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寶龍美術館(上海)
展期:2023.1.1—2023.3.31

在法國經濟困難的戰后初期,維利·羅尼的黑白攝影捕捉了大量巴黎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瞬間,充滿幽默和風趣的同時,也定格了城市改變和社會變遷的蹤跡。展覽將通過對維利·羅尼在70 余年創作生涯中拍攝的日常軼事的欣賞,發起一場對日常和周遭事物保有簡單快樂和純粹同理心的運動。維利·羅尼的人文主義攝影作品即是搭建社會脈絡、連接情景關系的絕佳見證。他以詩意的鏡頭語言在表現巴黎浪漫化的懷舊美學的同時,將瞬間的真實凝結于永恒,拓印成為保留歷史痕跡的文獻材料。展覽借鑒了對維利·羅尼的復調藝術創作結構有極大啟發意義的賦格曲作為場域線索,將主體意識和形式組織勾勒成疊加狀態。通過人文主義攝影的敘事過程,將展覽劃分為軼事、戲仿、柔情、幻想四個板塊,將歷史記錄和瞬間體驗視為一個永恒的、共同的過程。
策展人:周琳婕
主辦:西安美術館
展期:2023.3.5—2023.3.28

展覽將展出其代表作品《湄公河》《東時區》《庫爾德人》《藍山》,是其多個系列作品首次集合展出,同時將有系列視頻作品首次公開亮相。楊達從 2012年開始攝影創作,沉淀十年有余。在踏實又多元的實踐中,其創作以靜態攝影為根基與核心,延伸至視頻作品及行為藝術。本次展覽希望通過回溯藝術家過去十年的步伐,在探討影像作品本身的同時,進一步梳理并探討其創作的關聯議題。
主辦:成都市美術館
展期:2022.12.17—2023.3.19

何多苓生于成都,是中國當代抒情現實主義油畫的代表。20世紀 80年代初,他即以油畫《春風已經蘇醒》《青春》以及連環畫《雪雁》等作品引起轟動,成為塑造一個民族和集體形象的代言畫家。展覽按時間線索還原了何多苓從 20世紀70年代至今的創作生涯,時間跨度 40 余年。“繪畫事情”即歸納藝術家迄今為止整個藝術歷程的“事”與“情”,所強調的“情”是藝術家創作時所處的基本歷史語境。本次展覽共呈現 200多件作品和部分文獻資料,是對何多苓藝術生涯的一次盡可能的歸納與梳理,也是對其近年創作新嘗試的一次具體呈現。展出作品中不僅有《烏鴉是美麗的》《雪雁》《帶閣樓的房子》等眾多經典油畫原作,還有何多苓 2022年的最新作品。何多苓的作品為中國美術館、福岡美術館、龍美術館等海內外藝術機構和收藏家收藏。
策展人:邱志杰
主辦: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深圳)
展期:2022.12.11—2023.3.26

展覽呈現拉丁美洲最才華橫溢的藝術家之一、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參展藝術家加百列·里科創作生涯中 30 余組代表作品,涵蓋陶瓷雕塑、混合媒介裝置、動物標本等多元媒介。展覽旨在為不同年齡段的觀眾帶來一場荒野藝術盛宴,讓觀眾在與人類文明及大自然的對視中,尋找個體身份及群體身份的認知與歸屬。加百列·里科的個展在當下對于深圳的觀眾有著特殊的意義,來自移民城市的觀眾將更好地身處自然與人類文明之間,以第三者或同理者的身份去觀察、對話及反觀。

主辦: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杭州)
展期:2023.1.15—2023.4.15
本次展覽依托王受之先生捐贈的美國電影海報中的代表性作品,結合大數據分析研究方法,多維視角解析美國電影海報與歷史、社會、文化和美學等因素的緊密關系。展覽由外向內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王受之先生捐贈的美國電影海報藏品;第二部分,百年美國電影海報編年數據;第三部分,濃縮的視覺“參數”設計研究,并基于數據分析,視覺化呈現了六個緯度。展覽通過時間線索與美國電影海報投射的社會運動,邀請觀眾交互體驗視覺“參數”設計,以探討美國電影海報外延的敘事與視覺符號、類型化生產、大眾文化與消費主義等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