對穩定的有機整體,需要通過規范管理平衡資源和效益的需求關系。藥食物產的研發應用是半徑寬廣的系統工程,需要政策設計、生態評價、認證標準以及技術研發、市場規劃、產能控制等廣泛對接,需要開放性、兼容性、成長性的運行規范、標準和專業協作團隊,以提高資源認知、品質認知、價值認知。專業運行團隊需要不同學科的跨界人才,憑借前瞻、長遠和統籌的思維和能力,組建多模塊無縫對接的核心體系和使命擔當,通過不斷的模塊細化和外延拓展,實現森態持續存續的完全覆蓋、發展效能和良性循環。
3.2.2明確藥食物產應用的長期建設目標和責任分工
森態藥食物產既是健康生活高標選品的優質標的,也是產業轉化升級的效率載體,為區域特色經濟增值提供支撐。在規范藥食物產研發應用的過程中,需同時規范人與自然的協作流程、量效約束和長期共贏,升級特產深加工模式和標準,區分藥食物產應用的特殊與常規,理順產學研對接秩序,形成持續改進和可持續發展,為生態開發與保護提供建設依據、方向引導和行動坐標。需要做好森態邊地規劃建設、種植養殖和質量控制,在滿足藥食物產、特產、食品藥品深加工和健康需求的同時,平行建立食藥物產野生種源的庫體保護體系,明確責任分工和量效關系,確保野生動植物的一花一草一木一虎一貂一兔的全生物鏈生態繁衍和進化。
3.2.3規范藥食物產應用的相關標準和運行流程
森態長白山藥食兩用物產的深度研發與應用,需區分功效性和普適性,在提升加工科技和品牌打造能力的同時,落實種源適應、地力益復、環境反哺等生態持續。相關標準和運行流程的規范,有助于創新、迭代和國際化中國食品認證體系,建立物產準入、生態、生產、流通、服務等流程標準的全產品線科學管理和格局。在啟動、推進和改進相關標準的過程中,能夠促進人對自然的用心學習、敬畏珍惜與合理開發,從而構建協調產業升級和資源建設的解碼器,找到平衡人類需求和生態維護的最優解。標準的推出、認知和運行,需要嚴謹的科研論證、頂層設計和實踐驗證,以稀有藥食物產和高端寶庫特產的資源品質重新詮釋森態長白山的價值和未來。
森態長白山藥食物產兼具綠色、有機雙品認證標準的體系優勢和國家地理標志識別價值。森態長白山藥食物產的規范研發與應用,是對環森林資源的高標賦能和價值提升,對于優化區域長期、遠期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意義顯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可再生的食藥物源和特產資源,推進森態長白山藥食物產生態資源、物產品質、產業結構等方面的體系建設、責權劃分和標準制定,有助于形成人文、環境、時空的持續改進和良性循環,為人類社會整體環境的健康發展筑基建模。
作者簡介:
孫新(1967.10-),女,漢族,長春市人,大學本科,主任醫師;研究方向:食材營養與臨床應用。
夏遠慶(1967.12-),男,漢族,長春市人,大學本科,注冊營養師;研究方向:食材營養。
樸仁瑛(1986.11-),女,朝鮮族,吉林集安人,本科,初級職稱;研究方向: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