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麗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黨的二十大就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了戰略部署。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堅定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自強中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在守正創新、鑄魂育人中推進文化繁榮發展,是值得深入探析的時代課題。
文化自信自強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內容;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撐;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文化自信自強是筑牢共同思想基礎的重要支撐。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基因,塑造著這個民族的精神氣質,涵育著人們的精神世界。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又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發展者。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在新時代擔負新的文化使命,以守正創新的立場、與時俱進的自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鞏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文化自信自強是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內容。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多層次、全方位的現代化,既要物質富足、也要精神富有。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新變化,人們對精神文化高品質、個性化的需求更加迫切,需要我們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健全覆蓋廣、均等化、高品質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服務供給,滿足人民精神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文化自信自強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重要途徑。文明是現代化國家的顯著標志。中國式現代化開創出不同于以往發展模式的現代化新路徑,其本質要求中的“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蘊含著中國共產黨對現代化發展和人類文明向何處去的戰略思考。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就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要走自己的發展道路
中華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的偉大斗爭孕育了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三種寶貴的文化資源一脈相承、相互交融。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要求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文化發展道路。
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五千多年歷史孕育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范,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提供了價值觀念、精神動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從中萃取精華、汲取能量、延續文脈,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民族復興立根鑄魂。
堅持革命文化底色。革命文化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深深融入國家和民族的血脈之中。革命文化既是寶貴的文化資源,更是共產黨人保持政治定力、迎接各種挑戰、克服各種困難的思想武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以革命文化為鮮亮底色,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讓革命文化成為激勵中國人民堅守理想、不畏艱險、英勇斗爭的精神力量。
堅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向。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緊跟新的時代特點和實踐要求,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思想引領力、價值引導力和精神凝聚力。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要做到守正創新、鑄魂育人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各項部署,必須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凝聚力引領力。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當前我國社會文化生態更加復雜、社會思想觀念日益多樣、社會價值取向日趨多元,必須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更好構筑展現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文化生態。要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特別是把握互聯網發展的新特點新規律,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不斷提高主流意識形態在網上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感召力踐行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熔鑄于我們黨領導人民長期奮斗的偉大實踐,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使之成為百姓日用而不覺的行為準則。要持續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常態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成效,健全志愿服務體系。扎實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培育樹立和學習宣傳先進典型,引領時代新風正氣。
增強社會主義文化影響力競爭力。要把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任務,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范。要把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途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發展文化事業,著力提高文化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推出更多滿足人民精神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產品和服務。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親、可敬的中國形象。(作者系中共廣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責編/劉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