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腹痛俗稱肚子痛,凡發生在胸部以下,腹股溝以上位置的疼痛都稱為腹痛。腹部是人體骨盆和胸部之間的部分,在骨盆入口和膈肌之間的空腔叫作腹腔。在腹腔中有各種各樣的器官。消化系統有食管下端、胃、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還有肝臟、膽囊與胰腺;泌尿系統有腎臟、膀胱與輸尿管;生殖系統中女性有子宮、卵巢、輸卵管,男性有睪丸,這些器官中的任何一個發生病變,都會有腹痛。可見,腹痛的原因復雜多樣,在判斷腹痛病因時,首先應分清腹部疼痛的部位和器官之間的關系。
為了方便區分各個器官的位置,將腹部劃分成9個區域,即上腹區,右、左季肋區;臍區,左、右腹外側區;下腹區,左、右腹股溝(髂)區。這里說的左右,即右手對應的腹部是右腹部,左手對應的腹部是左腹部。根據不同的位置,就可以大致判斷疼痛是哪個器官出了問題。
1.右季肋區(右上腹)腹痛 右上腹主要是肝和膽兩個器官,如果這個地方發生疼痛,一般預示著肝膽出現了問題。可能是膽結石、膽囊炎、肝炎、肝膿腫、肝癌等。其中膽管疾病往往是吃飯后癥狀加重,疼痛癥狀為絞痛,陣發性加劇,并向肩背部放射。而若是肝臟受到炎癥性損傷引起的疼痛為隱痛,還伴有乏力、厭食、臉色蠟黃等癥狀。
對于兒童來說,出現右上腹的疼痛要考慮是否因膽道蛔蟲病引起,這類疼痛有明顯的間歇期,此外有劇烈絞痛癥狀。
2.上腹部痛 這個位置的主要器官是胃和十二指腸,主要病因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消化不良或胃穿孔等引起。
如果是胃與十二指腸潰瘍,各種類型的胃炎或消化不良,常伴有反酸、暖氣、飽脹、惡心等癥狀,為鈍痛,并且常與飲食有關。
3.左季肋區(左上腹)腹痛 左上腹主要有胃、胰臟和脾臟。一旦這個部位發生疼痛,除各種胃病外,常見的有胰腺疾病。胰腺炎往往腹痛劇烈,伴有惡心、嘔吐、腹脹,常于酒后、高脂飲食、暴飲暴食后發生。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患有胰腺腫瘤的患者常常表現為該部位的疼痛,呈持續性,并放射至腰背部。
4.右腹外側區(右臍區)疼痛 右臍區主要有升結腸和右側腎臟,這個部位的疼痛可能提示升結腸和腎臟方面的疾病,如升結腸腫瘤、腎臟結石和輸尿管結石。如果這個部位持續疼痛,伴尖銳痛,意味著可能患有腎結石、輸尿管結石。
5.中腹部痛 即臍周痛,中腹部的主要器官為小腸,這個部位的疼痛尤為常見。臍周痛多是小腸疾病,如急性腸炎、克羅恩病等。彌漫性或者部位不定的疼痛可見于急性彌漫性腹膜炎、腸梗阻、出血性壞死性腸炎、腹型過敏性紫癜等比較嚴重的疾病。
6.左腹外側區(左臍區)疼痛 左臍區有降結腸和左側腎臟。左臍區疼痛可能為降結腸病變、腎炎、腎臟結石和輸尿管結石。
7.右腹股溝(髂)區(右下腹)疼痛 右下腹牽涉的器官較多,如盲腸、闌尾、升結腸,還有一些生殖系統、泌尿系統的臟器也在這個區域附近。這個部位一旦發生疼痛,可能是盲腸炎、闌尾炎,結腸炎、尿路結石或炎癥、前列腺炎,宮外孕、盆腔炎、卵巢囊腫蒂扭轉等。常伴有發熱、便血、腹部塊物、血尿等癥狀。右下腹痛最常見的原因是急性闌尾炎,麥氏點(肚臍與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1/3處)壓痛和反跳痛是闌尾炎的特征性表現。
8.下腹區疼痛 下腹區的主要臟器有子宮、膀胱和直腸。要注意子宮、膀胱和腸道疾病,如女性盆腔炎,男性前列腺炎和睪丸炎,直腸炎、直腸腫瘤、膀胱和尿道結石與炎癥等。
9.左腹股溝(髂)區(左下腹)疼痛 左下腹部主要有乙狀結腸、直腸、膀胱、左側輸尿管、子宮等。左下腹痛通常是結腸疾病,如結腸癌、結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等。輸尿管結石引起尿路梗阻,男子精索炎、睪丸炎、前列腺炎,女子附件炎、宮外孕、盆腔炎等,也會出現下腹痛。如果劇烈腹痛要懷疑是否患了宮外孕,排便后緩解要懷疑是否患了結腸炎,觸痛要懷疑是否患了精索炎。
10.腹腔廣泛性疼痛 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胃潰瘍、闌尾炎、膽囊炎等都可能導致整個腹腔出現持續劇烈的疼痛。也可見于由結核、空腔臟器穿孔、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胰腺炎、內臟破裂出血所致的泛發性(彌漫性)腹膜炎等。
特別提醒
發生腹痛后不能盲目止痛。腹痛的治療重點在于治療病因,病因不明確的,暫時緩解疼痛并沒有太大的作用。盲目止痛往往會掩蓋病情的發展,可能會造成誤診而延誤最佳治療時機。發生腹痛后千萬不可自行服用止痛藥。
腹痛在什么情況下應該就診?如果出現腹痛十分嚴重或者經常反復的疼痛,應該選擇去醫院就診。以下幾種情況往往預示著一些無法自行痊愈并且不及時就診會造成更加嚴重后果的疾病:①伴有發熱,一般指腋窩體溫高于37℃;②超過2天不能進食;③一直沒有排氣、排便,同時還伴嘔吐;④小便時伴有疼痛或小便頻率發生改變;⑤腹部摸著很硬;⑥腹痛是由于外傷引起的;⑦嘔血或便血;⑧伴有呼吸困難;⑨懷孕期間出現腹痛;⑩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腹瀉超過5天;121~2天疼痛沒有緩解的傾向,反而加重。